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总部顶层的战略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清醒。窗外是蓬勃发展的星火科学城,而窗内,何月山与核心管理层正在对过去两年,尤其是近期应对供应链危机的全过程,进行一次深刻的复盘与反思。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着星火全球业务拓展图、技术路线图,以及用醒目红色标注出的、近期遭遇打击的供应链关键节点。
“同志们,”何月山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没有胜利后的骄矜,只有历经风雨后的沉稳,“我们成功地抵御了温斯顿联盟的供应链突袭,稳住了阵脚,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生态伙伴更坚定的支持和国家层面更清晰的背书。但是,这场危机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光环之下的脆弱。”
他走到大屏幕前,激光笔的光点落在那些红色节点上。“过去两年,我们凭借技术优势和开放生态,在全球范围内高歌猛进,迅速打开了局面。‘全球创新共同体’的理念让我们赢得了朋友,占据了道义高地。这个方向本身没有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
光点随即移动到代表星火自身技术研发、供应链体系和国内市场应用的区域。“但是,我们过于聚焦在‘出击’和‘扩张’上,忽视了自身‘纵深’的建设。我们的全球化,基础还不够牢固,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当风浪来时,我们发现自己依然有很多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轻易就能被人扼住咽喉。”
徐若薇深有同感地点头:“是的。温斯顿联盟的打击之所以有效,就是精准地利用了我们在高端材料、部分核心部件、乃至国际标准话语权等领域的传统弱势。我们的生态很有活力,但核心支柱,还不够坚实,不够自主。”
邓康从技术角度补充:“我们的‘星火’架构、‘昆仑’平台在技术上领先,但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物理基础——从底层的硅材料、特种化学品,到高精度的制造设备、测量仪器,仍然严重依赖全球化分工。这次材料危机就是一个警钟。”
周倩则从市场端分析:“我们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和非商业因素的干扰。tKA德国的合作一波三折,东南亚市场虽然顺利但也潜藏风险。相比之下,国内庞大的市场和应用场景,才是我们最稳固的基本盘,但我们对这个基本盘的深耕,还远远不够。”
经过一整天的深入讨论和激烈辩论,管理层达成了高度共识:下一阶段,星火科技的战略重心必须进行重大调整,从快速的“全球出击”转向“巩固纵深”,苦练内功,打造一个更加坚韧、自主、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何月山最终拍板,确定了新的战略核心——“一体两翼,深耕纵深”:
一体:坚定不移地持续打造和技术迭代“星火”基础架构和“昆仑”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一核心主体。这是星火的立足之本,必须保持绝对的技术领先性和架构前瞻性。
两翼:
供应链纵深:集中优势资源,向上游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和工业软件等领域延伸。通过自建、控股、深度合作、投资孵化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条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核心供应链体系。这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硬”实力。
市场应用纵深:聚焦几个核心行业(如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在国内市场做深做透。不再追求泛泛的平台覆盖,而是深入行业痛点,打造不可替代的行业解决方案,形成强大的国内大市场基础和深厚的行业 Know-how 壁垒。同时,稳定经营好已建立的欧洲和东南亚生态圈,由“广度扩展”转向“深度绑定和价值挖掘”。
深耕生态:放慢全球扩张的节奏,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优化开源社区治理、提升生态伙伴能力、深化联合创新上来。让“全球创新共同体”的根系更加发达,更能抵御风雨。
“我们要承认,全球化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逆风和阻挠。”何月山在总结陈词中,目光扫过每一位高管,“我们需要更加务实和清醒。未来几年,我们要优先确保生存和安全,把根基扎得更深。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厚,我们才能在未来更有力地出击,才能真正扛起‘全球创新共同体’这面大旗,而不是让它成为空中楼阁。”
这是一个更加务实、甚至在某些人看来略显保守的战略转变。但它符合星火科技当前面临的现实环境,也呼应了国家层面关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观导向。
会议结束后,资源重新配置的指令迅速下达。更多的研发预算和顶尖人才被导向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工业软件领域;市场团队被要求更聚焦于国内重点行业的深耕和标杆案例打造;对于新的海外市场拓展,采取了更谨慎、更稳健的策略,强调与核心伙伴的深度绑定而非盲目铺开。
何月山独自站在巨大的战略地图前,良久不动。从重生归来时的步步惊心,到快速崛起时的意气风发,再到如今遭遇重压后的沉稳调整,他感觉自己和企业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淬炼。他知道,温斯顿联盟不会停下脚步,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更复杂。
但此刻,他心中没有彷徨,只有更加清晰的路径和更加坚定的决心。短暂的收缩,是为了将来更有力的爆发。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地图,仿佛看到了那片需要深耕的广阔纵深——那里虽然充满挑战,需要耐得住寂寞,投入巨大,但也孕育着真正的、不受制于人的未来,以及星火科技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