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做的,和你比差远了。
剧中何大清回来还知道要三间正房祖产,被易中海给搅和了。
易中海把自己的东厢房让了出去,还点了何大清说你当年做的事要不我给你说说。
何大清然后才啥也没说。
而傻柱你听到这啥反应没有,心甘情愿的让棒梗继续住正房。
可真是个好后爹啊。
许大茂下乡放电影,没少拿别人家的土特产,而你也没少带菜回来,占便宜你俩差不多。
这年代这种事很多,没法说,比如一个轧钢厂的其他员工,从厂里拿点边角料回家,做点小零件用,这事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
集体的便宜不占白不占,谁也别说谁。
没见许大茂就没有想过举报傻柱拿菜回家嘛?
他自己屁股都不干净,他敢举报傻柱,傻柱就敢举报他,那不是扳倒傻柱,那是同归于尽。
杨大林也不好点破,毕竟现在有些事还没有发生。
只好附和着傻柱说:“对,对,没错,有其父必有其子。”
傻柱见杨大林附合自己的话又道:“乡下多困难,大林子你比我明白,我也是听我们食堂采购讲的,你说乡下那么困难了,这许大茂还大包小包的往家揽,你说这像话吗?”
“确实,不像话。”
杨大林又附和了一句,就问他:“柱子哥,你和许大茂到底有啥深仇大恨啊,怎么我听院子里的说你们一直不和,到底因为啥?”
傻柱抿了一口酒,放下酒杯:“因为啥,因为他嘴贱呗,被我打了几次。”
傻柱平常没啥人和他聊天,杨大林很容易就把原因给掏出来了。
原来这两个小的时候其实关系不错,可是等何大清一走。
傻柱带着妹妹艰难度日的时候,他那时候又自卑,又敏感。
许大茂和傻柱还小两岁呢,那时候许大茂也不懂事,跟着说了很多风凉话。
专往傻柱心窝子捅。
傻柱能惯着他嘛,就当着人的面收拾了几回许大茂。
许大茂这人是个小人啊,丢了面子,自然要找回。
武力不行,就靠嘴呗。
就这样,一个嘴贱,一个靠武力还击。
一点小矛盾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就成了大矛盾了。
两个人之后就是谁也看不惯谁。
反正就是见面就掐,互相拆台。
不过目前为止,两个还真没有什么其他深仇大恨。
至于以后的夺妻之恨,还没有。
那时候也是许大茂先夺了傻柱的秦京茹,后来傻柱又夺了娄晓娥。
这事倒不能只说是傻柱的错。
只能说许大茂这家伙自作自受。
听了傻柱絮叨了半天,杨大林等傻柱自己喝迷糊了,把他扶上床,帮他盖好被子,关好门就拜拜了。
至于傻柱穿着衣服睡的不舒服,帮你扶上床就不错了。
别想太多。
杨大林回家了,何雨水还在隔壁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呢。
这两个兄妹是不是平常和人聊天聊少了,今天都成话唠了。
逮住一个人使劲聊。
杨大林回到屋发现,齐婶子给贴心的放了一个暖壶和一个杯子。
没错,炕烧的太热,晚上嘴会干,小伙子火力壮,提前给准备好,没毛病。
第二天杨大林正常出去挣钱。
而今天的许大茂,却悄悄的来到了红星轧钢厂附属红星小学附近。
也就是闫埠贵上班的地方。
许大茂这小子那可是眦眦必报的。
几个地瓜,现在都是好东西,闫老抠一下拿了他六个,说什么家里六口人,拿少了不好分。
许大茂能吃那亏嘛?
要是闫老抠还是三大爷,平常还能帮许大茂在院子里美言几句,那就算了。
你都被免了,还敢继续占我便宜,我许大茂便宜那么好占的?
许大茂还是有点小聪明的。
前几天红星小学放假,他来了,也找不到人。
这不今天学生上午来上课了,许大茂就截住了今天来上学的齐晓宁。
齐晓宁一听许大茂让她帮忙在学校里传闫埠贵的坏话。
她毕竟是十二岁的大孩子了,她就没同意。
许大茂买的糖都没用上。
他还以为齐晓宁会很恨闫埠贵呢,自己一说,齐晓宁肯定乐意配合。
他哪知道,齐晓宁拿了闫老抠家的三十块补偿,钱拿了就不能再生事了,这些齐妈都教了她们几个。
包括何雨水,齐妈也交代过了。
齐晓宁不配合,许大茂就找上了,才上一年级的四合院天命之子贾家皇孙棒梗。
棒梗这孩子“好”,给“钱”真办事。
比如剧中他给许大茂进屋磕头要压岁钱,给闫老抠要压岁钱这事。
比如他下乡回来找了他一开始不认的姨夫许大茂学习放电影这事,下乡放电影有钱拿,也不给许大茂说这事。
比如傻柱给他找了个部委开车这活,立马转头就投到了“傻爸”的怀抱里。
都说棒梗是有贾张氏的真传,其实他真传于秦淮茹更多。
自私贪婪,有钱就是爹,表现的淋漓尽致。
许大茂拿出一把糖就把棒梗收买了。
这不棒梗拿钱真办事啊。
到了学校就开始说闫“老师”的各种“好”话。
这些自然是许大茂教他怎么说的。
什么闫老师经常早退钓鱼了。
什么闫老师经常拿学校的粉笔回家了。
什么闫老师在院子里经常占邻居便宜了。
什么闫老师在院里天天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了。
什么闫老师因为帮外院的人收了二百块钱礼物被警察抓了。
这一下老闫的老底都被揭穿了。
如今冉秋叶老师还没有来,也没有教棒梗。
棒梗的一个老师见学生们刚回来上课,还叽叽喳喳的说着闲话。
还以为是学生们好几天没见面了,能回来上课兴奋的呢。
结果他躲在窗户外一听,好家伙,听到一个大瓜啊。
他一进教室,学生到都挺老实点,不过下课了他就把几个学生喊到教室外面,一吓唬,学生们都说了。
然后这位老师回到办公室,和同事们分享起了大瓜。
这要是晚几年,闫埠贵可能直接就被批斗了。
现在嘛,老师们最多私下传传流言蜚语。
可终究纸包不住火,毕竟很多老师也看不惯闫老抠的作风。
这年代大多数老师是纯朴的,无私的,讲究师德的。
像闫老抠这样的,自私贪婪的,能进教室队伍里的,大家还真瞧不上他。
经过半天的传播,终于这些话就被传到了校长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