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窥见父母旧照片的那个午后,像一颗投入季晨熙心湖的小石子,漾开的涟漪持续了整整一个周末。那些泛黄影像上年轻灿烂的笑容、明媚的阳光、以及“与君同航”这四个带着魔力般的字眼,在他小小的脑海里反复盘旋,激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好奇与探究欲。他不再仅仅满足于通过“每日汇报”与远方的父亲进行单向的“精神链接”,他开始渴望了解那条“航路”的起点,了解照片背后那段他未曾参与的、闪着光的岁月。
周六的早晨,阳光透过薄雾,将阳台照得一片透亮。季晨熙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投入他的“基地维护”或“战略推演”,而是抱着他的“侦察笔记本”,悄悄溜进了书房。他知道妈妈有个习惯,会把重要的旧东西收纳在书柜最下面带锁的抽屉里。他当然没有钥匙,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外围侦察”。
他蹲在书柜前,像个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着那个深棕色的木质抽屉。铜质的锁孔很小,抽屉表面因为年深日久而有了温润的光泽。他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冰凉的锁孔,又凑近闻了闻,只有淡淡的木头和纸张的味道。他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上:
【绝密任务:溯源计划 - 代号“启航之光”】
【目标:探寻父母“早期联合行动”(婚前及我出生前)的历史情报与实物证据。】
【当前进展:
1. 已发现“关键线索A”:客厅藤篮内深蓝色文具袋中的旧相册(内含年轻父母合影,背景疑似野外及水域,文字提示“与君同航”)。
2. 已锁定“疑似情报库A”:书房书柜下层带锁抽屉(根据妈妈行为模式分析,高概率存放重要历史档案)。
3. 待核实地点:家中其他可能存放“历史文物”的区域(如衣柜顶层、床下收纳箱等)。
【下一步行动:
1. 在不惊动“最高指挥官”(妈妈)的前提下,进行非侵入式侦察。
2. 寻找机会,以自然方式向“情报源”(妈妈、王奶奶)进行“旁敲侧击式”情报搜集。
3. 整理现有线索,尝试构建“早期航路”示意图。】
写完计划,他满意地合上本子,小脸上露出一种执行重大使命的庄重感。他没有试图去撬锁或翻找,那违背他的“行动准则”(妈妈和王奶奶教导的规矩)。他决定采用更“智慧”的策略。
早餐时,他一边喝着牛奶,一边装作不经意地问楚颜:“妈妈,你以前……是不是有一条白色的裙子呀?像……像仙女穿的那种?”他努力回忆着照片上的样子。
楚颜正看着平板电脑上的新闻,闻言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儿子,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和追忆,随即化为温柔的笑意:“是啊,妈妈年轻的时候是有一条白色的连衣裙。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就是突然想起来了。”季晨熙低下头,用勺子搅着碗里的麦片,掩饰着内心的窃喜,“觉得妈妈穿白色肯定很好看。” 第一步“旁敲侧击”,成功获取口头确认!
“小鬼头,嘴真甜。”楚颜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没有深究。
上午,楚颜在阳台修剪花草,王奶奶在客厅织毛衣。季晨熙蹭到王奶奶身边,拿出他的图画本,画了一个太阳、一片花海,还有一个穿军装的小人(代表爸爸)和一个穿裙子的小人(代表妈妈),然后仰起脸问:“奶奶,你见过爸爸妈妈一起去……去那种有很多很多花的地方玩吗?”
王奶奶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画,脸上的皱纹舒展开,露出怀念的笑容:“哎哟,怎么画起这个来了?见过!当然见过!那还是你爸妈刚认识没多久的时候,有一次他们单位组织春游,去的就是城郊的一个什么……百花园?你妈妈就穿了条白裙子,你爸爸那会儿还是个愣头青小伙子,照片拍得可好看了!你妈那笑容,甜得哟……”王奶奶说着,眼神飘向远方,仿佛也回到了那段时光。
“百花园……”季晨熙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个关键地名。第二步情报搜集,成功!获取了具体地点和背景故事!
