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博士带领的技术团队效率很高,不到一周,一份详尽的《基于联邦学习的慢性病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方案》就摆在了林杰的办公桌上。
林杰仔细翻阅着,方案逻辑清晰,对数据隐私安全的考量也相当周全,甚至引用了多个国际医疗数据协作的成功案例。
林杰放下方案,对坐在对面的周伟说:“技术上,看来是可行的。”
周伟推了推黑框眼镜,回复道:“林主任,从纯技术角度,联邦学习确实是目前破解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最佳路径之一。我们有信心搭建起这个平台。”
林杰站起身,走到窗边说,“走吧,带上方案,我们去省医。钥匙造好了,得去试试,看他们愿不愿意开锁。”
王鑫跟着,低声提醒:“主任,要不要先打个电话跟刘院长约一下?”
“不约。”林杰穿上外套,“突击检查,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态度。”
车子驶入省人民医院,这座林杰曾经战斗过、如今却感觉有些陌生的庞大医疗机构。
熟门熟路地来到行政楼,刘副院长的秘书见到林杰,明显愣了一下,赶紧起身:“林主任!您怎么来了?刘院他…他在开会。”
“没关系,我等他。”林杰径直走进刘副院长办公室旁边的接待室,坐下,“告诉他,不急,我等他开完。”
秘书只好赶紧去通报。
等了将近半小时,刘副院长才匆匆赶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哎呀,林主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下面人不会办事,让您久等了!”
“没事,知道你忙。”林杰摆摆手,示意周伟把方案递过去,“老刘,这是技术团队做的慢性病管理平台方案,基于联邦学习,你看看。”
刘副院长接过厚厚一沓方案,随手翻了几页,眉头就微微皱起,假笑着说:“林主任,您这动作可真快。方案我先留下,组织信息科、医务科的同志们好好学习研究。”
“光研究不行。”林杰身体前倾说:“省医是龙头,这个试点必须带头。下周一,我希望省医的信息系统能开始与平台进行技术对接测试。”
“下周一?”刘副院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为难地搓着手,“林主任,这…这太快了!您知道,我们医院的hIS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跟外部系统对接,需要做大量的安全评估、压力测试,还要走院内采购流程…这不是我一个人能拍板的啊。”
“安全评估方案里有,压力测试可以同步进行。采购流程?”林杰看着他,“这是省卫健委主导的重点项目,需要你们采购什么?技术对接,用现有资源调配即可。老刘,你别跟我打官腔。”
刘副院长叹了口气,换上一副推心置腹的表情:“林老弟,咱们不是外人,我跟你说句实话。这事儿,院里阻力真的很大。几个大科室的主任都找我反映,说患者数据是核心资产,一旦共享出去,万一出事,谁负责?而且,把慢性病患者管理好了,他们复诊次数减少,科室的诊疗量、收入都会受影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我这个分管信息的副院长,难啊!”
林杰沉默了一下,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点着:“老刘,我记得你当年也是支持信息化改革的。怎么现在位置变了,胆子反而变小了?数据是资产,但躺在自己数据库里睡大觉,就不是资产,是负担!医防融合是省委定下的大方向,秦书记亲自盯着。省医带不好这个头,到时候板子打下来,你这个分管院长,首当其冲。”
刘副院长脸色变了几变,勉强笑道:“林主任,您别吓我。大方向我们肯定拥护,但具体操作,总得给我们点时间,稳妥推进嘛。”
“时间不等人。”林杰站起身,“这样,老刘,我也不逼你立刻全面对接。你先挑一个内科科室,比如内分泌科,做小范围试点。下周一,技术团队进场,和你们信息科的人一起,就在内分泌科范围内进行技术联调。这总可以了吧?”
刘副院长张了张嘴,看着林杰不容置疑的眼神,知道再推脱下去,这位老领导恐怕真要翻脸了。
他咬咬牙:“成!就按您说的,先在内分泌科试点。我马上安排信息科配合。”
从省医出来,王鑫忍不住抱怨:“这刘院长,滑得像泥鳅!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谁知道背后会不会使绊子。”
林杰拉开车门坐进去,淡淡道:“他能答应在小范围试点,已经算给面子了。省医这潭水,深着呢。”
果然,到了下周一下午,周伟就给林杰打来了电话,语气有些沮丧:“林主任,省医这边…进展不太顺利。”
“怎么说?”
“他们信息科的人倒是来了,但各种不配合。要么说服务器权限不够,要层层审批;要么说数据库结构复杂,需要时间熟悉;问他们要数据字典和接口文档,推三阻四,就是不给。我们的人干着急,使不上劲。”
林杰脸色沉了下来:“刘院长呢?”
