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特意给王氏制定的婚期,为表他对有功之臣的重视,他还亲自下旨给两位赐婚。
郑耀希被封侯,是按照他的功劳封的,是不得不封。
再加上边军主帅的位置又归到郑家人手里,皇帝不免郁闷,心情不畅快,于是他不高兴,开始给别人制造不高兴。
亲娘再嫁,他以为当儿子是会不喜或者觉得难堪。
所以众目睽睽之下,才发出道谢的话。
论理来说,皇帝这话完全是为他高兴的,他是不能做出任何不敬的动作。
可皇帝没想过,姒徽音还真不觉得困扰。
她淡然的接过皇帝的贺喜:“谢陛下厚爱,臣明白,会亲自给母亲送嫁,为她做后盾,让她嫁人后不被欺负。”
皇帝:“......”
眼前人一副真心实意的感谢他的样子,皇帝难得拿不准人的心理,是真的高兴吗?
没能见过郑家人的变脸,皇帝的兴致有所减少,但还是给所有人都说了一句鼓舞的话,才让人各自回家去。
准备晚上进宫参加晚宴。
姒徽音在皇宫门口,看着左右两条路,一条是通往郑家的,一条是通往王家的。
回谁家好像都不合适。
“回侯府。”
姒徽音想着还是她自己的地方更安生,决定谁家都不去,先回自家。
张燕骑马开路。
一刻钟后,到达威远侯府。
牌匾被挂在大门口,听说是皇帝亲自书写这四个字。
字体苍劲有力,龙飞凤舞。
跟诺达的府邸极为相配。
姒徽音带着亲卫军直接进去,门口的人把马接过去,开大门,迎接主家回来。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奇石,花团锦簇。
她想:真不错,可惜她住不了太久。
让亲卫军去休息,她也回到主院,洗漱一番,换上衣服,小憩一会。
郑家。
专门等着人回来的郑父:“......”
迟迟的等不到人,他也顾不得其他,万一,万一,郑兰溪去了王家,他的里子面子全都没了。
“去,看一下将军到哪了?”
仆从离开郑家,前去打听。
王家。
王兴以为她回来后会先看自己一眼,毕竟好久都没见过面了,再加上她即将大婚,闺女不也是需要知道一下她的继父的名字和样子啊。
她跟人写信交流感情的时候,从不谈这类话题的。
主要是她是当娘的,不是当闺女的,会不好意思。
只是听她爹分析一番她的新夫君的身份后,王兴觉得闺女还是应该知道一下她继父的名字和身份。
以防万一。
久久等不到的王兴:“......”
真是一丁点都不好奇!
她比郑父多了自知之明,知道女儿不来看她,也不会去郑家的。
那,上京之后,她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歇息。
“李嬷嬷,给她送些东西过去。”
她早收拾好的,准备是等她搬家的时候再送的,现在她都住进去了,送了也好。
晚宴之上,封赏二字是主题。
姒徽音坦然接受众人的恭喜和羡慕的目光,还邀请他们来母亲的婚宴。
众人:“......”
奇葩年年有,只是今年她的地位高。
不少人没忍住,眼睛不由自主的朝着郑家的方向看去,特别是郑父,时不时的被人盯着,他的脸一片铁青,黑的吓人。
宴会散场。
郑父走到姒徽音的旁边。
他面色已经恢复正常,问道:“你何时回家?”
郑家已经给她准备庆功宴和开祠堂酬谢列祖列宗。
只差人回去。
姒徽音看一眼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回去了,我有府邸,对了,我会派人把我的东西全部都搬回威远候府的。”
郑父的话还没说出口,姒徽音已经快步离开。
喝的有点多,想要大睡一场。
郑父没跟上人的脚步,脸色更加黑的找到自家马车,回家去。
他还没跟人说好,他娘大婚的时候别去参加。
不然整个郑家都会被人看笑话的。
哪有当孩子的送母亲出嫁,特别是他当父亲的活着的时候。
一个个,不知事,有毛病,他怒气恒生。
翌日。
姒徽音去见王家见人。
门口处都挂上了红色的喜庆红布,红灯笼,她朝着内院走去,整个王家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状态。
直到她走进去。
院里的人看看王母看看姒徽音,稍后低下头,整个院子里安静下来。
姒徽音平常人一般的走过去。
她说出自己的庆贺:“恭喜娘大婚。”
站在两人旁边的林姨母:“......”
她只觉得脑袋有点疼,有点模糊。
王母镇得住的人,坦然接受女儿的贺喜,她从圆桌子上拿了一把喜糖,递给姒徽音:“拿着吃,沾沾喜气。”
林姨母:“......”
总觉得不对劲,但是又找不出来!
姒徽音接过来,直接剥开一颗,吃下去,表示她是真的恭喜。
“好甜,糖不错。”
王母大方道:“是不错,我吃着也好,等会我让李嬷嬷给你带走些,回去带着吃,别跟娘客气。”
“娘嫁人了也是你娘。”
姒徽音大方的任由她拉着手,点头道:“我知道,你也别跟我客气,如果嫁人后,受欺负了,跟我说,我帮你。”
“哎。”
母女两个在旁人的诧异中一同走进屋里。
王母想要跟她说说新夫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