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星光照进 “老兵” 号能源舱,乔治刚结束巡视,就把工具袋往地上一摔,金属义肢指着能源核心旁的应力集中点,大嗓门震得舱内回声阵阵:“就先修这个!这地方再拖下去,下次引擎过载直接就能把舰体扯裂,到时候你俩哭都来不及!”
雷诺刚把星尘果干的包装袋收好,闻言立刻拿起手套:“听您的!需要我做什么?递工具还是扶零件?” 星璃也放下手里的生物金属碎屑盒,站在一旁,额间菱形晶体泛着专注的蓝光,目光落在能源核心周围的线路上 —— 她能隐约感知到 “某个区域的能量流动不顺畅”,正好和乔治指的隐患点重合。
“先把那堆碍事的旧线缆拆了!” 乔治弯腰从工具袋里掏出一把绝缘扳手,扔给雷诺,“记住,拆的时候按颜色分好类,别混在一起,等下装新线还得用。还有,别用蛮力拽,线缆接头可能粘在金属架上,用扳手轻轻撬一下。”
雷诺接过扳手,蹲在能源核心旁,小心翼翼地捏住一根红色旧线缆的接头。刚想用力,就被乔治的大嗓门喝住:“停!你小子想拆断铜芯啊?!” 乔治快步走过来,用金属义肢按住他的手,“看好了,扳手要卡在接头和金属架的缝隙里,角度倾斜 30 度,轻轻用力 —— 对,就这样,听到‘咔嗒’声再拔!”
雷诺照着乔治的方法调整角度,果然,轻轻一撬就听到 “咔嗒” 声,接头顺利脱离金属架,没有损伤丝毫铜芯。“原来还有这讲究!我之前拆的时候总把接头弄变形,还得重新剥线。” 他恍然大悟,心里满是收获的充实感。
乔治翻了个白眼,却还是蹲下身,一边帮他固定金属架,一边念叨:“修船不是拆破烂,得讲技巧!你以为老子这十年是白混的?当年在联邦农场修拖拉机,比这复杂十倍的线路,老子闭着眼都能拆!” 他嘴上吐槽,手里却没停,手指快速指出线缆的关键节点,“这根蓝色的是信号线,拆的时候要格外小心,里面的铜芯比头发丝还细,断了就只能换整根线。”
星璃站在两人身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观察着 —— 她看着雷诺按颜色分类摆放线缆,看着乔治用扳手精准撬动接头,目光偶尔扫过工具袋里的零件,像在默默记下每一个步骤。当雷诺伸手去够远处的螺丝刀时,她突然弯腰拿起螺丝刀递过去,正好赶上雷诺需要的瞬间。
“哎?你怎么知道我要这个?” 雷诺愣了一下,接过螺丝刀。星璃小声说:“你拆完红色线缆,看了一眼工具袋,眼神…… 停在螺丝刀上。” 系统翻译:【目标:“你拆完红色线缆后,看了一眼工具袋,目光…… 停留在螺丝刀上。”】
乔治也忍不住抬头看了星璃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赞许:“这丫头观察力倒挺细!比你这小子强,上次你找钳子找了三分钟,结果钳子就在你脚边。” 他转头对星璃说,“下次看到我们需要什么工具,直接递过来,别等着我们找,修船讲究效率。”
星璃用力点头,额间晶体泛着愉悦的蓝光,悄悄往工具袋旁挪了挪,方便随时递工具。
拆完旧线缆,乔治从维修平台上调来一块 “U 型加强钢板”—— 这是他从废弃护卫舰上拆的,厚度足有 1 厘米,能有效分散能源核心的应力。“雷诺,过来扶着钢板,对准应力集中点,别歪了!” 乔治的金属义肢握着焊枪,蓝色的电弧在他手中跳跃,“老子教你怎么焊加强筋,看好了,焊点要呈‘梅花状’分布,每个焊点间距 5 厘米,这样受力才均匀。”
雷诺双手扶住钢板,屏住呼吸保持稳定。当焊枪的电弧接触钢板时,他能清晰感受到金属受热的轻微震动,还有乔治手腕的细微调整 —— 每一个焊点都精准落在标记处,没有丝毫偏差。“您这手艺也太准了!我之前焊的时候,焊点要么歪要么大小不一。” 他忍不住赞叹。
“准个屁!练了十年才这样!” 乔治嘴上谦虚,手上动作却没停,“焊的时候手腕要稳,别抖,电弧长度控制在 2 毫米,太长容易烧穿钢板,太短又焊不牢固。你看,就像这样……” 他故意放慢动作,让雷诺看清每一个细节,“等下你试试,老子在旁边看着,别给老子焊成‘豆腐渣工程’。”
星璃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焊枪和钢板的接触点,突然轻声提醒:“钢板…… 有点热,雷诺的手…… 在抖。” 系统翻译:【目标:“钢板…… 温度升高了,雷诺的手…… 在轻微颤抖。”】
