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一路跑到快递公司,心怦怦直跳,路边的梧桐叶子被风卷着扫过脚踝,痒痒的,像极了昨天小远追着给她看画时,裤脚蹭上的草屑。她急着给陆星衍回消息,手指却不听使唤,“我马上到”几个字打错又删掉——那个认识小远父母的陌生人,到底是谁?画真的能平安送到吗?
赶到快递公司门口时,陆星衍正站在台阶上,旁边是个穿蓝衬衫的年轻人,怀里抱着个眼熟的纸箱,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小远的画”。看见苏念跑来,陆星衍立刻迎上来,递过一瓶水:“别急,先缓口气。这位是李默,小远爸爸工地上的同事。”
李默转过身,笑着朝苏念点点头,眼角带着奔波后的疲惫,袖口还沾着点没拍干净的水泥灰。“是苏老师吧?上午我陪奶奶去敬老院,正好看见他们在整理这箱送错的快递,一眼就认出小远画的这辆彩虹大巴——他爸常跟我念叨,说孩子在村里跟着你们学画画,梦想就是画辆彩虹车寄给他们。”
苏念接过纸箱,指尖触到有点返潮的箱壁,心里一紧:“里面的画……还好吗?”
“放心,我都检查过了,就边角有点受潮,我用纸巾吸过水,也晾过了。”李默说着,掏出手机点开相册,“你看,这是小远爸爸的照片。他听说我要回深圳,特意让我跟你们说声谢谢,还嘱咐等他下个月回来,一定要当面来学校看你们。”
照片上的男人穿着工装,站在脚手架旁笑得憨厚,怀里紧紧搂着一个崭新的书包。苏念看着照片,想起小远昨天说“想让爸爸背我上学”时亮晶晶的眼睛,鼻尖忍不住有点发酸。
陆星衍拍了拍李默的肩:“真是太感谢你了,不然小远得难过好几天。对了,你什么时候回深圳?要是方便,我们有些给城里孩子的礼物,能不能麻烦你捎过去?这样比快递快些。”
“我明天一早就走,没问题!”李默爽快地答应,“车上还有空位,画和信我都帮你们带过去,到了就直接交给小远爸妈,让他们转交。”
苏念连忙点头,转身就想回学校收拾,陆星衍却轻轻拉住了她。“你先陪李默聊会儿,”他低声说,“我回学校叫孩子们,顺便把小远接来,让他跟爸爸视频说几句话。”他说话时,指尖不经意擦过苏念的手腕,两人都微微一怔,迅速别开视线——就像上次在溪边捡贝壳,指尖相触时一样,耳根悄悄热了起来。
苏念和李默在快递公司的长椅上聊起小远在村里的日常——学折星星、认星座,上次帮张奶奶搬板栗摔了一跤却没哭,还说“要像陆老师一样勇敢”。李默边听边笑,拿出手机录下来:“这些我得好好跟他爸说说,他听了准高兴。”
聊着聊着,苏念想起基金会的事,忍不住问:“李默,你在深圳待得久,听说过‘希望教育基金’吗?他们最近想给我们学校捐赠,不知道靠不靠谱。”
李默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听说过!我们工地老板还跟他们合作过,给山区捐过书。听说他们做事挺实在的,不像有些机构。”他看苏念若有所思,追问道,“怎么,你们要和他们合作?”
“他们想捐笔钱让我们扩大学校,还让我和陆老师当负责人。”苏念叹了口气,“就是有点担心,怕担不起这责任,也舍不得村里这些孩子。”
“这是好事啊!”李默眼睛一亮,“能帮到更多孩子,多有意义!至于舍不得,你们可以常回来看看嘛,孩子们肯定也希望你们越来越好,去温暖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小朋友。”
苏念点点头,心里好像松快了些——就像陆星衍说的,扩大规模不是离开,而是带着孩子们的祝福,去照亮更远的地方。她正想着,就看见陆星衍牵着小远跑过来,小远手里举着一幅新画,画上是他和爸爸妈妈手拉手站在彩虹下,旁边还多了个穿蓝衬衫的人,正是李默。
“叔叔,这是我给爸爸画的,你一定要交给他!”小远把画递过去,仰着小脸,眼睛亮得像星星,“还有,你跟爸爸说,我学会认北斗星了,等他回来,我带他去看!”
李默接过画,郑重地点头:“放心,叔叔保证送到!你爸爸收到画,肯定马上给你打电话。”
小远开心得拉着陆星衍的手又蹦又跳:“陆老师你听到没?爸爸很快就会打电话来啦!”陆星衍笑着揉揉他的脑袋,目光转向苏念,眼里带着那种熟悉的温柔——就像上次星空下为她披外套时一样,暖得让人心尖发颤。
送走李默,两人牵着小远往回走。小家伙一路叽叽喳喳,说要告诉朵朵和小宇爸爸要回来的好消息,还要把攒的星星都装进玻璃瓶给爸爸当礼物。苏念听着,心里软成一片,转头看向陆星衍,他正好也在看她,两人相视一笑,之前因捐赠和丢件带来的焦虑,仿佛都被这暖风吹散了。
回到学校,教室里正热闹着。林晓带着孩子们把折好的星星装进透明玻璃瓶,每个瓶子上都贴着可爱的小纸条——“送给城里的朋友”“希望你喜欢我的画”“我们一起看星星呀”。看见他们回来,林晓举着一个瓶子跑过来:“看!我们把最亮的星星都装在这里面了,让李默带给小远爸妈,转交深圳的小朋友!”
