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备用电池的指示灯在操控台下方微弱闪烁,1.21% 的电量像一粒火种,在 “老兵” 号的绝境中点亮了微光。雷诺盯着数据板上 “每小时充电 0.08%” 的字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屏幕 —— 按照这个速度,想要攒够驱动焊接工具 10 分钟的 2.4% 电量,需要整整 15 小时,可他们距离 w-01 残骸只剩 9 小时,抵达后修复舰体、拆解残骸资源都需要电力支持,这点能源远远不够。
“必须加快充电速度……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雷诺喃喃自语,目光重新落在损伤评估报告的 “微型备用电池” 部分 —— 报告提到电池的充电来自 “舰体顶部的微型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与 “温差发电模块”,其中太阳能充电占比更高(0.05%\/ 小时),若能修复太阳能电池板的连接问题,或许能大幅提升充电效率。
他立刻在数据板上输入指令:“系统,分析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当前状态,是否存在可修复的连接故障?”
屏幕上的加载图标旋转片刻后,弹出详细分析结果:【微型太阳能电池板阵列(总计 12 块,单块面积 0.04㎡,总覆盖面积 0.48㎡)位于舰体顶部中轴线位置,因跃迁时舱体震动,导致阵列与微型备用电池的连接线路出现两处故障:1. 舱内接线盒处线路松动(距离舰桥仅 5 米,位于走廊天花板内);2. 阵列第 7 块电池板与主线路接口氧化(需外部检查,但初步扫描显示接口无物理损坏)。修复优先级:接线盒线路松动(可舱内操作,修复后预计太阳能充电效率提升至 0.12%\/ 小时);电池板接口氧化(需舱外作业,风险较高,暂不建议)。】
舱内接线盒修复!雷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不需要冒险出舱,只需在走廊内找到接线盒并重新固定线路,就能将太阳能充电效率从 0.05% 提升至 0.12%,加上温差发电的 0.03%,总充电速度可达到 0.15%\/ 小时 —— 这样一来,攒够 2.4% 电量的时间将缩短至 8 小时,刚好能在抵达 w-01 残骸前完成,为后续修复工作争取关键电力。
“系统,标记接线盒具体位置,生成修复所需工具清单。” 雷诺的声音带着久违的坚定,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前的沉重感仿佛消散了大半。
数据板很快弹出三维示意图:【接线盒位置:舰桥与维修舱之间的走廊中段,天花板内侧(距离地面 2.3 米,需借助梯子或支撑物);所需工具:十字螺丝刀(维修舱工具箱内有 2 把)、绝缘胶带(应急柜剩余 3 卷)、线路测试仪(数据板可临时替代,需消耗 0.01% 电量);注意事项:走廊天花板因之前震动有轻微松动,操作时需避免触碰其他管线,防止二次损伤。】
雷诺立刻起身走向维修舱。微重力环境下,他的动作比之前灵活了许多,止痛剂的效果还在持续,肋骨的疼痛仅剩下轻微的钝感。维修舱的工具箱就放在金属管堆旁,他弯腰打开箱子 —— 里面的工具大多因撞击散落,却在角落找到了两把十字螺丝刀,一把手柄完好,另一把边缘有轻微变形,却不影响使用。
他将螺丝刀揣进作战服口袋,又从应急柜取了一卷绝缘胶带,返回走廊时,特意找了一根长度 1.5 米的金属管 —— 在微重力下,这根管子既能作为支撑,帮助他够到天花板的接线盒,又能在紧急情况下稳定身体,避免因天花板松动导致失衡。
走廊中段的天花板果然有明显的松动痕迹,几块金属板之间的缝隙比其他位置宽了近 1 厘米,隐约能看到内部缠绕的管线。雷诺举起金属管,轻轻顶在天花板上,确认没有进一步坍塌的风险后,才借助微重力缓缓向上漂浮 —— 他调整姿势,让身体与天花板保持平行,左手抓住金属管稳定重心,右手拿着螺丝刀,开始小心地撬开松动的金属板。
“咔嗒” 一声,金属板被轻轻撬开一道缝隙,内部的管线暴露出来 —— 白色的是通讯线,蓝色的是能源线,红色的是应急控制线,缠绕在一起像一团乱麻。按照数据板的标记,接线盒就在管线最密集的位置,一个巴掌大小的灰色盒子,表面印着 “太阳能阵列 - J1” 的字样。
雷诺屏住呼吸,用螺丝刀轻轻拨开周围的管线,避免误触导致短路。接线盒的盖子用两颗十字螺丝固定,他小心翼翼地拧下螺丝 —— 盖子打开的瞬间,一股微弱的气流从内部涌出,带着淡淡的灰尘味,显然这个盒子已经很久没有被打开过了。
盒子内部的线路清晰可见:两根红色的主线连接着太阳能阵列,一根黑色的零线通向微型备用电池,此刻红色主线的其中一根已经从端子上脱落,线头处的绝缘皮有轻微磨损,露出里面的铜芯,这正是导致充电效率下降的关键故障。
“找到了!” 雷诺的心里涌起一阵喜悦。他将数据板调出线路测试模式,用屏幕贴近端子 —— 数据板瞬间弹出提示:【端子电压正常(3.2V),线路通断正常,仅需重新固定线头并包裹绝缘层】。
他放下数据板,拿起螺丝刀,先将脱落的红色主线重新对准端子孔,轻轻推入 ——“咔” 的一声轻响,线头顺利卡入端子,他再用螺丝刀顺时针拧紧固定螺丝,直到线路不再松动。随后,他撕下一截绝缘胶带,在磨损的绝缘皮处反复缠绕,确保没有铜芯暴露,避免后续使用时出现短路风险。
