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 前哨站的实验舱内,灯光彻夜未熄。凯将创世文明数据库中 “能量传输理论” 的文档投影在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文档中复杂的能量流图谱与乔治遗留的 “聚变核心优化草图” 重叠在一起,形成一幅新旧技术碰撞的画面。屏幕下方,星璃正用灵能引导着一道淡紫色的光丝,在全息模型中模拟能量流动轨迹,而莉娜则在一旁整理着 “超轻高强度合金” 的性能参数,为核心外壳的选材做准备 —— 团队首个重点攻关项目 “小型化聚变核心”,已进入关键设计阶段。
“‘老兵号’当前的聚变核心是十年前的老旧型号,能量转换效率只有 58%,且在高负荷运行时容易出现能量波动,根本无法支撑‘纯白能量装置’的持续运转。” 凯指着全息模型中闪烁的红色区域,“我们需要的新核心,不仅要将转换效率提升至 80% 以上,还要实现小型化,能直接适配‘老兵号’的现有安装空间,同时具备抗深渊能量干扰的能力。”
雷诺站在全息模型前,目光停留在核心的 “约束磁场” 设计上。乔治的草图中,曾提出用 “双螺旋磁场” 替代传统的 “环形磁场”,以增强对聚变等离子体的约束能力,但因当时材料技术不足,无法实现磁场的稳定输出。而创世文明的 “能量传输理论” 中,恰好记载了 “多频段磁场耦合技术”,能通过不同频段的磁场叠加,大幅提升约束稳定性。“把乔治的‘双螺旋磁场’和创世文明的‘多频段耦合’结合起来,或许能解决约束难题。”
凯眼前一亮,立刻调整全息模型的参数。当双螺旋磁场的结构与多频段耦合技术叠加时,模型中代表等离子体的蓝色光团瞬间变得稳定,能量波动曲线从剧烈的锯齿状转为平缓的波浪形。“初步模拟显示,约束稳定性提升了 60%!但还有一个问题 —— 磁场的能量消耗会增加 30%,需要更高效的能量传导材料,否则新核心的整体能耗会远超预期。”
这时,星璃的灵能光丝突然在模型的 “能量传导管道” 处停顿。她闭着眼睛,额间的晶体泛着微光,似乎在感知材料的能量传导特性。“传统的超导材料无法承受多频段磁场的能量冲击,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超导失效。” 她睁开眼,指着创世文明文档中 “超分子自修复合金” 的介绍,“这种合金的分子结构具备‘动态调整’能力,能在能量冲击下自主修复微小损伤,同时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或许能作为传导管道的核心材料。”
莉娜立刻调出超分子自修复合金的性能数据:“这种合金的导电率是传统超导材料的 1.5 倍,抗冲击强度更是达到 3 倍,但制备工艺复杂,尤其是‘催化元素’星尘砂的配比需要精确到 0.01%,稍有偏差就会影响合金的自修复能力。”
“我们有星璃的灵能辅助,能精准控制星尘砂的配比!” 凯立刻做出决定,“明天启动合金制备实验,星璃负责用灵能引导催化元素的融合,莉娜协助监控合金的分子结构,我来优化制备设备的参数。”
次日清晨,实验舱内的合金制备炉开始预热。星璃将手放在炉体的感应区,淡紫色的灵能缓缓渗入炉内。当星尘砂与其他金属原料按比例投入炉中,达到 1500c的熔融温度时,她的灵能开始引导星尘砂的分子与其他金属分子结合。通过灵能感知,她能清晰 “看到” 分子结合的过程,每当出现配比偏差,就用灵能轻轻调整星尘砂的分布。
“温度保持 1500c,星尘砂配比稳定在 0.012%,分子结合度 85%!” 莉娜盯着实时监测屏幕,声音带着紧张,“还有 5% 的结合度就能达到标准,继续保持灵能输出!”
星璃的额头渗出冷汗,灵能高度集中让她的脸色逐渐苍白。但她知道,这是新核心研发的关键一步,一旦失败,后续的所有设计都将无从谈起。她咬紧牙关,将灵能输出提升至极限,炉内的合金溶液逐渐从浑浊的灰色转为纯净的银白色,分子结合度最终稳定在 90%—— 超分子自修复合金制备成功!
接下来的三天,团队围绕新核心的各个部件展开紧锣密鼓的研发:凯完成了双螺旋磁场发生器的设计与制造,通过多频段耦合技术,实现了磁场的稳定输出;莉娜负责核心外壳的加工,用超轻高强度合金打造出能抗深渊能量干扰的防护层;星璃则协助调试能量传导管道,确保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至最低。
当所有部件准备就绪,全息模型的最终模拟开始了。新核心的转换效率显示为 82%,能量波动控制在 5% 以内,体积比 “老兵号” 现有核心缩小 30%,抗深渊能量干扰能力提升 50%,所有参数都远超预期。“成功了!我们的设计方案可行!” 凯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屏幕上的模拟数据像一剂强心针,让所有人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但挑战并未结束。新核心的组装过程同样充满风险,尤其是 “聚变等离子体注入” 环节,需要将高温等离子体精准注入约束磁场,一旦注入角度出现偏差,就可能引发能量爆炸。
组装当天,实验舱内气氛紧张。凯坐在控制终端前,双手紧握操控杆,准备控制注入装置;星璃站在核心旁,灵能延伸至约束磁场,随时准备调整磁场参数;雷诺和莉娜则站在安全距离外,手持应急冷却装置,以防意外发生。
“等离子体温度达到 1 亿c,约束磁场启动,注入准备就绪!” 凯的声音带着颤抖,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注入角度参数。
“灵能感知到磁场稳定,注入角度偏差允许范围 ±0.5°!” 星璃补充道。
“3、2、1,注入!”
随着凯按下启动按钮,一道耀眼的蓝色光流从注入装置射出,精准进入约束磁场。屏幕上,等离子体在双螺旋磁场的约束下,形成稳定的 “能量球”,核心的能量输出指针从 0 缓慢攀升至 100%,没有出现任何波动。
“能量输出稳定!转换效率 82.3%!” 莉娜的欢呼声打破了实验舱的寂静。
所有人都围到新核心旁,看着这个融合了人类智慧与远古文明技术的 “杰作”—— 银白色的外壳上,能量流动的淡蓝色光带缓缓闪烁,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充满了生命力。这不仅是一个能量核心,更是团队对抗追猎者的 “信心基石”,是人类文明与创世文明跨越万年的 “技术共鸣”。
“立刻安排新核心的安装调试,争取 3 天内完成‘老兵号’的核心更换!” 雷诺的声音带着激动,“有了这个新核心,‘老兵号’的战斗力将提升一倍,‘纯白能量装置’也能随时启动!”
凯点点头,开始编写新核心的控制程序:“我会在程序中加入‘深渊能量应急防护’模块,一旦检测到深渊能量接近,核心会自动调整能量输出,增强舰船的防御能力。”
星璃靠在实验舱的墙壁上,脸上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她能感知到新核心中流动的稳定能量,也能隐约 “看到” 乔治的设计理念与创世文明技术的完美融合 —— 这是跨越时空的传承,也是人类面对危机时的智慧结晶。
当实验舱的灯光逐渐亮起,新核心的能量输出稳定在 80% 时,团队成员们相互对视,眼中都充满了成就感。这是他们从 “希望方舟” 号返回后取得的首个重大技术突破,不仅验证了创世文明技术的可行性,也为后续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知‘老兵号’维修团队,准备接收新核心!” 雷诺拿起通讯器,声音坚定,“属于我们的反击,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