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健委大楼前,三辆越野车和一辆装载着检测设备、消杀物资的厢式货车已经发动。
林杰站在台阶上,最后确认随行人员名单和物资清单。
省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专家冯教授,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年轻人在反复检查采样箱里的试剂是否齐全。
医政医管处抽调的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传染科副主任等几位专家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可能遇到的临床问题。
王鑫则帮着办公室的人往车上搬运瓶装水、方便食品等保障物资。
气氛紧张而有序,一种临战前的凝重弥漫在空气中。
高卫东在几位副主任的陪同下,走到车前为林杰送行。
他用力握了握林杰的手,目光深沉:“林杰,省里把担子交给你,是信任,也是考验。云岩县的情况可能比我们知道的更复杂,到了那边,既要果断处置疫情,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分寸。有什么困难,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请高书记和党组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林杰郑重表态。他能感受到高卫东手掌传来的力量和话语里的期许,以及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这担子,千斤重。
其他几位副主任也纷纷上前,说着“注意安全”、“辛苦”之类的客套话,但眼神里的内容各不相同。
钱强拍了拍林杰的肩膀,没说什么。
孙丽则轻声补充了一句:“林主任,一线情况瞬息万变,多保重。”
林杰一一回应,他目光看着这些同僚的脸庞,心中了然。
此刻,他们或许暂时放下了之前的隔阂,但真正的考验,在云岩县,在他处置疫情的过程和结果之中。
“出发!”林杰不再犹豫,拉开车门,坐进了第一辆越野车的副驾驶。
王鑫立刻小跑过来,坐进了驾驶位。
“林哥,都准备好了。”王鑫系好安全带,显得异常严肃。
“走!”林杰吐出两个字。
车队驶出省委大院,汇入凌晨空旷的街道,然后迅速拐上通往高速路口的方向。
车内,林杰拿出手机,再次尝试拨打云岩县卫健委主任的电话,依旧是无人接听。
他又拨打了云岩县人民医院院长的电话,这次通了,但背景音极其嘈杂,哭喊声、呕吐声、医护人员的呼喊声混成一片。
“我是省卫健委林杰!正在赶往你县的路上!现在情况怎么样?”林杰抬高音量,确保对方能听清。
“林……林主任!”电话那头的院长声音嘶哑,带着哭腔,“乱套了!全乱套了!病人越来越多,走廊里、大厅里都躺满了!我们的输液架、床位全都不够用了!药品……药品也快跟不上了!医生护士都快累瘫了!还有很多家长围在外面,情绪很激动……”
院长的汇报语无伦次,显然已经处于崩溃边缘。
“冷静!”林杰厉声喝道,“听着!我带来的医疗专家和疾控人员大约三小时后抵达!你现在要做几件事:第一,立刻腾空所有能用的空间,优先保障危重病人救治!第二,统计现有药品库存,特别是补液盐、抗生素、止泻药,列出紧缺清单,我们带来的车上有一部分,后续省里会协调调运!第三,安抚好医护人员和家长情绪,告诉他们省里的支援马上就到!第四,立刻组织人员,配合我们即将到达的疾控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是追踪所有发病学生发病前24小时的饮食和饮水史!明白吗?”
他条理清晰的指令,像一针强心剂,让电话那头的院长稍微镇定了一些。
“明……明白!林主任,我们一定尽力!”
挂断电话,林杰靠在椅背上,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
当地医疗资源已经被击穿,恐慌情绪蔓延。
“林哥,喝口水。”王鑫递过来一瓶矿泉水。
林杰接过来,喝了一大口,他拿出笔记本,借着车内阅读灯的光,开始梳理思路。
当前首要任务是四件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全力救治患者,特别是危重病人;查明疫情原因和责任;最后是稳定社会情绪。
每一件事都困难重重。
“王鑫,再开快一点,但注意安全。”林杰着急的说。
“明白!”王鑫狠狠地踩下了油门。
后续车辆紧紧跟上。车队像一支利箭,射向被疫情阴影笼罩的云岩县。
林杰看着前方无尽的黑暗,心中那根弦绷得紧紧的。
他知道,从现在起,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系到几百名学生的健康,甚至生命,也关系到他自己的政治前途。
处置得当,他是力挽狂澜的英雄;
处置不当,或者哪怕只是某个环节出现疏漏,导致后果扩大,他可能就是那个承担责任的“罪人”。
官场上,很多时候不是看你做了多少,而是看你有没有在关键时刻“出错”。
高卫东那句“把握好分寸”,意味深长。
不仅要处置疫情,可能还要应对当地官场的各种“套路”和阻力。那个瞒报的行为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车内很安静,冯教授和其他几位专家都在闭目养神,养精蓄锐。王鑫专注地开着车。
林杰却反复推演着到达现场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方案。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这次临危受命,是机遇,更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冒险。
成功了,前面或许是海阔天空;失败了,可能就是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