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穿过遮龙山上缭绕的薄雾,轻柔地洒在营地中央。篝火的余烬还在微微闪烁,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清香。经过一夜的休整,队员们脸上的疲惫虽未完全褪去,但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却比朝阳还要明亮。
叶天站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身形挺拔如松。他环视着围坐在一起的队员们,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仿佛在确认大家的决心。
各位,叶天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清晨的山谷中回荡,经过虫谷这一战,我们不仅解除了诅咒,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下一步的方向。四姑娘山,张家古楼——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目标。
王胖子揉了揉还有些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老叶,四姑娘山可不小啊,听说主峰海拔六千多米,周围还有二十多座五千米以上的山峰。咱们这是大海捞针去?
这就是我们需要详细规划的地方。叶天点头,转向何甜甜,甜甜,你把掌握的情况跟大家详细说说。
何甜甜展开一张手绘的地形图,图纸上的线条精细而专业。根据我脑海中新觉醒的搬山秘术知识,结合我家祖传的笔记,四姑娘山区域确实隐藏着张家古楼的秘密。她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但具体位置...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需要我们在现场进行精准定位。根据记载,张家古楼最后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是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孙雪轻声补充道:我的能力或许可以帮上忙。到了那里,我应该能感知到古楼散发出的特殊能量场。上次在虫谷,我就隐约感觉到了类似的气息。
问题在于四姑娘山的地形极其复杂。龙渊低沉的声音响起,他站起身指着地图,那里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海拔从两千多米直上六千多米,冰川、峡谷、高山草甸交错分布。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的数据,该区域每年都会发生数十起登山事故。
他神色凝重地继续道:2018年就有一支专业登山队在幺妹峰失踪,至今未找到遗体。如果没有充分准备,贸然进入就是送死。
叶天赞许地点头:龙渊说得对。我们需要更精确的坐标,更需要完善的装备和计划。我记得去年国家地理杂志做过一期四姑娘山特辑,提到该地区的气候瞬息万变,可能一分钟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暴雪封山。
何甜甜指着地图上的几个标记点:我脑海里的新知识,包括一些分山掘子甲的使用方法和陵谱研究技巧,应该能帮助我们在山区定位。根据《蜀中陵谱》记载,张家古楼很可能隐藏在幺妹峰东侧的某个冰川峡谷中。
分山掘子甲?小陈好奇地凑近,这是什么技术?听起来很神秘。
这是一种古老的探墓技法。何甜甜解释道,通过观察山体走向、岩石构造、植被分布等自然特征,来判断地下是否有古代建筑。比如,如果发现某处植被生长异常茂盛,可能意味着地下有建筑物影响了土壤结构。
她继续详细说明:配合我家的陵谱研究,可以大大缩小搜索范围。我记得祖父的笔记里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在昆仑山找到过一座西夏时期的古墓。
王胖子挠头:这么说,咱们得先在四姑娘山来个地质考察?这可比倒斗文雅多了。
可以这么理解。叶天接过话茬,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专业的高海拔登山装备。四姑娘山区域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可达三十度以上。没有合适的装备,我们连山都上不去。
龙渊开始清点现有的装备:我们现有的装备主要适用于热带雨林环境。需要补充冰镐、冰爪、高山帐篷、防寒衣物、氧气瓶等专业登山装备。另外,还需要准备至少两周的食物和燃料。
他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根据登山装备标准,我们需要每人配备:-40°c防寒服、高山靴、冰爪、登山杖、头灯、雪镜...这些都不能马虎。
老陈的伤势也需要考虑。孙雪担忧地看了一眼还在帐篷中休息的老陈,他的腿伤需要更好的医疗条件,不能跟着我们立即进山。我昨晚检查过,伤口虽然不再流血,但在高海拔地区很难愈合。
