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晨光刚漫过梯田的田埂,就把土豆地染成了暖黄色。三秒蹲在地里,手里攥着小铲子,正给最后几棵晚熟土豆苗松土——这批土豆再过五天就能挖,根系已经扎得深,土得松得轻些,免得碰伤底下的薯块。
“三秒,快来看!这地垄上怎么有这么多新土堆?”春花的声音从田埂那头传来,带着点着急。三秒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顺着春花指的方向走过去——只见靠近水渠的那几排地垄上,零散地堆着十几处新翻的泥土,土粒还带着潮气,一看就是刚堆起来的,旁边还留着小小的洞口,洞口边缘的土被蹭得光滑,像是有东西经常进出。
三秒蹲下身,手指轻轻碰了碰新土堆,土是湿的,还带着股地下的凉气。他又凑近洞口看了看,洞口直径差不多有拇指粗,往里望了望,黑黢黢的,看不见底。“是田鼠打洞。”三秒肯定地说,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时候的田鼠最能折腾,知道土豆快熟了,准是在地下打了通道,把土豆拖进洞里存着,等冬天吃。”
春花一听,急得直跺脚:“那可怎么办?咱们的土豆岂不是要被它们偷光了?去年李叔家的红薯地就遭了田鼠,收的时候少了一半,全被田鼠拖进洞里了!”她蹲下身,看着那些新土堆,眼里满是心疼——这批土豆是她和三秒从开春种到现在,浇水、施肥、除草,没少费功夫,要是被田鼠偷了,今年的收成就要受影响。
三秒倒还算镇定,他摸了摸下巴,想起爷爷以前教他的法子:“别慌,田鼠虽然能偷土豆,但它们的洞好认,只要找到洞口,就能想办法治它们。你看这些新土堆,都是田鼠挖洞时翻出来的,每个土堆旁边都有一个洞口,咱们先把所有洞口都找出来,再想办法。”
两人分工合作——三秒负责查看地垄中间的洞口,春花则沿着田埂和水渠边找。刚走了没几步,春花就又发现了几处新土堆:“三秒,这里还有!你看,这个洞口比刚才的大,说不定里面藏了不少土豆!”三秒走过去一看,果然,这个洞口的直径有食指粗,旁边的土堆也更大,显然是只成年田鼠的洞。
“看来这地里不止一窝田鼠。”三秒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把每个洞口的位置都记下来,“咱们先把洞口都标记好,等会儿再想办法。”两人在土豆地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一共找了二十多个洞口,大多集中在靠近水渠的地方——那里的土更松软,田鼠更容易打洞,而且离水源近,方便它们生存。
春花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心里更着急了:“这么多洞口,咱们怎么知道哪个洞里有土豆?总不能把所有洞都挖开吧?那样会伤着土豆苗的根系,土豆就长不大了。”三秒也犯了难,他以前只跟着爷爷驱过田鼠,却没试过怎么判断洞里有没有藏土豆,更不知道藏了多少。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春花忽然想起外婆以前说过的法子。她拍了下手,眼睛一下子亮了:“我有办法了!外婆以前种红薯,遇到田鼠洞,就会在洞口撒把草木灰,第二天早上来看,灰上有多少爪印,就知道田鼠有没有进出,还能根据爪印的多少判断洞里有几只田鼠,藏了多少红薯!”
三秒一听,也来了精神:“这法子管用吗?草木灰撒在洞口,田鼠会不会不敢出来了?”春花摇摇头,笑着说:“不会,田鼠夜里要出来找吃的,肯定会从洞口过,草木灰很轻,它们踩上去,爪印就会清清楚楚地留在上面。咱们只要看爪印的数量和深浅,就能知道里面的情况了。”
说干就干,两人赶紧回家拿草木灰。春花家的灶台边堆着不少草木灰,都是烧柴火剩下的,细腻又干燥,正好能用。两人提着半袋草木灰回到土豆地,春花负责撒灰,三秒则在旁边帮忙把洞口周围的土整平,让草木灰能铺得均匀些。
“撒的时候要轻些,别把灰吹进洞里,不然田鼠会察觉的。”春花一边说,一边用手抓了把草木灰,轻轻撒在洞口周围,形成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圈,“这样田鼠不管是进洞还是出洞,都得从灰上走,肯定会留下爪印。”三秒点点头,学着春花的样子,在另一个洞口撒上草木灰,动作小心翼翼的,生怕把灰弄散了。
二十多个洞口都撒上草木灰后,天已经快中午了。两人坐在田埂上歇了歇,春花从兜里掏出个苹果,递给三秒:“吃个苹果,明天早上咱们早点来,就能看见爪印了。我跟你打赌,肯定有好几个洞里藏了不少土豆!”三秒接过苹果,咬了一大口,笑着说:“行,要是真有,咱们就想办法把土豆拿出来,再把田鼠赶走,不能让它们再偷咱们的庄稼。”
当天晚上,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一直下到后半夜才停。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三秒就醒了,想起田里的草木灰,赶紧穿上衣服,往土豆地跑。刚走到田埂边,就看见春花已经在地里了,正蹲在一个洞口前,手里拿着根小树枝,轻轻拨弄着地上的草木灰。
“春花,你怎么来得这么早?”三秒加快脚步走过去。春花抬起头,脸上满是兴奋:“我一早就醒了,惦记着爪印,就赶紧过来了。你看,这灰上全是田鼠的爪印!”三秒凑过去一看,果然,撒在洞口周围的草木灰上,印满了小小的爪印——每个爪印都有五个尖尖的趾头,像 tiny 的梅花,密密麻麻的,从洞口一直延伸到旁边的土豆苗下,显然是田鼠夜里出来活动留下的。
“这么多爪印,说明这洞里肯定有不少田鼠!”三秒蹲下身,仔细数着爪印的数量,“你看,这爪印的大小不一样,有大的有小的,应该是一窝田鼠,有成年的,也有小的。”春花也蹲下来,指着一处较深的爪印说:“这个爪印深,说明田鼠身上肯定驮着东西,说不定就是偷来的土豆!”
