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天河倒悬,冲刷着铸剑山庄的断壁残垣,也洗去了连日来的酷暑与尘埃。
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上,溅起浑浊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然而,在这自然的狂啸声中,山庄深处那间冰冷的密室方向传来的一声微弱呻吟,却如同惊雷般劈在萧辰心头!
他顾不得瓢泼大雨,身形化作一道青影,瞬间穿过雨幕,冲回山庄深处!
密室内,寒气依旧逼人。
玄凤焦黑的身躯躺在厚厚的软垫上,覆盖着药膏。
她紧闭多日的眼睛,此刻微微睁开了一条缝隙!
那眼神空洞、迷茫,如同蒙尘的星辰,带着劫后余生的巨大痛苦和一丝初生般的懵懂。
喉咙里发出无意识的、破碎的呜咽,身体因为寒冷和疼痛而微微颤抖着。
“玄凤!”
萧辰冲到榻前,声音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青芷姑娘正全神贯注地将一枚细长的金针轻轻捻入玄凤眉心,针尾带着莹莹绿芒。
她额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声音却异常沉稳:“大人!她醒了!
虽然意识还很模糊,但这已是天大的奇迹!
体内那股毁灭性的雷火之力被极致冰寒压制后,她的生机…她的生机在缓慢复苏!
虽然极其微弱,但…活过来了!”
青芷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哽咽。
她看向密室旁输送寒气的那个小孔,又看向萧辰,眼中充满了敬畏:“这持续的寒冰之气,与她体内那股奇异的、玉石般的生机共鸣,如同在灰烬中重新点燃了火种!
大人,此法…续住了她的命!”
萧辰悬着的心终于重重落下,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酸涩与狂喜交织着涌上喉咙。
他伸出手,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轻轻拂过玄凤滚烫中透着一丝冰凉的焦黑额头,感受着那微弱却真实存在的脉搏跳动。
“好好照顾她!不惜一切代价!”
萧辰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青芷用力点头:“大人放心!我会寸步不离!
药王谷秘传的‘回春针法’和‘冰魄续命散’已备好,只要这寒冰之气不断,玄凤姑娘…一定能撑下去!
直到找到真正的续命灵药!”
雨势渐小,天色却依旧阴沉。
萧辰走出密室,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腥气的湿润空气,胸中块垒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力量。
玄凤的苏醒,如同一针强心剂,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与疲惫。
后方已稳,该是全力向前冲锋的时候了!
他大步走向山庄外围的棚户区。暴雨并未浇灭“萧记”生意的热度。
烤鱼摊支起了巨大的油布棚子,铁板炙烤的滋滋声和浓郁的酱香在雨幕中依旧诱人。
而冰饮摊那边,更是人声鼎沸!
暴雨带来的短暂清凉很快过去,闷热潮湿重新笼罩大地。
人们对冰饮的需求,不减反增!
萧辰的到来,如同给忙碌的匠户们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人!”
“萧大人来了!”
匠户们纷纷行礼,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干劲。
萧辰没有废话,直接召集核心匠户头领和老张头等人,就在烤鱼摊的油布棚下,召开了一次决定性的会议。
帝经结合现代连锁管理经验,早已将扩张计划推演成熟。
“萧记秘制·沁心冰饮”连锁计划!正式启动!
1. 中央工坊(酱料+制冰核心):选址铸剑山庄后山废弃窑洞群,就地改造!
设立专门的酱料熬制区(秘方核心,由萧辰绝对信任的匠户头领“石叔”亲自掌控,配料分步骤,关键香料由萧辰亲自调配后混合)、硝石制冰区(扩大规模,匠户轮班,严格保密流程)、以及硝石回收干燥区(利用窑洞天然干燥环境)。
2. 标准化流程(铁律):萧辰亲自撰写《萧记冰饮操作规范手册》!
从选料(酸梅、菊花、瓜果)、预处理、熬煮时间、糖浆比例、到冰块的规格大小、冰镇时间、盛装器具、清洁卫生…每一个环节都规定得细致入微!
所有加盟摊点负责人,必须集中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
3. 统一形象(品牌意识):设计统一的“萧记·沁心冰饮”招牌(简洁明快的蓝白配色,雪花图案)、统一的粗陶碗(底部烙印“萧”字)、统一的粗布围裙(印有标识)。
所有摊点布局、遮阳棚样式,也力求统一,形成强烈的视觉识别!
4. 区域划分与扩张(十二铺):以铸剑山庄棚户区为核心旗舰店,辐射清源县城及周边主要人流聚集点:县学门口、运河码头、城隍庙广场、东西市集入口、以及通往邻县的官道驿站旁!
首批规划,一口气开设十二个固定摊点(虚指规模)!
每个摊点配备一名主事(核心匠户家庭)、两名帮工(从棚户区可靠家庭招募)。
5. 物流配送(生命线):成立专门的“萧记运输队”!
由“枭”挑选数名机灵可靠的青鸾卫骨干负责押运和路线安全,雇佣棚户区健壮青年担任挑夫车夫。
每日清晨,由中央工坊统一配送当日所需的秘制浓缩糖浆(按比例兑水稀释)、冰块(用厚棉被和特制保温木箱运送)以及清洗消毒好的统一碗具。
傍晚回收空桶、空箱。确保品质如一,新鲜直达!
6. 利益分配(稳固根基):利润分配透明化!