“刘院长说去市里开会了,联系不上。”
林杰挂了电话,手指敲着方向盘,对王鑫说:“去医大附一院。”
医大附一院的院长姓韩,是省内有名的外科一把刀,性格耿直,但也以保守着称。
听完林杰的来意和周伟的方案介绍,韩院长直接大手一挥:
“林主任,不是我不支持您工作。但这个数据共享,风险太大!我们医院这么多年的心血,都在这些病历数据里。你说那个什么‘联邦学习’,听起来挺好,谁知道有没有后门?万一患者隐私泄露,或者数据被竞争对手拿去,这个责任谁来负?我老韩负不起这个责!”
“韩院长,技术方案里有详细的安全机制…”
“再详细的机制也是人做的!”韩院长打断周伟,“林主任,您是领导,站得高,看得远。但我们医院几千号人要吃饭,要发展。把慢性病患者都管好了,都留在社区了,我们这些大三甲喝西北风去?这事儿,您找别的医院试试吧,我们附一院,暂时不考虑。”
接连碰了两个钉子,一家阳奉阴违,一家直接拒绝。
在去第三家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路上,王鑫气得直骂娘:“一个个的,都把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什么数据安全,全是借口!就是怕动了他们的奶酪!”
林杰看着车窗外掠过的繁华街景,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威望和省卫健委的行政压力,至少能推动几家龙头医院先动起来。
现在看来,他低估了利益藩篱的坚固程度。
在中西医结合医院,他见到了院长钱强。
没错,就是那个在委里一直跟他明争暗斗的钱副主任的堂弟。
钱院长胖乎乎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握着林杰的手:“林主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您说的‘医防融合’,我们举双手赞成!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林杰不动声色地抽回手:“钱院长支持就好。那关于数据对接试点…”
“支持!必须支持!”钱院长拍着胸脯,“我们医院一定全力配合!不过…”他话锋一转,露出为难的表情,“林主任,您也知道,我们医院规模小,信息化基础弱,服务器老旧,技术人员也短缺。这突然要跟省级平台对接,我怕我们这硬件软件都跟不上,万一拖了后腿,影响了整体进度,那就罪过大了。”
他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要不这样,林主任,您看能不能先给我们批一笔专项经费,用于升级我们的信息系统和培训人员?等我们条件成熟了,一定第一个上!”
林杰看着他那张写满“要钱”两个字的脸,心里一阵冷笑。
绕了半天,还是钱的问题。或者说,是借机索要利益的问题。
“经费问题,按程序申请。”林杰站起身,不想再跟他废话,“既然钱院长有困难,那我们就先不勉强了。等你们条件成熟了再说。”
走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大门,傍晚的风带着凉意。
一天跑下来,颗粒无收。
王鑫看着林杰紧绷的侧脸,小心翼翼地问:“主任,接下来怎么办?这几家龙头都不动,下面的医院更会观望。”
林杰没说话,拿出手机,拨通了省医保局局长的电话。
“李局,我林杰。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对,就是医防融合…我想,能不能在医保支付政策上,对积极参与试点的医院,给予一定的倾斜?比如,对实现慢病有效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医院,在医保总额预算上给予奖励?”
电话那头的李局长沉吟了一下:“林主任,这个想法好是好,但操作起来复杂,需要详细测算,也不是我一个局能定的…”
“我知道有难度。”林杰语气坚决,“但这是推动改革的关键抓手。我希望医保局能牵头研究一下,拿出个初步方案。我们一起向省政府汇报。”
挂了电话,林杰对王鑫说:“看到没有?软的不行,就得来硬的。光靠行政命令和情怀打动不了他们,就得动他们的钱袋子。”
然而,就连这“硬的一手”,也需要时间。
回到办公室,林杰收到周伟发来的信息,省医内分泌科的试点对接,在对方信息科各种“技术原因”的拖延下,依旧毫无进展。
刘副院长发来一条长长的短信,言辞恳切,反复强调省医的“实际困难”和“稳定大局”,字里行间就一个意思:急不得,慢慢来。
林杰把手机扔在桌上,走到窗边。
楼下灯火通明,车流如织。
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阻力,这阻力不是来自明确的敌人,而是弥漫在空气中,附着在每一张笑脸、每一次推诿、每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里。
自己的大本营省医,用软钉子把他顶了回来。
其他医院,要么直接拒绝,要么伸手要钱。
这数据孤岛,比他预想的还要坚固。
技术有了,方案有了,甚至顶层设计也有了。
可到了执行层面,却寸步难行。
这盘死棋,到底该怎么破局?
难道真要等到秦书记规定的期限到了,自己拿着这份处处碰壁的报告去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