叶天沉思片刻:这样,我们分两步走。首先撤离遮龙山,返回最近的城镇进行休整和补给。老陈可以在那里接受正规治疗,同时我们采购所需装备。
他在地图上画出一条路线:根据我的了解,离这里最近的县城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和户外装备店。我们在那里休整三天,等老陈情况稳定后,再出发前往四川。
何甜甜补充道:我可以在休整期间进一步整理脑海中的知识,绘制更精确的搜索地图。孙雪也可以趁这个时间继续练习能力控制。我记得《搬山秘术》中记载,在海拔三千米以上地区,某些特殊能力的感知范围会扩大。
采购清单要详细。龙渊的笔在纸上飞快移动,除了基础登山装备,还需要卫星电话、GpS定位仪、急救包等应急设备。高海拔地区通讯和救援都是大问题。去年一支英国探险队就是在四姑娘山因为通讯中断而遇险的。
王胖子拍着胸脯:采购的事包在我身上,这方面我熟。不过老叶,经费方面...我上次打听过,一套专业登山装备少说也得五六万。
叶天微微一笑:这个不用担心。这次探险得到了几个考古基金会的支持,经费充足。关键是买到真正专业可靠的装备。我记得瑞士某品牌的登山装备在业内评价很高,虽然价格不菲,但安全性有保障。
小陈举手发言:队长,我建议我们分两组行动。一组负责照顾老陈和采购装备,另一组可以提前做一些资料收集工作。四姑娘山是旅游景区,我们可以先收集一些公开的地理资料和民间传说。
很好的建议。叶天赞许道,那就这样安排:我、龙渊和胖子负责装备采购;甜甜和小陈负责资料收集;孙雪照顾老陈,同时继续能力训练。
何甜甜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们还需要考虑当地向导的问题。四姑娘山虽然部分区域开发成景区,但我们要去的地方很可能在未开发区域。有个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会安全很多。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了。叶天点头,我在登山协会有个老朋友,他可以推荐可靠的当地向导。等我们到了成都就联系他。听说当地有个叫扎西的向导,对四姑娘山了如指掌,曾经带领科考队完成过多次考察。
龙渊提醒道:还要注意保密。张家古楼的秘密非同小可,不能走漏风声。我建议对外统一口径,就说是进行高山植物考察。
没错。叶天神色严肃起来,对外我们就说是普通的高海拔登山训练。所有关于古楼的信息,仅限于我们核心团队知晓。特别是那些民间传说收集工作,要做得不着痕迹。
孙雪轻声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老陈的伤势恐怕不能耽搁太久。
今天收拾营地,明天一早就撤离。叶天做出最终决定,先用两天时间走出遮龙山区域,然后乘车前往县城。在县城休整三天后,直接坐火车奔赴四川。
王胖子咧嘴一笑:总算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不过老叶,四姑娘山那边也不轻松啊,听说那边的高原反应能要人命。我有个朋友去年去旅游,就因为高原反应在医院躺了一星期。
所以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叶天环视众人,这次的任务比虫谷更加艰巨,但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一定能找到张家古楼,解开所有的谜团。我记得考古界有个说法:最危险的往往不是古墓里的机关,而是登山的路
阳光已经完全升起,将整个营地笼罩在温暖的光芒中。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坚定与期待。计划已经制定,目标明确,接下来就是执行的时候了。在这个充满未知的探险道路上,又一个挑战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龙渊最后补充道:我建议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要注意体能储备。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的适应性训练,特别是呼吸训练。到了四姑娘山,每一口空气都会变得珍贵。
何甜甜轻轻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群山:根据记载,张家古楼不仅藏着我们想要的答案,可能还关系到一个更大的秘密。我祖父的笔记里提到,那里可能保存着古代文明的智慧。
小陈兴奋地说:这么说来,我们这不只是在探险,简直是在进行一场考古大发现啊!
叶天微笑着看向东方升起的太阳:没错,这注定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探险。但现在,让我们先专注于眼前的准备工作。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随着晨光越来越亮,营地里的气氛也变得越发活跃。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着准备,而四姑娘山的雪峰,仿佛已经在远方召唤着这群勇敢的探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