摊点收入,扣除成本(原料、运输、损耗)后,四成归摊点主事和帮工(按劳分配),三成上交中央工坊(用于原料采购、设备维护、研发),三成作为“发展基金”和“风险储备金”(由萧辰和核心匠户头领共同管理,用于应对突发、扩张新点、以及…购买玄凤所需的灵药!)。
计划一出,群情振奋!
匠户们看到了清晰的前景和丰厚的回报,更看到了萧辰带领他们改变命运的决心!
行动力!
在萧辰的亲自坐镇和金鸽儿派来的两名精明账房(被萧辰“借”来协助管理账目和培训)的协助下,整个计划以惊人的效率推进!
废弃窑洞被迅速清理改造,叮叮当当的改造声日夜不息。
匠户头领“石叔”带着几个绝对可靠的老伙计,在重兵把守的独立小窑里,严格按照萧辰给的步骤,熬制第一批标准化的浓缩酸梅汁和菊花茶底。
硝石制冰区规模扩大了一倍,匠户们轮班倒,晶莹的冰块源源不断产出,被小心装入特制的保温木箱。
十二个固定摊点的位置迅速选定,统一规格的遮阳棚(蓝白条纹油布)和招牌连夜赶制。
“萧记运输队”成立,数辆改装好的、带有保温夹层的独轮车和板车整装待发。
首批十二个摊点的主事和帮工选拔完毕,在中央工坊旁的临时“培训中心”接受魔鬼式训练——如何标准兑水、如何均匀加冰、如何快速清洗消毒碗具、如何热情待客、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仅仅三天!
三天后,暴雨停歇,天空放晴,但酷暑的余威依旧肆虐。
清源县城内外,十二个崭新的“萧记秘制·沁心冰饮”摊点,如同十二颗蓝色的星辰,同时点亮!
“开——张——喽——!”
随着各摊点负责人一声声嘹亮而自豪的吆喝,巨大的油布棚被掀开!
呼——!
十二道裹挟着浓郁酸甜果香和凛冽寒气的白色雾龙,同时喷涌而出!
在灼热的阳光下,形成十二道短暂而震撼的冰雾奇观!
“哇——!”
早已翘首以盼的人群瞬间沸腾了!
县学门口,被课业闷得头晕脑胀的学子们蜂拥而至!
运河码头,汗流浃背的力工们扔下货包,狂奔而来!
城隍庙广场,逛庙会的男女老少被那霸道的冰凉甜香吸引!
东西市集入口,逛街的妇人、行商走卒纷纷驻足!
官道驿站旁,风尘仆仆的旅人仿佛看到了沙漠中的甘泉!
“给我来一碗冰镇酸梅汤!快!”
“三碗菊花茶!要冰透的!”
“冰镇瓜果丁!多放点冰!”
“快!快!热死人了!”
铜钱如同暴雨般砸进钱箱!
叮当作响,汇成最动听的乐章!
十二个摊点前,瞬间排起了蜿蜒的长龙!
身着统一蓝白围裙的匠户们手脚麻利,动作整齐划一:舀糖浆、兑冰水、加冰块、递碗、收钱…流水线般高效!
统一的招牌,统一的味道,统一的清凉体验!
冲击力是单个摊点的十倍、百倍!
“爽!透心凉!”
“这味儿,一模一样!地道!”
“萧记!真是神了!到处都能买到!”
赞誉声此起彼伏,迅速淹没了之前“硝石有毒”的微弱流言。
巨大的规模效应和统一标准带来的品质保证,彻底征服了清源县的味蕾!
宵夜!
新增长点!
夜幕降临,白日的酷热稍稍退去,但空气依旧闷热。
萧辰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需求!
“光有冰饮还不够!宵夜市场,大有可为!”
他再次下令!
十二个冰饮摊点旁,迅速支起配套的小烤架!
售卖之物简单却诱人:秘制小肉串(现代烧烤调料)、铁板豆腐(外焦里嫩)、冰镇绿豆汤(解暑安神)!
价格亲民,香气在夏夜里格外勾人!
于是,清源县的夏夜,被彻底点亮!
十二个摊点灯火通明(特制的防风油灯),蓝色的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冰饮的清凉与宵夜的烟火气完美融合!结束了一天劳作的匠户、力工,下学的学子,纳凉的居民,甚至一些晚归的商贾,都汇聚于此。
一碗冰镇酸梅汤下肚,驱散闷热;几串滋滋冒油的烤串,慰藉肠胃;一碗温润的绿豆汤,熨帖心神。
欢声笑语,伴随着铁板的滋滋声和碗勺的碰撞声,在十二个摊点上空交织,汇成一曲充满烟火气的夏夜交响!
“萧记秘制·沁心冰饮”十二铺连开,宵夜香飘全城!
这已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成了一种现象,一种清源县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萧辰的名字,随着这无处不在的冰凉与烟火气,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清源县百姓的心中。
铸剑山庄后山的中央工坊里,灯火通明。
匠户们忙碌而有序。
萧辰站在高处,望着山下县城方向那星星点点的灯火和隐约传来的喧嚣,再看向密室方向(那里,玄凤微弱但平稳的呼吸,在帝经的感知中如同生命的鼓点),最后望向神京城的方向。
硝石制冰,连锁加盟,合纵粮商,击退夺产…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却又踏踏实实。
积累的第一桶金,正在这十二个摊点的叮当声中,迅速膨胀。
玄凤的生机,在冰寒中顽强延续。柳鸿儒的课业,也在稳步推进。
根基已固,羽翼渐丰。
秋闱的脚步,近了。
而更广阔的天地,更汹涌的暗流,似乎也在那灯火阑珊的尽头,悄然等待着这条初露峥嵘的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