王工的消失,如同在“金梭”项目组这潭深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涟漪过后,留下的是更为幽深的寂静和无处不在的审视。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因个人原因离职”,但核心圈的几人都心知肚明。周启明亲自坐镇,进行了一轮更为彻底的人员背景和忠诚度复核,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低压。
陈曦作为首席科学家,既是审查的执行者之一,也隐隐处于被观察的中心。他清除内鬼的行动虽然果决,但也暴露了他对项目内部非同寻常的掌控力和……不那么“安分”的手段。周启明看他的眼神,赞赏中多了一丝更深沉的考量。
“陈首席,这次的事情,你处理得很好,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周启明在一次单独谈话中,语气平和,“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项目的防护网,需要织得更密,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包括……人心上的。”
陈曦明白这话里的深意。他点了点头:“我会重新梳理内部管理流程,加强权限分级和交叉验证。”
“不止这些。”周启明摆摆手,身体微微前倾,“上面决定,在现有‘金梭’核心组之外,再成立一个更小范围、保密级别更高的‘先锋小组’,负责攻克项目最前沿、也是最敏感的几个技术堡垒。这个小组,由你直接领导,人员由你提名,我来把关。”
这是一个更大的权柄,也是一个更深的泥潭。进入“先锋小组”,意味着真正触摸到“金梭”乃至更高层面的核心机密,同时也意味着更彻底地与外界隔离,承担难以想象的责任和风险。
陈曦没有立刻回答。他看向窗外,杭州的天空依旧明媚,但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的,是一片几乎不见阳光的领域。他想起了父亲陈默当年在资本漩涡中的挣扎,想起了妹妹陈玥在名利场中的坚守。如今,轮到他站在属于自己的十字路口。
“我需要考虑一下。”陈曦最终说道,声音沉稳。
周启明似乎并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可以。给你三天时间。记住,有些路,一旦踏上,就无法回头。”
压力,如同无形的枷锁,缓缓落下。
与此同时,巴黎的陈玥正享受着“数字肌理2.0”大获全胜带来的荣耀。秀场结束后的庆功宴,觥筹交错,赞誉如潮。时尚杂志争相抛出封面邀约,顶级百货的买手挥舞着订单,之前那些质疑的声音仿佛从未存在过。
然而,在这极致的喧嚣中,陈玥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和……警惕。
庆功宴进行到一半,她独自一人走到露台上,塞纳河的微风带着凉意,吹散了她脸颊的热度。索菲拿着两杯香槟走过来,递给她一杯。
“恭喜你,陈。你创造了历史。”索菲由衷地说,眼神复杂,“‘LAuture’董事会已经全票通过,希望与你签订终身创意顾问合约,条件……你可以随便开。”
这是无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终点。意味着无尽的资源、至高的地位、以及名字被镌刻在时尚史册的保障。
陈玥摇晃着杯中的气泡,没有看索菲,而是望着河对岸巴黎圣母院沉默的轮廓。“索菲,你觉得……接下来呢?”
索菲愣了一下:“接下来?当然是巩固胜利,将‘数字肌理’打造成一个永恒的经典系列,衍生出香水、配饰……”
“然后呢?”陈玥打断她,转过头,目光清澈而锐利,“不断地重复自己,在不同的产品线上复制同样的成功?直到市场和观众审美疲劳?”
索菲沉默了。她明白陈玥的意思。时尚产业是贪婪的,它渴望新星,也更擅长将新星迅速榨干,然后寻找下一个。
“陈,这是行业的规则。”索菲试图解释。
“我知道规则。”陈玥轻轻抿了一口香槟,语气平静,“但我不想只是被动地遵守规则。2.0的成功,是因为我们打破了1.0的规则。那3.0呢?如果我只是停留在‘数字肌理’的光环里,那和那些固步自封的老牌时装屋,又有什么区别?”
她将酒杯放在栏杆上,转身面对索菲:“终身合约很诱人,但我不能签。不是条件问题,是自由的问题。我需要保留探索未知、甚至可能失败的权利。”
索菲震惊地看着她,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眼前这个年轻的中国女孩。在如此巨大的成功面前,还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和近乎奢侈的“探索欲”,这需要何等的定力和野心?
“那……你的打算是?”索菲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会继续与‘LAuture’合作,但模式需要改变。”陈玥语气坚定,“我们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的实验室性质的‘未来工作室’,由我主导,专注于材料和视觉语言的彻底革新,不受季度和市场的短期束缚。‘LAuture’享有成果的优先合作权,但不能干涉我的创作方向和进程。”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提议,几乎是将品牌与艺术家的主从关系完全颠倒。索菲倒吸一口凉气,她知道,说服董事会接受这个方案,将比打赢十场舆论战还要艰难。
“这……太疯狂了,陈。”
“也许吧。”陈玥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和她在t台上一样自信的光芒,“但真正的创造,不都是始于疯狂吗?”
三天后,杭州。
陈曦站在周启明面前,给出了他的答复。
“周总,我接受‘先锋小组’的任命。”陈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我有两个条件。”
周启明挑了挑眉:“你说。”
“第一,小组的技术路线和研发进程,必须由我全权负责,任何非技术层面的干预,需要经过我的评估和同意。”
“第二,”陈曦顿了顿,目光坦然,“我需要保留一条与外界……尤其是与我家人,在特定安全框架下的、最低限度的紧急通讯渠道。这不是为了泄密,而是为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我能做出更符合人性的判断。”
他提的这两个条件,尤其是第二个,近乎触碰到了保密原则的红线。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周启明久久地凝视着陈曦,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他的大脑,看清他最深层的意图。陈曦没有回避,平静地回视着。
漫长的沉默后,周启明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陈曦,你比你父亲当年……更懂得如何在规则内,为自己争取空间。好吧,我原则上同意。但这条‘紧急通道’,如何使用,何时使用,必须严格遵循我们共同制定的协议,否则……”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陈曦明白那未尽的警告。
“我明白。”陈曦点头。
当他走出周启明的办公室,重新呼吸到室外微凉的空气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与释然交织的复杂情绪。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更孤独的路,但也为自己,保留了一丝作为“人”而非纯粹“工具”的微光。
几乎在同一时刻,巴黎的陈玥,也在“LAuture”董事会的巨大争议和索菲的全力斡旋下,艰难地赢得了她想要的“未来工作室”的独立主导权。代价是,她放弃了天价的固定薪酬,转而采用更高风险、也与成果更直接挂钩的分成模式。
兄妹二人,在不同的大陆,不同的领域,几乎同步完成了他们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抉择。他们都选择了拥抱更大的责任与风险,以换取内心深处更为珍视的东西——对陈曦而言,是技术的纯粹与决策的自主;对陈玥而言,是艺术的自由与探索的无限。
荣耀的余震渐渐平息,而新的征途,已在脚下展开。这条路上布满荆棘,也闪烁着唯有勇者才能窥见的星光。他们都知道,最艰难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