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雨,带着深秋的寒意,连绵不绝。白昼短暂,天色总是阴沉沉的,湿冷的空气仿佛能渗入骨髓。放学时分,天已近乎全黑,路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晕开一团团模糊的光圈。楚颜撑着大伞,在校门口接到季晨熙,将他紧紧揽入怀中,用体温驱散他身上的寒气。
“冷了吧?快回家,妈妈熬了姜枣茶。”楚颜摸了摸儿子冰凉的小脸。
季晨熙点点头,把小手塞进妈妈温暖的手掌里,默默跟着往家走。雨点敲击伞面的声音,单调而持久,像为这灰暗的黄昏配乐。
到家后,屋里灯火通明,暖气驱散了外面的湿冷。楚颜赶紧给季晨熙换上干爽的居家服,端来热气腾腾的姜茶。他捧着温热的杯子,小口喝着,辛辣的甜味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窗外,雨声淅沥,更衬出屋内的安宁。
晚饭后,季晨熙照例在书桌前写作业。今天语文有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的榜样》。同学们大多写的是科学家、运动员或者身边的老师、父母。季晨熙握着笔,对着作文本上的方格,迟迟没有落下。
楚颜收拾完厨房,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来,看到儿子对着作业出神,轻声问:“怎么了,宝贝?题目很难吗?”
季晨熙抬起头,眼神有些迷茫,又有些挣扎:“妈妈……作文要写‘我的榜样’。”
楚颜的心微微一紧,她立刻明白了儿子的犹豫。她在儿子身边坐下,没有催促,只是温柔地看着他:“心里想到谁,就写谁。写出最真实的想法就好。”
季晨熙低下头,铅笔尖在纸上轻轻点着。他的榜样,当然是爸爸。可是……写爸爸,就要提到他的职业,他的牺牲。他害怕别的同学用同情或好奇的眼光看他,害怕老师会特别关照他,更害怕……当众揭开那结痂未久的伤疤。他只想做个普通的孩子,像其他同学一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作文本上还是一片空白。窗外的雨声似乎更急了。季晨熙感到一阵烦躁和委屈,他放下笔,把脸埋进臂弯里,肩膀微微耸动。为什么别人的榜样可以轻松地写出来,而他的榜样,却连提起都这么难?
楚颜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陪着他,一只手轻轻地、有节奏地拍着他的背,像小时候哄他睡觉那样。她知道,儿子正在经历一场内心的风暴。
过了一会儿,季晨熙抬起头,眼睛和鼻尖都红红的。他吸了吸鼻子,重新拿起笔,没有看作文要求,而是在草稿纸的背面,飞快地写了起来。他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写信,写给爸爸的信。
“爸爸:”他写道,笔迹有些潦草,带着情绪。
“今天要写‘我的榜样’。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可是我不敢写。我怕同学问我你去了哪里,我怕他们可怜我。我不想被可怜。我只想……只想你还在。”
写到这里,他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纸上,晕开了墨迹。他用手背狠狠擦掉眼泪,继续写:
“同学们写他们的爸爸带他们去踢球、去科技馆。我知道,你带我去的是更远、更重要的地方。你教我的不是踢球,是站直、是勇敢、是守护。”
“你是我心里最厉害、最了不起的榜样,谁都比不上。可是这个秘密,我现在只能写在这里,不能交上去。对不起,爸爸。”
“但是爸爸,我向你保证,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像你一样勇敢、有担当的人。就算我不说,我也会偷偷向你学习。这是我和你之间的秘密约定。”
写完这封不会寄出的信,季晨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他小心翼翼地把那张草稿纸对折,再对折,塞进了成长记录本最后面的夹层里。然后,他翻回作文本,在新的一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标题:《我的榜样——我的妈妈》。他开始写妈妈如何坚强、如何爱护他、如何认真工作。他写得很流畅,情感真挚。
楚颜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中百感交集。她看到了儿子的挣扎,也看到了他的成长和体贴。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既保护了自己内心的柔软,也完成了作业,更用文字表达了对她的爱与理解。这份超越年龄的懂事,让她心疼,更让她骄傲。
写完作文,雨势渐小。季晨熙整理好书包,洗漱睡觉。躺在床上,他听着窗外渐渐稀疏的雨声,心中一片平静。那个关于“榜样”的秘密,被他妥善地收藏在了心底最深处,成为了一股无声却强大的动力。
夜里,他在成长记录本上,没有画任何图画。只在空白的纸页上,用力地写下了一行字:
**【今天,我把榜样藏在了心里。】_
【但我知道,他一直在看着我。】
【我会用行动,而不是言语,向他证明。】
这一章,通过一个平凡的作文题目,展现了季晨熙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成长。他学会了在现实面前保护自己的情感,也找到了与父亲进行“秘密对话”和传承精神的方式。那枚“平安方向牌”贴在胸口,仿佛知晓了这个无声的约定,在雨夜中静静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见证着一个男孩如何将最深的思念,化为最坚定的前行力量。雨停了,月光透过云隙洒下清辉,孩子的梦中,或许正进行着一场只有他和父亲才懂的、关于勇气与成长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