两人沿着地垄,挨个查看每个洞口的草木灰。靠近水渠的那个大洞口,灰上的爪印最多,不仅数量多,而且痕迹也深,有些地方还留着土豆皮蹭过的痕迹。“这个洞里肯定藏了不少土豆!”春花肯定地说,眼睛里满是笃定,“你看,这爪印从洞口一直延伸到土豆苗下,还绕了好几圈,说明田鼠夜里来来回回偷了好几次土豆。”
三秒点点头,心里有了主意:“咱们先把这个大洞挖开,看看里面藏了多少土豆,再想办法把其他洞里的田鼠赶走。挖的时候要小心,别把土豆挖破了,也别伤着田鼠的幼崽——虽然它们偷土豆,但也是条性命,咱们把土豆拿回来,把它们赶走就行,别伤害它们。”
春花找来一把小铲子,三秒则用手轻轻扒开洞口周围的土。洞口比想象中深,挖了大约半米深,就碰到了硬硬的东西——三秒赶紧放慢动作,用手小心地拨开土,露出了一个圆圆的土豆,表皮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正是他们种的“田埂香”土豆。
“真的有土豆!”春花高兴地叫出声,赶紧用手把土豆周围的土扒开——里面竟然藏了十几个土豆,有大有小,都被田鼠整齐地堆在洞里,像是特意储存的粮食。三秒把土豆一个个拿出来,放在旁边的竹筐里,每个土豆都完好无损,没有被啃过的痕迹。
“这些田鼠还挺会挑,选的都是大土豆。”三秒笑着说,把最后一个土豆放进竹筐里,“咱们把土豆拿回去,再把洞口填上,在上面撒点辣椒面——田鼠怕辣,闻到辣椒面的味道,就不会再来这个洞了。”
春花点点头,从兜里掏出一包辣椒面——这是她早上特意带来的,就怕田鼠还会回来。她把辣椒面撒在洞口周围的土里,再用土把洞口填好,踩实。“这样田鼠就不会再来了。”春花拍了拍手上的土,满意地说,“咱们再去看看其他洞口,要是有土豆,就拿回来,没有的话,就撒点辣椒面,把它们赶走。”
两人又去查看了其他几个洞口。有三个洞里也藏了土豆,虽然数量不如第一个洞多,但每个洞里都有五六个,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个。剩下的洞口里没有土豆,应该是田鼠刚打不久的洞,还没来得及偷土豆。三秒和春花在这些洞口周围都撒了辣椒面,还在旁边的土豆苗上挂了几个用红布做的小旗子——田鼠怕红色,看到红布,就会不敢靠近。
忙活了一上午,两人终于把所有洞口都处理完了。竹筐里装了四十多个土豆,都是田鼠偷藏在洞里的,每个都完好无损。春花看着竹筐里的土豆,心里满是欣慰:“还好外婆教了我撒草木灰的法子,不然咱们这些土豆就被田鼠偷光了。以后再遇到田鼠洞,咱们就用这个法子,又管用又不伤害它们,真是太好了!”
三秒也笑着点头,把竹筐扛在肩上:“走,咱们把土豆拿回去,下午再去地里看看,要是还有新的洞口,就再撒点草木灰和辣椒面。等挖完土豆,咱们再在地里种点薄荷——薄荷的味道能驱田鼠,明年就不用担心田鼠偷庄稼了。”
回到镇上,两人把从田鼠洞里找回来的土豆倒在院子里,挑出几个大的,洗干净,煮了一锅土豆粥。粥煮得软糯香甜,土豆的香味飘满了屋子。春花盛了一碗递给三秒:“尝尝,这可是咱们从田鼠洞里‘救’回来的土豆,比平时的更甜呢!”三秒接过碗,喝了一口,果然,土豆的味道格外香甜,比平时煮的更好吃。
下午,两人又去了土豆地。这次,他们不仅查看了有没有新的洞口,还在地里种了几排薄荷——薄荷的叶子绿油油的,种在土豆苗旁边,既能驱田鼠,还能净化空气,一举两得。路过的李叔看见他们,好奇地问:“你们在种什么呢?怎么还在洞口撒辣椒面?”
