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应急数据盒的瞬间,视网膜上的系统光幕突然自动亮起,原本复杂的体检报告界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洁的任务面板,淡蓝色的光晕围绕着任务标题,显得格外醒目。系统的机械音也一改之前的 “客观冷漠”,多了一丝类似 “导师” 的引导感:
“基于‘老兵’号详细体检报告,结合宿主当前资源与能力,启动‘新手教学模式’,发布首个教学任务:【恢复最低限度辅助能源】。任务目标:激活辅助能源机组(ApU),为‘老兵’号提供基础照明、环境监测等最低限度能源支持,为后续修复奠定基础。”
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 系统这是开始主动引导我修复 “老兵” 号了!之前面对密密麻麻的异常指标,我像无头苍蝇一样茫然,而现在,一个明确的任务摆在眼前,瞬间驱散了之前的混乱,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方向感。
“辅助能源机组(ApU)是什么?和应急能源舱有什么区别?” 我在心里问道,虽然有了目标,但对任务涉及的设备还完全不了解。
“辅助能源机组(ApU)是星舰的‘备用心脏’,与应急能源舱的‘临时供电’不同,ApU 可实现长时间低功率运转,主要为星舰基础系统(照明、环境监测、通讯备用通道)提供能源,且能耗较低,适合当前‘老兵’号能源紧缺的状况。” 系统的解释清晰易懂,光幕上还弹出了 ApU 的三维结构图,标注着核心部件的位置,“当前‘老兵’号共有 2 个 ApU 机组,1 个位于中层通道左侧的 ApU 专用舱室(状态:部分可用),1 个位于引擎舱附属区域(状态:完全损坏),任务优先激活可用的 ApU 机组。”
光幕上的箭头突然动了起来,从当前宿舍位置出发,沿着学院后巷、第七船坞入口、货运舱、中层通道,最终指向一个标注着 “ApU 舱室” 的红色圆点,旁边还实时显示着距离:“当前距离目标位置 1200 米,预计步行时间 15 分钟,船坞内部移动预计 20 分钟。”
“系统还会实时导航?” 我惊喜地发现,箭头会根据路线变化自动调整方向,遇到之前的坍塌通道、锁死舱门时,还会提前标注 “绕行点”,甚至标注出 “最佳移动时机”(如巡逻机器人经过间隔)。这种清晰的指引,让我之前对船坞环境的恐惧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 “跟着走就不会错” 的依赖感。
我没有丝毫犹豫,将应急数据盒放进背包,抓起个人数据板和工具箱,快步走出宿舍。按照系统的导航指引,我沿着学院后巷的阴影前进,避开了巡逻机器人的常规路线 —— 光幕上会提前 100 米标注出机器人的位置,让我有足够时间躲进垃圾桶或废弃管道后面。
15 分钟后,我顺利抵达第七船坞入口。之前被我切割开的金属闸门还保持着打开的缝隙,我侧身钻进去,熟悉的腐朽气息扑面而来。激活磁力靴,我沿着船坞边缘向 “老兵” 号的货运舱移动,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周围的废舰残骸,系统光幕上的箭头始终牢牢锁定着 ApU 舱室的方向,距离数字不断减少:“800 米……600 米……400 米……”
走到货运舱门口时,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货运舱内部存在轻微结构松动,建议从右侧维修通道进入,避免舱门区域可能的零件坠落风险。” 我抬头一看,果然,货运舱门上方的金属支架有明显的倾斜痕迹,几块生锈的金属板悬在半空,随时可能掉落。我连忙绕到右侧,钻进之前发现的维修通道,心里暗自庆幸 —— 要是没有系统的提醒,说不定会被坠落的零件砸伤。
维修通道内依旧狭窄黑暗,我按照系统标注的 “安全点位” 移动,避开了之前发现的裸露线缆和尖锐毛刺。光幕上的箭头会在转弯处提前闪烁,还会标注出 “前方 5 米有管道滴水,注意防滑”“左侧检修口可短暂休息” 等细节提示,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时刻提醒着我周围的潜在风险。
钻出维修通道,进入中层通道时,距离 ApU 舱室还有 150 米。中层通道的坍塌区域依旧挡在前方,系统指引我从左侧的备用通道绕行 —— 这是一条比维修通道更窄的通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墙壁上布满了当年的维修记录涂鸦,有的写着 “今天又修好了该死的管线”,有的画着简单的星舰图案,透着一股当年船员们的生活气息。
“前方 30 米左转,即可到达 ApU 舱室入口,入口处存在一扇锈死的金属门,需使用撬棍开启,建议提前检查工具状态。”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我停下脚步,从工具箱里掏出撬棍 —— 这是之前从黑市买来的钛合金撬棍,之前开启货运舱门时已经用过一次,现在检查发现,撬棍头部虽然有轻微磨损,但依旧坚固,足以应对锈死的金属门。