苏念接过瓶子,阳光透过玻璃,星星们闪闪发光,像极了孩子们眼底的光彩。她刚要说话,周老师拿着一个信封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困惑:“苏老师,陆老师,刚收到个奇怪的快递,没写寄件人,只写了‘给流动星空学校负责人’。”
陆星衍接过信封摸了摸,里面好像是张纸,还有个硬硬的小东西。“希望教育基金寄来的?”他皱着眉仔细看,“字迹不像陈凯的,而且……这好像没经过邮局,是有人直接送来的。”
苏念心里一紧,想起陈凯说的“匿名捐赠”,难道是捐赠人亲自送来的?她正要拆,小远突然跑过来,指着信封一角:“苏老师你看!这儿有个小海豚的印记,和‘希望’长得好像!”
大家凑过去一看,信封右上角果然用蓝墨水画着个小海豚,尾巴上还缀着颗小星星,和苏念画在邀请卡上的一模一样。林晓惊讶道:“这么巧?难道捐赠人知道我们在准备小航的命名仪式?”
陆星衍捏着信封,指尖微微用力:“先别急着拆,等晚上大家都在时一起看,万一是什么重要东西,别漏掉什么。”他把信封锁进抽屉,转身对孩子们笑道,“咱们先继续整理礼物,明天李默叔叔出发前,把瓶子和画都交给他,好不好?”
“好!”孩子们齐声应着,又欢快地忙开了。苏念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却泛起涟漪——那个匿名的捐赠人,究竟是谁?为什么画着小海豚?信封里装的,是捐赠的附加条件,还是别的什么秘密?
傍晚,李默来取礼物时,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地叮嘱。“叔叔,一定要把星星交给小远爸爸!”“别忘了说我想和深圳的小朋友视频!”“让小远爸爸早点回来!”李默一一应下,把礼物仔细收好,又拿出个新书包递给小远:“这是你爸爸让我带给你的,他说等你背上新书包,他就回来送你上学。”
小远紧紧抱住书包,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努力笑着:“谢谢叔叔!我会好好爱惜的,等爸爸回来,我背新书包跟他一起看星空!”
天色渐暗,孩子们都回家了,教室里只剩下苏念、陆星衍、林晓和周老师。陆星衍从抽屉里取出那个神秘信封,放在桌子中间:“现在,我们打开看看吧。”
苏念深吸一口气,小心拆开信封。首先掉出来的是一张照片——上面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怀里抱着个小海豚玩偶,站在希望小学的篮球场上,背景里银杏叶正黄得灿烂。照片背面有一行字:“十年前的流动星空,十年后的约定。”
大家都愣住了。林晓疑惑道:“十年前?我们的流动星空学校才办不到一年啊,哪来的十年前照片?”
陆星衍拿起照片细看,忽然指着篮球架:“你们看这儿!架子的编号和现在的不同,是旧款的。还有背景里那棵老槐树,比现在细很多,这照片确实像十年前的。”
苏念心里一动,想起之前整理旧书时翻到的一本泛黄日记,里面提过“十年前,有人在山里办过临时学校”……难道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她正想着,信封里又掉出个东西——是枚银色徽章,上面刻着只小海豚,尾巴上带着星,和信封上的印记如出一辙。徽章背面刻着一串数字:“10.17”。
“10月17日?”周老师念出这串数字,眉头紧锁,“这日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陆星衍突然想起什么,拿出手机查日历:“希望小学的建校日期就是10月!难道捐赠人和建校有关?”
苏念拿起徽章,指尖传来金属的微凉,却有种奇异的熟悉感——就像上次在溪边捡到的那枚贝壳,明明是初见,却莫名亲切。她正想仔细端详,手机突然响了——是陈凯。
“苏老师,情况有变!”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急,“捐赠人刚联系我们,要求提前确认答复,而且……他已经派人去云雾村了,明天一早就到学校!”
苏念手一抖,徽章“当啷”一声掉在桌上。众人都愣住了——捐赠人派来的明天就到?那这神秘信封,莫非就是来人送的?照片里的小女孩是谁?徽章上的日期又意味着什么?
窗外的夜色浓重,路灯一盏盏亮起,将教室里的影子拉得悠长。陆星衍拾起徽章,握在手心,看向苏念:“不管明天来的是谁,我们一起面对。但现在,我们得先弄明白,这照片和徽章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
苏念点点头,目光落在照片中小女孩抱着的海豚玩偶上——玩偶耳朵上好像有个小标签,字迹模糊。她拿起照片凑到台灯下,仔细辨认,终于看清了那个字:
是一个“星”字。和陆星衍名字里的那个“星”,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