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后,一份由天庭巡察使李清风亲自署名、加盖天庭枢机阁印鉴的《地府巡察总录》,通过官方渠道送达判官殿,并抄送各相关司衙。
这份以玄玉为简、金丝镶边的文书甫一抵达,便在地府高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文书表面流转的淡淡仙光,与地府阴森的氛围形成微妙对比,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可逆转的变化正在发生。
判官殿内,香炉青烟袅袅。崔珏端坐主位,面容古井无波,唯有指节在扶手上规律的轻叩,泄露了此刻的不平静。
周远、钱庸等地府实权人物分列两侧,个个正襟危坐,神色紧绷。作为这场风波的核心,陆鸣静坐于末席,垂眸敛目,似在养神,实则心中早已推演过无数种可能的结果。
文书吏肃立殿中,双手捧玉简,以特有的平缓腔调朗声诵读。
报告前半部分循例概述巡察见闻,语气四平八稳,甚至对地府“历史遗留问题”表达了体谅。
然而,当诵读至“疑难辨析”章节时,殿内空气骤然凝滞!几位司副不约而同地调整了坐姿,周远的眼角微微抽动,钱庸则不自觉地握紧了扶手。
李清风的报告,竟几乎全盘采纳了参事处那份《地府近五十年工作汇总及疑难问题梳理》的核心论据与逻辑脉络!
“……察地府资源调配之机制,与司衙职能拓展之速,确有不相匹配之处;各司衙间协同办事之效,亦有提升之余地;特供物资之流转核销,其规程可待完善……”文书吏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像无形的鞭子,抽在周远等人脸上。
这些精炼克制的措辞,与陆鸣报告中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表述何其神似!有些段落甚至像是直接摘录后稍作修饰,连其中引用的几个关键数据都分毫不差。
更令众人心惊肉跳的,是报告的结论部分:
“综前所述,地府沉疴积弊已深,诸般顽疾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实非地府一界内部之力可解。亟需天庭层面统筹擘画,进行根本性之审视与革新。建议优先对特供物资管理体系、跨司衙协作流程、轮回运转效能等关键环节,启动专项审查与天条修订之议。”
整个判官殿落针可闻,唯有文书吏余音袅袅。周远脸色铁青,袖中拳头紧握,指节发白。
他万没想到,李清风会用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给予了参事处最致命的“认可”!
这比直接申饬更狠厉,等于从天庭高度,官方认证了参事处所揭发的种种问题不仅真实存在,且严重到必须由天庭亲自出手整顿!
他几乎能感觉到同僚们投来的异样目光,那些目光里带着惊讶、同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
崔珏的目光掠过玉简,在陆鸣身上停留一瞬,深不见底。
他指尖在案几上极轻地一顿,打破了死寂:“李仙使既有明断,地府自当谨遵。各司衙需深自反省,静候天庭后续章程。”
他特意转向周远,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功过司此前所议参事处职能移交之事,就此作罢。既涉天庭统筹,地府内部微调已无意义。”
此言一出,参事处的裁撤危机,烟消云散。几位司副交换着眼神,心中各有所思。今日之后,地府的权力格局恐怕要重新洗牌了。
会议终了,陆鸣随着人流走出森严的判官殿。地府常年昏暗的天光,此刻落在他眼中,竟透出几分破晓般的清冷意味。
孙毅和秦昭早已候在殿外石阶下,见状急步迎上。他们脸上写满焦虑与期待,这几日的等待对他们而言犹如煎熬。
“处正,结果如何?”孙毅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
陆鸣略一点头,言简意赅:“报告采纳,移交作罢。”
孙毅闻言,眼眶骤然发热,声音带着哽咽:“成了!我们……我们真的办到了!”他激动地抓住秦昭的胳膊,后者虽然依旧沉默,但眼中也闪过如释重负的光芒。
几人回到枢要参事处那间熟悉的值房,孙毅将这消息宣告。
话音刚落,房内陷入一片奇异的静默。孙毅下意识地摩挲着那枚陪伴他度过无数不眠之夜、核算数据的旧算盘,指腹传来熟悉的冰凉触感。
阿罗不再倚门,挺直脊背,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值房的每一处角落,仿佛在重新确认这片他们拼死守护的方寸之地,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
秦昭默然不语,手指轻点,关闭了身前那数面日夜不息、监控着外部威胁的光幕,阵法消散的微弱嗡鸣,在这片寂静中格外清晰。
连日来的悬心吊胆、彻夜不眠,那些在孤灯下字斟句酌的煎熬,那些在暗影中传递消息的惊险,此刻尽数化为沉甸甸的实感。
唯独崔小玉依旧平静,她正在将几卷文书归位,闻言只是抬眸,淡然颔首:“理当如此。我等处所陈,皆基于事实,锚定法理,李清风若全然无视,反失其巡察使之公允。况且,”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份报告能如此快速成形,说明天庭内部对改革地府积弊早有共识,我等不过是恰逢其会,推了一把而已。”
陆鸣踱至窗边,望着窗外冥土连绵的灰暗景象。胜利的滋味确实甘醇,但这“甘醇”中,却混杂着李清风临别时那句“好自为之”的余味,以及这份报告中那看似推崇、实则将更大更危险的担子抛过来的深意。
这并非解脱,而是被推上了更广阔、也更险恶的擂台。他注意到远处忘川河的流水似乎比往日湍急了些,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革浪潮。
他转身,目光沉静地扫过每一位同伴的面庞:“此役虽捷,然绝非终局。李清风的‘认可’,实则是将我等彻底推至‘静衡’旧序的对立面。天庭的‘统筹擘画’即将开启,那将是关乎三界未来走向的理念之争,远比地府内部的倾轧更为凶险。从今日起,我们面对的将不再是一司一衙的刁难,而是来自九天之上的规则层面的博弈。”他停顿片刻,让每个人都能消化这番话的重量。
“这份报告,既是护身符,亦是催命帖。”陆鸣继续说道,声音沉稳有力,“天庭既认其弊,必谋其改。而我等要做的,便是确保这‘变革’不致沦为又一场换汤不换药的敷衍塞责,要让它真正触及根本,惠及众生。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准备更具建设性的方案,不仅要指出问题,更要提出可行的解决之道。”
他拿起那卷承载着他们心血与风险的报告副本,指腹轻抚过其上冰冷的文字。参事处的征途,道阻且长。
但此刻,他们至少已赢得了继续前行、在更宏大棋局中落子的资格。
而这资格,是他们以智慧与胆魄,从绝境中夺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