继续前进 30 米,左转后,一扇半埋在垃圾里的金属门出现在眼前 —— 这就是 ApU 舱室的入口。金属门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锈迹,门楣上 “ApU 舱室” 的标识已经模糊不清,只有系统光幕上的红色圆点确认了这就是目标位置。我蹲下身,清理掉门周围的垃圾,露出门把手和锁孔 —— 锁孔早已锈死,门把手也无法转动,显然只能用撬棍强行开启。
我将撬棍插入门把手与门框的缝隙,双脚蹬在墙壁上,用力向外撬动。“嘎吱 ——” 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在通道里回荡,锈迹纷纷落下,金属门缓缓向外侧移动,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我调整撬棍的位置,再次用力 ——“咔嚓” 一声,门锁彻底断裂,金属门应声打开,一股带着机油味的冷空气从舱室内涌出。
“ApU 舱室入口已开启,当前距离 ApU 机组核心部件 10 米,舱室内无有害气体,结构稳定,可安全进入。” 系统的提示音让我松了口气,我握紧手电筒,弯腰钻进舱室。
ApU 舱室比我想象中更小,大约只有 15 平方米,四周的壁板相对完整,没有明显的破损或锈蚀,显然当年的火灾对这里影响较小。舱室中央,一个半人高的圆柱形设备静静矗立在那里 —— 这就是辅助能源机组(ApU),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主体呈银灰色,没有明显的损坏痕迹,只有侧面的几个接口处有轻微的锈迹。
“检测到 ApU 机组主体完好度 75%,核心部件(启动电机、燃料过滤器、能源输出接口)仅存在轻微老化,无严重损坏,修复难度:★(极低),符合‘新手教学任务’难度设定。” 系统的光幕上弹出 ApU 机组的详细检测报告,核心部件旁都标注着绿色的 “正常” 或黄色的 “轻微老化”,没有刺眼的红色 “异常”,这是我查看 “老兵” 号设备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 “健康” 的检测结果。
“修复步骤已生成,建议宿主按步骤操作:
1.清理 ApU 机组表面及接口处的锈迹(需使用细砂纸、除锈剂,工具箱内已配备);
2.检查燃料过滤器,更换堵塞的滤芯(备用滤芯已在之前的可回收零件中收集,位于工具箱左侧夹层);
3.连接应急能源电池(使用 E-90 型应急电池,为 ApU 启动提供初始能量);
4.按下启动按钮,观察 ApU 运行状态,确认能源输出是否正常。”
系统的步骤清晰明了,甚至标注出了工具和零件在工具箱中的位置,我几乎不需要思考,只需跟着指引操作即可。这种 “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的感觉,让我对系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 —— 要是没有这些细致的指引,我就算找到了 ApU 机组,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我按照步骤,先从工具箱里拿出细砂纸和除锈剂,蹲在 ApU 机组旁,小心翼翼地打磨接口处的锈迹。除锈剂喷在锈迹上,发出 “滋滋” 的声响,原本褐色的锈迹渐渐溶解,露出下面银灰色的金属表面。我用细砂纸轻轻打磨,确保接口处光滑无杂质,避免后续连接时接触不良。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系统会实时提示 “打磨力度适中,避免损伤接口针脚”“除锈剂用量剩余 30%,注意节约”,让我操作起来格外安心。
清理完锈迹,我找到 ApU 机组侧面的燃料过滤器 —— 这是一个圆柱形的部件,表面有透明的观察窗,能看到里面的滤芯已经被黑色的杂质堵塞。我用扳手小心地拧下过滤器外壳,取出里面的旧滤芯,从工具箱左侧夹层里拿出备用滤芯 —— 这是之前在船员休息区的废弃工具箱里找到的,当时系统提示 “可能用于燃料过滤设备”,没想到现在真的派上了用场。
更换完滤芯,我将过滤器外壳重新拧紧,然后从背包里掏出 E-90 型应急电池,找到 ApU 机组正面的备用电源接口,轻轻插入 ——“咔嗒” 一声,电池成功接入,接口处亮起一道微弱的绿光,证明初始能源已经接通。
最后一步,启动 ApU 机组。我深吸一口气,伸出手,按下了 ApU 机组顶部的红色启动按钮。按钮按下的瞬间,机组内部传来 “嗡嗡” 的轻微声响,像沉睡的机器正在缓缓苏醒。几秒钟后,机组表面的指示灯依次亮起:先是绿色的 “电源接通” 灯,然后是黄色的 “自检中” 灯,最后,红色的 “故障警告” 灯没有亮起,取而代之的是蓝色的 “正常运行” 灯!
