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清晨的薄霜开始点缀在沙棘树的枝叶间。“食之本”追加的订单像一道军令状,悬在王龙飞心头。产能提升计划必须立刻推进,但这第一步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天刚蒙蒙亮,王龙飞和李强就召集了临时雇来的六名村民,准备在二号沙棘园全面推广赵大虎的改良施肥方案。赵大虎抱着一叠打印好的施肥指导单,上面详细标注了每棵树的肥料配比和用量,这是他和林薇根据实验数据反复核算的。
“乡亲们,”王龙飞提高声音,努力让语气显得平静而坚定,“从今天起,咱这二号园施肥,得按这单子上的来。量多量少,都有讲究,为的是果子长得更好,更值钱。”
村民们都凑过来看,脸上多是茫然。领头的村民老陈,种了一辈子地,捏着那张打印纸,眉头皱成了疙瘩:“飞娃子,这……这纸上写的斤两,也太细了吧?咱施肥向来是估摸着来,这一棵半斤,那一棵八两,哪能这么准?这不耽误工夫嘛!”
“是啊,”旁边有人附和,“地气不一样,树势也不一样,哪能一个模子套?”
李强赶紧解释:“陈叔,这是大虎他们根据科学实验算出来的,最合适的量,能省肥料,还能让果子品质更好!”
“科学?”老陈摇摇头,语气带着老一辈的固执,“种地靠的是经验,是感觉!这纸上谈兵,能准吗?别到时候肥没省下,再把树给烧坏了!”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王龙飞知道,强行推行只会适得其反。他深吸一口气,放缓语气:“陈叔,您的经验是宝,我们都敬重。这样行不?咱们先按这法子试一小片,就那边角上那二十棵树。您呢,还按您的老法子施旁边这片。等到时候挂果了,咱拉出来比比,看哪边的果子好,行不?”
老陈沉吟了一下,看着王龙飞诚恳的眼神,又瞥了眼旁边跃跃欲试的赵大虎,终于点点头:“成!飞娃子,就冲你这话,咱就试试!不过丑话说前头,要是这新法子不灵……”
“不灵,损失算我的,工钱照付!”王龙飞斩钉截铁。
一场潜在的冲突暂时化解,但王龙飞心里明白,这仅仅是开始。技术推广远不是印发几张纸那么简单,它挑战的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作业习惯。
与此同时,李强负责的产能提升也步履维艰。新招来的临时工对标准化流程不熟悉,打包、贴标的速度慢,差错率也高。为了赶“食之本”的订单,李强不得不亲自上阵,忙得脚不沾地,脾气也见长。
“哎呀!又贴歪了!标签要对齐中线!说过多少次了!”李强对着一个手忙脚乱的年轻临时工吼道,声音因为疲惫而有些沙哑。那小伙子吓得一哆嗦,差点把整卷标签掉在地上。
张小梅赶紧打圆场:“强哥,消消气,慢慢来。小王,你看我示范一次……”她耐心地手把手教,但效率一时半会儿难以提升。
午休时,李强瘫坐在装鸡蛋的筐子上,对着王龙飞倒苦水:“飞哥,这么下去不行啊!人手是多了,可不出活!质量还忽高忽低!‘食之本’那边催得紧,网店的老客户也因为发货慢有意见了!我这边快压不住了!”
王龙飞递给他一个水壶,眉头紧锁。他何尝不急?但光急没用。“流程,强子,关键是流程。”他指着打包区,“把流程再细化,分步骤,每个步骤定好标准,做成图示,贴在墙上。新来的人,先培训,考核合格再上岗。慢就慢一点,基础打牢了,后面才能快起来。”
李强叹了口气,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我下午就把流程图画出来。”
更大的风浪,来自网络。那个模仿者“山野本味”似乎盯上了他们,不仅宣传语相似,最近发布的几条视频,场景构图都隐隐有模仿的痕迹,甚至在一期视频里,阴阳怪气地暗示“某些网红农庄”打着高端的旗号抬价,不如他们“实在惠民”。
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被带了节奏,跑到“本味农庄”的账号下留言质疑:
“人家‘山野’的价格便宜好多,东西看着差不多啊?”
“是不是成名了就飘了?”
“支持良心价,反对价格虚高!”
这些评论像一根根小刺,扎在团队每个人的心上。张小梅负责客服,压力最大,回复时尽量保持礼貌,但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王龙飞看着那些评论,沉默了很久。晚上,他没有立刻更新视频,而是将赵大虎实验田的对比数据、沙棘原浆的检测报告、以及工人们严格按照新流程工作的场景,剪辑成一段无声的短片,配上了一段简洁的文字:
“价格背后,是土壤数据的反复验证,是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把控,是面对质疑时对‘本味’的坚守。我们选择难走的路,只为对得起每一份信任。时间会说话。”
他没有点名道姓,只是平静地展示事实。
视频发布后,评论区很快形成了两派争论。有铁杆粉丝力挺:
“支持本味!一分价钱一分货!”
“数据不会骗人!那些模仿者敢晒检测报告吗?”
“博主别理杠精,做好自己!”
也有持怀疑态度的:
“说得挺好听,谁知道数据是不是真的?”
“反正太贵了,吃不起。”
“还是‘山野’更亲民。”
争论中,“黄土坡老农”再次发声,这次他发了一段长文:
“农产品的价值,不在包装,不在炒作,而在其内在品质与生产的可持续性。‘本味农庄’尝试的数据化、标准化管理,正是精细化农业的雏形,虽稚嫩,方向正确。模仿易,创新难。价格高低,市场自会检验。望博主沉心静气,莫被浮云遮望眼。”
老人的话,像定海神针,让王龙飞浮躁的心安定了不少。他回复:“谨记教诲,不忘初心。”
夜深人静,王龙飞独自在院子里检查明天要发给“食之本”的货。秋风掠过,已有凛冽之意。他想起白天的争执、网络的质疑、推广的艰难、产能的压力……这一切,都像是秋风卷起的尘埃。但他也看到了赵大虎盯着数据时眼中的光,看到了张小梅耐心教新人的样子,看到了李强虽然抱怨却依旧埋头苦干的背影。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阵阵秋风,或许正预示着,一场真正的变革,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掀起更大的波澜。他能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锄头,扎稳下盘,迎接风雨,也迎接风雨过后可能出现的彩虹。他打开手机,给秦悦发了一条信息:“秦总,首批加单货物已备齐,明日准时发出。关于长期合作与产能规划,我已草拟一份初步方案,稍后发您审阅。”
他决定,不能只被动接招,要主动出击,用更成熟的合作方案和更扎实的自身实力,去应对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