乔治立刻关掉焊枪,伸手摸了摸钢板边缘,果然烫手。“你小子怎么不早说?手烫坏了怎么修船?” 他从工具袋里掏出一副耐高温手套递给雷诺,“以后焊东西一定要戴手套,别逞能,安全第一。” 又对星璃说,“下次看到这种情况,直接喊停,别等我们发现,安全比效率更重要。”
雷诺接过手套,心里满是温暖 —— 乔治虽然嘴上严厉,却处处关心他们的安全,这种 “严师” 般的关怀,比任何技术指导都更让人觉得踏实。
等钢板冷却,轮到雷诺尝试焊接。他握紧焊枪,按照乔治教的方法调整电弧长度,对准标记点落下 —— 第一个焊点有些歪,还差点烧穿钢板。“啧!你这焊的什么玩意?跟毛毛虫似的!” 乔治的吐槽立刻传来,却还是耐心指导,“手腕再稳点,电弧往钢板上多靠 0.5 秒,别着急移开。”
在乔治的指导和星璃的 “温度提醒” 下,雷诺的第二个焊点明显进步 —— 虽然不如乔治焊的整齐,却也合格。“不错不错!比第一次强多了!” 乔治难得没吐槽,反而鼓励道,“多练几次就能熟练,修船这东西,没什么捷径,就是熟能生巧。”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三人分工明确:乔治负责核心操作,比如调整加强钢板的角度、焊接关键节点;雷诺负责打下手,递工具、扶零件、学习焊接技巧;星璃则负责 “细节辅助”—— 她会提前把需要的零件按顺序排好,会提醒两人钢板的温度变化,甚至能根据乔治的眼神,提前递上他需要的下一件工具。
当最后一个焊点完成时,已是深夜。乔治用检测仪扫描加强钢板的应力值 ——110mpa,远低于安全阈值的 120mpa。“搞定!这下就算引擎过载三次,这地方也不会裂了!” 他收起焊枪,满意地拍了拍加强钢板,“你小子记着,下次再遇到应力集中的问题,就用这招 —— 加 U 型钢板,梅花状焊接,比你那用铁丝固定的破方法管用十倍。”
雷诺看着检测仪上的数值,又看了看自己焊的几个焊点,心里满是充实感 —— 这不仅是修复了一个隐患,更学会了一门实用的维修技巧,这种 “学以致用” 的收获,比任何战利品都更珍贵。
星璃递过来两瓶水,分别递给乔治和雷诺:“你们…… 辛苦了,钢板已经…… 凉了。” 系统翻译:【目标:“你们…… 辛苦了,钢板已经…… 冷却了。”】 她还特意把乔治的那瓶水拧开了盖子 —— 知道乔治的金属义肢拧瓶盖不方便。
乔治接过水,喝了一大口,看着星璃和雷诺,突然咧嘴一笑:“没想到,跟你们俩搭伙修船,还挺顺手。比老子一个人干强多了 —— 不用自己递工具,不用自己看温度,还能有人跟老子拌嘴。”
“那当然!我们可是‘破烂王团队’!” 雷诺笑着说,心里满是默契的温暖 —— 这是他们第一次团队维修,没有混乱,没有争执,只有高效的分工和真诚的互助,这种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的感觉,比任何成功都更让人觉得满足。
收拾工具时,乔治突然对雷诺说:“明天教你修传感器,你那破传感器虽然换了芯片,却还有几个隐藏毛病,正好趁这个机会给你讲讲传感器的原理,省得你以后只会换零件,不会修根本。” 又对星璃说,“你也跟着学,以后你负责感知危险,再懂点维修知识,就能提前发现设备隐患,比现在更有用。”
“好!” 雷诺和星璃异口同声地答应,眼里都闪着期待的光芒。
深夜的 “老兵” 号能源舱,灯光柔和地洒在三人身上,地上的工具整齐排列,修好的加强钢板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雷诺看着身边的乔治和星璃,突然觉得 —— 所谓团队,就是有人教你技能,有人陪你实践,有人在你需要时递上一把工具,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星海中,一起把 “破烂” 修成 “宝藏”,把 “孤单” 变成 “温暖”。
而这次团队维修,不仅修复了 “老兵” 号的隐患,更修复了 “团队” 的根基 —— 他们不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真正的整体,一个能在维修间里分工协作,也能在星海中并肩作战的 “破烂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