“ApU 机组启动成功!当前输出功率:500w(最低功率模式),可支持基础照明系统(10 盏应急灯)、环境监测系统(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检测)、通讯备用通道(短距离信号接收)运行,预计续航时间:72 小时(基于当前应急电池容量)。”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 “欣慰”,光幕上弹出 ApU 机组的实时运行数据,各项指标都显示 “正常”。
更让我惊喜的是,随着 ApU 机组的启动,舱室顶部的应急灯突然亮起,发出柔和的白光,照亮了整个 ApU 舱室,甚至能看到通道尽头的光线。我走出舱室,沿着中层通道向货运舱方向走去,发现沿途的应急灯都依次亮起,原本漆黑的通道变得明亮起来,再也不需要依赖手电筒的光束。
环境监测系统也开始工作,光幕上实时显示着周围的环境数据:“当前区域温度:22c,湿度:45%,氧气浓度:20.1%,无有害气体,环境安全等级:高。” 这些数据让我心里格外踏实,之前对 “老兵” 号内部环境的担忧,也随着这些正常数据渐渐消散。
我站在中层通道中央,看着周围亮起的应急灯,听着 ApU 机组传来的轻微 “嗡嗡” 声,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 “老兵” 号的修复任务,虽然只是激活了辅助能源机组,恢复了最低限度的能源支持,但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有了基础能源,后续修复导航系统、生命维持系统时,就能更方便地使用设备,不用再担心能源不足的问题。
“系统,这就是‘能源优先’的意义吗?” 我在心里问道,终于明白为什么系统会将这个任务作为第一个教学内容。
“能源是星舰的‘血液’,没有能源,任何系统都无法运转,任何修复都无从谈起。” 系统的机械音恢复了之前的客观,却多了一丝 “传道授业” 的意味,“‘能源优先’是星舰修复的核心原则,也是‘新手教学模式’的第一课。宿主需牢记: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修复任务,优先确保能源供应,才能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我点点头,将这句话默默记在心里。之前面对 “老兵” 号的千疮百孔,我总是想着 “先修复最重要的引擎”“先搞定导航系统”,却忽略了最基础的能源问题。现在才明白,没有能源,再重要的系统也只是一堆无法运转的废铁。
就在这时,系统光幕上弹出新的提示:“教学任务【恢复最低限度辅助能源】已完成,任务奖励:解锁‘能源管理’初级技能(可优化能源分配,降低能耗),获得‘ApU 机组维修手册’(包含常见故障排查、功率调节方法)。后续教学任务将在宿主完成当前准备工作(读取应急数据盒)后发布,请宿主继续推进计划。”
任务奖励的出现,让我更加兴奋。“能源管理” 技能能优化能耗,意味着 ApU 机组的续航时间能更长;维修手册则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 ApU 机组,为后续的维护和功率提升做准备。这些奖励虽然不直接涉及星币或零件,却对长远修复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按照计划,接下来需要去黑市找老疤,帮他修复废弃数据终端,换取数据读取器的借用权限,以便读取应急数据盒的内容。有了 ApU 机组提供的基础能源,“老兵” 号内部暂时安全,我可以放心地离开船坞,去处理数据盒的事情。
离开 ApU 舱室前,我最后看了一眼正在平稳运行的机组,蓝色的 “正常运行” 灯在白光下格外醒目,像是在向我告别。我在心里默念:“好好运转,等我回来,我们继续修复下一个系统。”
沿着亮起应急灯的通道,我快步走出 “老兵” 号的货运舱,向船坞入口移动。阳光透过船坞顶部的天窗洒进来,照在明亮的通道里,让我心里充满了希望。有了系统的引导,有了明确的任务目标,有了第一个修复成功的系统,我不再像之前那样迷茫和恐惧。
我是雷诺,是 “老兵” 号的临时船长,是正在跟着系统学习星舰修复的 “新手破烂王”。虽然修复之路依旧漫长,但每完成一个小任务,每激活一个小系统,都让我离最终目标更近一步。而系统教给我的 “能源优先” 原则,也将成为我未来修复路上的重要指引。
接下来,就去帮老疤修复数据终端,读取应急数据盒里的秘密吧。我相信,那里一定藏着能让 “老兵” 号重生的关键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