趁着王奶奶沉浸在回忆里,季晨熙又试探着问:“那……他们是不是还坐过船?那种小小的船?”
“船?哦!你说的是不是后来他们和朋友一起去千岛湖玩那次?租了条小游艇,你爸爸还非要自己开,把你妈吓得够呛,哈哈……”王奶奶笑着补充。
千岛湖!小船!季晨熙的小本子上又添了重要一笔。他强忍着兴奋,继续陪着王奶奶聊天,像个好奇的小听众,引导着奶奶回忆起更多关于父母年轻时的趣事碎片。
整个上午,季晨熙像一只忙碌的小蜜蜂,悄无声息地搜集着“历史情报”。他没有缠着妈妈追问,而是巧妙地利用和王奶奶的互动,以及观察妈妈的只言片语,拼凑着线索。他甚至趁妈妈不注意,偷偷观察了她今天戴的一对小巧的珍珠耳钉——他隐约记得,有一张照片上,年轻的妈妈好像也戴着类似的耳钉。这可能是“历史文物”的延续!
中午过后,楚颜出门去超市采购。季晨熙确认妈妈离开后,开始了他的“非侵入式实地勘察”。他没有去动那个上锁的抽屉,而是申请“检查家中安全隐患”(这是他给自己找的合理借口),获得了王奶奶的许可后,他搬来小凳子,小心翼翼地检查了衣柜顶层(发现了一些用防尘布盖着的旧衣服盒子,但他没有打开),床底下的收纳箱(看到了一些旧书和杂物),甚至阳台储物柜的角落(发现了一个积灰的、印着某旅行社logo的旧旅行袋)。
他没有翻动任何东西,只是像真正的侦察兵一样,记录下“可疑点位”的外观和位置。每一个发现,都让他对父母那段“尘封的航程”有了更具体的想象。
傍晚,楚颜回来时,季晨熙已经将他的“侦察笔记”整理完毕。他坐在书桌前,对着那张画着太阳、花海、小船和两个小人的画,以及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拼音和符号,开始尝试绘制他心中的“父母早期航路示意图”:从“百花园”出发,经过“城市”,抵达“千岛湖”,旁边标注着“白裙子”、“游艇”、“年轻的笑容”等关键词。
当楚颜走进来叫他吃饭时,看到儿子正对着一幅充满童趣却隐含深意的画发呆,画旁边还放着那个迷彩指南针。她心中微微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没有点破,只是柔声说:“晨熙,吃饭了。在想什么呢?”
季晨熙抬起头,看到妈妈,眼睛亮了一下,指着画上的小船说:“妈妈,我在想……指南针能指方向,那……最开始造指南针的人,是怎么知道南方在哪里的呢?第一艘按照指南针指的方向开出去的船,会不会害怕?”
楚颜怔住了,随即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她走到儿子身边,搂住他的肩膀,看着那幅画,轻声说:“最开始,人们是靠看星星、看太阳来辨认方向的。指南针的出现,让航行变得更可靠。第一艘相信指南针的船,或许会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和希望吧。因为有了明确的方向,就知道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来的路,也知道前方一定有值得探索的新天地。”
季晨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握紧了那枚指南针,小声说:“嗯……就像爸爸妈妈的船,一开始可能也不知道会开到哪里,但是……但是指南针在心里,就知道要一起往前走,对不对?”
“对,宝贝。”楚颜的声音有些哽咽,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心里的指南针,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周末,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只有孩子用心编织的、一场关于爱与起源的静默探寻。那枚小小的指南针,在指向未来的同时,也悄然连接起了温暖的过去。季晨熙用他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情感的“溯源”,这让他对“家”和“爱”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厚和立体。他知道,父母的“航程”从未结束,而他,正是这趟航程中最珍贵的延续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