就在他准备盖上接线盒盖子时,指尖突然碰到了旁边一根黄色的管线 —— 那是应急照明的供电线,之前因震动导致接口松动,此刻被他一碰,竟直接从端子上脱落!走廊内原本微弱的应急灯光瞬间熄灭,只剩下数据板屏幕的微光,黑暗再次笼罩四周。
“糟了!” 雷诺的心脏瞬间提到嗓子眼。他下意识地想要抓住身边的金属管,却不小心撞到了接线盒,盒子里的另一根零线也随之松动,数据板上的线路测试提示瞬间变红:【太阳能阵列线路断开,充电暂停!】
黑暗中,雷诺的额头渗出冷汗。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 应急照明熄灭可以接受,可太阳能线路若彻底断开,之前的努力将前功尽弃,甚至可能影响微型备用电池的现有电量。他摸索着拿起数据板,将屏幕亮度调至最高,微弱的白光勉强照亮接线盒区域。
他先找到脱落的黄色应急照明线,凭借记忆将其重新插入端子并固定 —— 虽然灯光没有立刻亮起(应急照明系统已离线),却避免了其他线路受影响;随后,他重新检查太阳能阵列的零线,发现只是端子螺丝松动,并未完全脱落,只需再次拧紧即可。
这一次,雷诺的动作格外小心。他用左手扶住接线盒,右手缓慢转动螺丝刀,每拧一圈都停顿片刻,确认线路没有偏移。当螺丝彻底固定后,数据板的提示终于恢复绿色:【太阳能阵列线路连接正常,充电效率提升至 0.12%\/ 小时,当前总充电速度 0.15%\/ 小时】。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靠在金属管上,感受着微重力下身体的轻盈。黑暗中,数据板的屏幕像一颗小小的星辰,照亮他满是汗水的脸庞。虽然过程中出现了小插曲,却成功完成了修复,为 “老兵” 号争取到了更充足的能源,这种踏实感,比任何时候都更让人安心。
雷诺重新盖上接线盒盖子,拧好螺丝,再用绝缘胶带将松动的天花板金属板简单固定 —— 虽然无法彻底修复,却能防止后续移动时出现坍塌。他收起工具,拿着金属管返回舰桥时,数据板上的微型备用电池电量已经跳到了 1.22%,充电速度的提升肉眼可见。
“距离抵达 w-01 残骸剩余 8 小时 50 分钟,当前电池电量 1.22%,预计抵达时电量可达到 1.22% + 8.8 小时 x0.15%\/ 小时 = 2.54%,超出所需的 2.4%,可支持焊接工具连续工作 11 分钟。” 系统的计算结果弹出在屏幕上,雷诺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
他靠在观测窗前,看着窗外逐渐清晰的 w-01 残骸 —— 那片灰色的剪影在绿色恒星的微光下,仿佛变成了希望的象征。有了足够的电力,抵达残骸后就能用焊接工具拆解可用部件,修复 “老兵” 号的舰体裂缝;有了稳定的充电,就能确保数据板和系统不会离线,随时监测外部环境与船体状态。
可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雷诺很快意识到,这只是能源危机的第一步缓解 —— 微型备用电池的电量依旧有限,无法支撑大功率设备运行;w-01 残骸内是否真的有可用的能源模块,还是未知数;若后续需要修复推进系统或维生系统,还需要更庞大的能源支持。
“能源…… 还是不够……” 雷诺轻声呢喃,目光重新落在数据板上的损伤评估报告。报告中提到,w-01 残骸是 “联邦早期货运级星舰”,这类星舰通常配备 2-3 个备用 ApU 模块,若能找到其中一个完好的,或许能为 “老兵” 号提供长期能源支持 —— 这成了他新的期盼,也成了接下来最关键的目标。
他再次检查应急物资:应急氧气瓶剩余 2.4 瓶(刚才操作时消耗了 0.1 瓶),化学加热袋剩余 3 包,焊接工具准备就绪,微型备用电池正在以 0.15%\/ 小时的速度稳步充电。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挑战,却不再像之前那样看不到希望。
数据板的屏幕上,时间一分一秒地跳动,w-01 残骸的剪影越来越清晰,微型备用电池的电量缓慢增长。雷诺靠在舱壁上,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 他需要保存体力,为 8 小时后的残骸探索与修复工作做好准备。
黑暗中,“老兵” 号依旧在缓缓漂移,舰体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绿色恒星的照射下,默默为微型备用电池输送着能量。那微弱的电流,像一条细小的溪流,在这艘伤痕累累的老舰体内流淌,为它注入新的生机,也为雷诺的求生之路,点亮了更明亮的光。
雷诺知道,能源的争夺远未结束,抵达 w-01 残骸后,还有更艰巨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 如何安全进入残骸,如何找到可用的能源模块,如何在未知的环境中保护自己与 “老兵” 号。但此刻,他不再畏惧,因为他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支撑下去的动力,更有了与命运抗争的决心。
能源!能源!这两个字像烙印一样刻在雷诺的脑海里,成为他接下来所有行动的核心。只有抓住能源,才能抓住生存的希望,才能让 “老兵” 号在这片未知的星域里,真正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