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基地生产线的成功夺回,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其带来的回报,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新生之城实实在在的力量。经过技术部门夜以继日的抢修、校准和逆向工程,第一条生产线率先恢复运转,沉寂多年的巨大厂房再次响起了令人振奋的金属轰鸣声。
巨大的冲压机床有节奏地轰鸣,将特种合金板材锻造成坚硬的装甲板块;精密的数控车床飞速旋转,雕刻出光滑的枪管和复杂的发动机部件;自动化装配线上,机械臂精准地组装着一个个构件,最终汇集成完整的杀戮机器。
第一批下线并优先列装城防军的装备,迅速形成了战斗力:
“守望者”II型动力装甲:基于缴获的磐石基地蓝图和自身技术优化,新一代动力装甲全面换装。装甲更厚,关节更灵活,动力更持久,肩部标配了可切换的榴弹发射器与“蜂鸣”共振发生器(针对集群低阶变异体),背后加装了短途喷跃背包,极大增强了巷战和复杂地形的机动性与生存能力。城墙上的哨兵换上银灰色新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士气暴涨。
“撕裂者”转轮重机枪:采用新工艺和材料,射速、精度和耐用性大幅提升,配备智能弹链和简易冷却系统,成为压制尸潮的绝对利器。沉重的枪声响起时,仿佛死神的咆哮。
“猎隼”II型攻击无人机:生产线解决了高性能电池和微型导弹的小型化量产难题。新一代无人机蜂群数量更多,续航更长,载弹量更大,集群AI协同能力更强,成为了新生之城低空的绝对主宰。
“堡垒”自行迫击炮\/导弹发射车:利用回收的载具底盘和新生产的武器模块,快速组建了机动远程打击力量,射程和火力密度远超以往。
看着一队队换装新甲、手持新式武器的士兵进行演练,雷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妈的!这才像点样子!看那些杂碎还敢来围城!”
军工产能的提升,不仅武装了军队,更极大地刺激了冒险家公会的活力和市场经济。
公会交易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装备升级潮:大量性能更优、价格更实惠的制式武器、护甲组件、无人机配件涌入市场。冒险者们纷纷用积蓄更新装备,战斗力普遍提升,接取高难度任务的信心大增。
弹药自由:之前紧缺的特种弹药、高爆手雷、燃烧瓶等实现稳定供应,价格大幅下降。冒险者们出击时火力配置更加奢华,推进效率和安全性显着提高。
载具改装盛宴:充足的零部件和武器模块,催生了疯狂的载具改装文化。各种加装钢板、重机枪、火焰喷射器、甚至简易导弹发射架的武装车辆层出不穷,成为城外一道疯狂的风景线。
技术扩散:一些基于磐石基地的技术逆向衍生的民用产品也开始出现,如大功率发电机、净水设备零件、工程机械配件等,改善了部分民生。
商会们赚得盆满钵满,税收大幅增加,城市财政状况极大改善。酒馆里,冒险者们讨论的不再是生存,而是如何赚更多钱换更好的装备,气氛热烈而充满希望。
有了充足的武备和后勤保障,新生之城的战略从“固守”转向了“主动拓展”。
军方联合数支顶级冒险团,发动了大规模清剿战役,目标是彻底肃清新生之城周边五十公里内的所有大型变异体巢穴和不稳定因素。新式装备展现了碾压性的优势,“守望者”装甲突击、“撕裂者”火力覆盖、“猎隼”无人机精准点杀,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拔除多个威胁据点。
利用收复的失地,工程部队在关键节点建立了多个永久性的前进基地和哨站,配备重武器和驻军,形成了纵深防御体系,极大增强了预警时间和战略缓冲。
之前无力顾及的小型矿场、油井、废弃工厂被逐一收复,资源采集范围扩大,进一步支撑了军工生产和城市消耗。
实力的肉眼可见的增长,极大地振奋了民心。城墙不再只是保护的屏障,更是力量投射的起点。市民们走在街上,脸上多了笑容和自信,谈论着前方的胜利和未来的计划。招募处排起了长队,许多年轻人渴望加入军队或成为冒险者,为城市贡献力量。
甚至连从磐石基地救回的幸存者们,也渐渐从悲伤中走出,融入了新城的生活,他们的经验和技能,也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作用。
林逸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不断扩大的安全区地图和代表繁荣度的各项指标,心中欣慰,却并未放松。
周教授递过来一份报告:“产能提升很快,但我们对磐石基地核心控制单元的理解还很浅,其底层代码有大量加密和未解锁权限。更重要的是,生产这些装备所需的几种特殊稀有金属和催化剂的库存正在快速消耗,我们需要找到新的、稳定的来源。”
雷豹也补充道:“部队换装和基地建设消耗巨大,虽然暂时充裕,但必须未雨绸缪。另外,静默区那边……最近太安静了,安静的让人不安。”
林逸点点头:“我知道。我们不能沉迷于眼前的繁荣。生产线是我们夺来的利器,但也要警惕它可能存在的后门或依赖。下一步,我们需要两件事:第一,组织技术攻关,彻底吃透技术,实现完全自主;第二,公会发布高额悬赏,寻找并确保那些关键矿产的来源!”
他目光投向远方:“实力越强,责任越大。也是时候……考虑和更远处的幸存者据点,建立联系,甚至……尝试打通通往海洋的通道了。”
强大的军工能力,不仅带来了安全,更点燃了新生之城迈向更广阔世界的野望。然而,静默区的沉默,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预示着更大的挑战,仍在远方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