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的清晨,窗外的蝉鸣比往常更急促些,阳光透过纱窗,把书房里的《政治》课本照得格外明亮。我刚背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知识点,习惯性地打开证券 App—— 屏幕上的红色数字让我心里一沉,上周还小幅上涨的两只股票,短短两天就跌了五个点,账户里的收益不仅清零,还亏了两百多块。
手指在屏幕上反复滑动,看着 K 线图上陡峭的下跌曲线,之前赚钱的喜悦瞬间被焦虑取代。我关掉 App,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复习,脑子里全是 “要不要卖”“会不会继续跌” 的念头。这时,妈妈端着牛奶走进来,看到我盯着课本发呆,轻声问:“怎么了?复习累了吗?还是哪里不舒服?”
“妈,我买的股票跌了,还亏了点钱。” 我抬起头,声音里带着沮丧。妈妈放下牛奶,坐在我身边,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看到里面记满的理财知识点,笑着说:“刚开始投资哪有不亏钱的?你表哥不是说过,投资要看长期吗?别因为这点小事影响复习,不值得。”
正说着,表哥的微信消息发了过来:“凡凡,最近市场波动大,你买的那两只股票短期可能会回调,别慌,要是没急用就拿着,看看后续业绩情况。” 我赶紧回复:“哥,我有点慌,怕继续跌。” 没过多久,表哥打来视频电话,屏幕里的他穿着衬衫,背景是证券公司的办公区:“别慌,这是正常的市场波动,消费类股票长期来看还是稳定的,你看看这两家公司的最新财报,净利润还在增长,只要基本面没坏,短期下跌不用怕。”
他还打开电脑,调出两家公司的财报截图:“你看,这家公司的毛利率比去年还高,说明产品竞争力没减;那家公司的现金流也很充足,抗风险能力强。投资就像种地,不能刚播下种子就盼着收获,得有耐心等它长大。” 看着表哥认真分析的样子,我心里的焦虑慢慢消散,也想起了自己刚开始模拟炒股时的急躁 —— 那时候总想着快速赚钱,结果亏得更惨,后来沉下心分析,收益才慢慢稳定。
“哥,我知道了,不慌了,先拿着看看,主要还是把精力放在备考上。” 我笑着说。表哥点点头:“这就对了,理财是长期的事,备考才是眼下最重要的。等你考上本科,有的是时间研究这些,现在别本末倒置。”
挂了电话,我把证券 App 从手机主屏幕移到文件夹里,决定接下来一周都不看行情,专心复习。妈妈端来切好的桃子,笑着说:“这就对了,年轻人做事要沉得住气,不管是投资还是学习,都得有耐心。” 我拿起一块桃子,咬了一口,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备考中。早上六点半起床,背英语单词和政治知识点;上午做高数真题,把错题整理到笔记本上,标注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下午看专业课网课,做配套练习;晚上则复习当天的内容,查漏补缺。爸爸每天都会在书房门口放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妈妈则变着花样做营养餐 —— 清蒸鱼、炖排骨、炒青菜,确保我有足够的精力复习。
偶尔在晚上复习完,我会跟兄弟们视频。逼哥说他最近在攻克高数难点,每天都要做十几道题,还跟我分享了几个解题技巧;小林的摄影工作室接到了一个本地文旅局的订单,要拍一组家乡风景照,他说 “等忙完这阵子,就来老家看你,顺便拍点稻田的照片”;小胖则说他超市的线上订单越来越多,打算引进生鲜配送,还跟我咨询 “要不要投资点钱在生鲜设备上”。
“你现在别想太多投资的事,先好好备考,等考上了咱们再一起研究理财。” 我笑着说,把表哥教我的 “基本面分析” 简单跟他说了说,“要是想投资设备,先看看生鲜的需求量,再算下成本和收益,别盲目投入。” 小胖点点头:“还是你靠谱,等我调研清楚了再决定。”
八月底的一天,我在复习间隙打开证券 App—— 之前下跌的股票居然慢慢涨了回来,不仅弥补了亏损,还多赚了一百多块。我没有像上次那样兴奋,只是平静地关掉 App,继续做手里的英语阅读题。这时才真正明白表哥说的 “平常心”—— 投资不是赌徒的游戏,而是基于理性分析的长期坚持,涨跌都是常态,重要的是保持清醒。
晚上,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股票的涨跌让我明白,不管是投资还是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有起有伏才是常态。重要的是在波动中保持清醒,不被短期的得失左右,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备考的冲刺阶段,更要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把知识点学扎实,不辜负自己的努力,也不辜负家人的支持。”
写完后,我合上笔记本,看到窗外的月亮格外圆。妈妈在客厅里看电视,爸爸在旁边擦爷爷送来的老算盘,偶尔传来他们的笑声。我拿起《高等数学》课本,继续刷题 —— 灯光下的公式虽然复杂,但只要静下心来,总能找到解题的思路。
我知道,投资的路还很长,备考的路也即将迎来终点。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 “下跌”,但只要保持理性和耐心,只要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能在平凡的生活里,走出属于自己的坚定道路,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