三秒把田鼠偷土豆,他们用草木灰找爪印,再用辣椒面驱田鼠的事跟李叔说了。李叔听了,笑着说:“你们这法子真好!去年我家红薯地遭田鼠,我用了不少法子都不管用,最后还是把红薯挖了才没让它们偷更多。明年我也学着你们的法子,撒点草木灰和辣椒面,再种点薄荷,肯定能把田鼠赶走!”
三秒和春花笑着点头,把撒草木灰、种薄荷的注意事项都告诉了李叔。李叔听得认真,还拿出手机记了下来,说要回家跟老伴儿说说,明年春天就用这个法子。
转眼到了挖土豆的日子。三秒和春花雇了村里的几个老人帮忙,大家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着土豆。让人惊喜的是,除了之前从田鼠洞里找回来的土豆,地里的土豆几乎没有被偷过的痕迹,每个土豆都长得又大又圆,表皮光滑,没有一点损伤。
“今年的土豆长得真好,比去年还多!”帮忙的张婶一边挖土豆,一边赞叹,“要不是你们用了好法子,把田鼠赶走了,肯定要少收不少。你们这法子,真是比用药还管用,还环保,种出来的土豆也放心。”
春花笑着说:“这都是老辈人的法子,我外婆以前就是这么驱田鼠的。以后咱们村里要是再遇到田鼠偷庄稼,就都用这个法子,又管用又不伤害小动物,还能保护庄稼,多好啊!”
大家都点点头,说以后要学着用这个法子。挖完土豆,三秒和春花特意留了一袋最大最好的土豆,送给李叔和张婶,感谢他们帮忙。李叔接过土豆,笑着说:“你们太客气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你们教的驱田鼠的法子,比什么都珍贵,这土豆我收下了,以后咱们互相帮忙,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晚上,村里的人都聚在晒谷场,帮忙把土豆装袋、称重。三秒和春花的土豆地一共收了五千多斤土豆,比去年多收了一千多斤,其中还有四十多斤是从田鼠洞里“救”回来的。赵老板来收土豆的时候,看着满袋的土豆,忍不住赞叹:“你们的土豆真是一年比一年好!我跟县城的超市说了,以后就认准你们的‘田埂香’,其他家的我都不考虑了!”
三秒和春花笑着道谢,把从田鼠洞里找回来的土豆单独装了一袋,递给赵老板:“赵老板,这袋土豆是我们从田鼠洞里找回来的,虽然是田鼠挑的,但都是好土豆,您拿回去尝尝,味道肯定不一样。”赵老板接过土豆,笑着说:“好啊,我回去煮煮看,要是好吃,下次我还得跟你们多要些!”
从那以后,村里的人遇到田鼠偷庄稼,都会用撒草木灰、种薄荷的法子,不仅赶走了田鼠,还保护了庄稼,种出来的粮食也更环保、更健康。有人还把这个法子告诉了邻村的人,邻村的人用了之后,也都说管用,还特意来感谢三秒和春花,说他们教了个好法子。
有一次,镇上的农业技术员来村里考察,听说了他们用草木灰驱田鼠的法子,特意去土豆地看了看。技术员蹲在地里,仔细查看了薄荷的长势,又看了看撒过草木灰的地方,忍不住赞叹:“你们这个法子太聪明了!草木灰不仅能留下田鼠的爪印,还能给土壤施肥,薄荷的味道能驱田鼠,又不会污染环境,比用化学药剂环保多了,值得推广!”
技术员还说,要把这个法子写进农业推广手册里,让更多的农民知道,这样既能保护庄稼,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一举两得。三秒和春花听了,心里都很自豪——他们没想到,外婆教的老法子,竟然还能被写进推广手册,帮助更多的人。
又是一个九月的早晨,三秒和春花坐在田埂上,看着地里新种的冬小麦。小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很好,旁边还种着几排薄荷,薄荷的香味随风飘散,让人神清气爽。春花看着地里的薄荷,笑着说:“有薄荷在,田鼠肯定不敢来了,明年咱们的小麦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三秒点点头,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那些印在草木灰上的田鼠爪印,想起从洞里找回来的土豆,想起村里人的笑脸,忽然觉得,这些老辈人的法子,不仅能保护庄稼,还能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让村里的日子变得更温暖。只要大家互相帮忙,互相分享好法子,日子就会像地里的庄稼一样,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