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 “方舟一号” 死寂的等待与 “残翼” 舰队孤独的航行中,又悄然流逝数日。医疗舱内,能量稳定场发出微弱的嗡鸣,那枚暗金色逻辑符文与凌薇腹部的 “起源” 光茧之间,已然形成一种玄奥的能量循环。光茧不再仅仅是回应符文的闪烁,其本身散发的银白光芒,正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一丝丝变得凝实、温暖。
而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凌薇本身。
她依旧昏迷,但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痛苦与挣扎已然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宁静。监测仪器上,原本低迷的生命体征曲线开始出现稳健的回升;脑波活动虽未恢复正常,但那代表深度抑制的平直线条中,开始偶尔跳跃出几个极其活跃、承载复杂信息的峰值波峰。
王副主任和技术组长日夜守候在旁,密切关注着任何细微的变化。他们知道,那不仅仅是生命本源的复苏,更是凌薇的意识 —— 在 “起源” 之力的滋养与远方 “摇篮” 信息的刺激下,正在沉寂的深渊中重新编织、聚合。
终于,在一个毫无征兆的时刻,凌薇那长如蝶翼的睫毛,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紧接着,又是一下。
然后,在所有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她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那双曾映照过星河、承载过冰霜与数据的眼眸,初时还有些涣散与迷茫,仿佛隔着一层薄雾凝视世界。但很快,迷雾散去,露出其下更加深邃、更加通透的底色 —— 那是糅合了过往智慧、新生力量与无尽疲惫的复杂光芒。
“…… 廷铮……” 她喉咙干涩,发出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目光本能地扫过舱室,带着一丝探寻。
“凌教授!您醒了!” 医疗官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王副主任立刻上前,简要而迅速地告知她昏迷后发生的一切 —— 顾廷铮的远征、“残翼” 计划,以及他们利用逻辑符文与她建立连接的尝试。
凌薇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只是放在小腹上的手,下意识地收紧,感受着光茧中传来的、与她血脉相连的蓬勃生机。当听到顾廷铮已亲自奔赴未知险境时,眼底掠过一丝深切的担忧,但很快便被更深的决意取代。
苏醒后的凌薇,恢复速度远超预期。或许是与 “起源” 深度交融后的体质蜕变,或许是 “织构者” 能力对自身的修复作用,她很快便能倚靠着坐起,甚至尝试进行基础的精神内视。
她 “看” 向自己的识海:曾经被数据洪流肆虐的战场已然平息,大部分区域被一种更凝练、携银白星辉与本源秩序光芒的全新意识能量填充,如同被初雪覆盖的沃土。那些被点亮的 “情感碎星” 网络并未消失,反而如星辰般镶嵌在这片新生的意识疆域中,熠熠生辉。
而在识海边缘,那片曾被压缩的、属于 “归零机制” 的数据洪流与 “净化协议” 力量,依旧存在,但它们不再躁动 —— 而是被数层更复杂、坚韧的银白色秩序符文牢牢禁锢、封印,如同被关入牢笼的猛兽。凌薇能清晰感知:自己此刻可有限度、无反噬地调用其中一部分关于规则解析和逻辑运算的能力。
她抬起手,指尖一缕银白中夹杂细微数据流光的能量再次浮现。这一次,它不再仅仅是勾勒简单的几何结构,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丝线,在空中自发缠绕、交织,瞬间形成一个微小却极其稳定、可自我循环的能量回路模型。
“织构” 之力,并未因昏迷而消退,反而在她渡过生死关隘后,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我需要‘摇篮’和‘边界’的完整数据,还有那枚符文里解析出的所有信息。” 凌薇的声音虽依旧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她清楚自己没有时间慢慢休养,必须尽快掌握全局,为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做好准备。
技术组立刻将所有数据汇总到医疗舱的终端。凌薇沉浸其中,思维速度远超常人 —— 尤其涉及规则、能量与信息结构时,“织构者” 的感知让她能直观 “看到” 数据背后隐藏的关联与规律。
结合从逻辑符文中逐步解密的信息,以及 “观测者 7 号” 留下的资料,一幅关于 “守护者之盾” 及其所处星域的、更清晰却也更令人忧心的轮廓,逐渐在她脑海中拼凑成型。
“守护者之盾” 并非典型的、用于稳定宇宙弦的 “摇篮”,它更像一个巨大的、活性的 “秩序堡垒”。其核心并非单纯的能量共振,而是被称为 “文明意志聚合体” 的奇异存在 —— 由某个早已消逝、极度推崇集体与奉献的古老文明,倾尽全族之力,将整个文明的历史、知识、情感乃至部分灵魂印记凝练而成的半实体、半能量超级意识载体。
这个 “聚合体” 承载着该文明最后的遗志:守护其后裔,以及一片被认为蕴藏宇宙某种 “初始秘密” 的特殊星域。它本身就是强大的秩序源,能张开覆盖数个星系的强效护盾,抵御混沌与侵蚀。
然而,也正因它如此特殊且强大,引来了 “外域” 力量的格外觊觎。解密信息显示,攻击 “守护者之盾” 的,并非零散的 “猎犬” 或腐蚀,而是一股规模庞大、组织性极强的 “外域” 军团!它们的目的,似乎不仅是摧毁,更是要捕获或同化那个 “文明意志聚合体”—— 将其转化为入侵秩序宇宙的可怕武器!
“守护者之盾” 的求救信号,是在其外层防御被突破 60%、内部结构严重受损、“聚合体” 自身因持续消耗开始不稳定时发出的。情况远比他们预想的更危急万倍!
就在凌薇全力分析数据,试图找出援助 “守护者之盾” 的方法、或为顾廷铮提供更多指引时,王副主任带来了更坏的消息。
对 Ax-11 哨站废墟区域异常空间震荡的持续监测与深度分析有了结果:那并非偶然,也不是 “猎犬” 离去的余波。传感器捕捉到极其隐晦、具规律性的空间坐标校对信号 —— 某种存在,正持续、精准地锁定 “方舟一号” 的方位坐标!
“它们不是在漫无目的地游荡,” 技术组长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它们有明确目标,就是我们!而且追踪技术极为高超,我们之前布置的所有干扰与伪装,效果均极其有限。”
凌薇闭上眼,调动 “织构者” 的感知,细细体悟周围空间的 “纹理”。片刻后,她脸色微变:“不是常规的空间追踪…… 是基于‘信息层面’的锚定。我们 —— 或者说我,还有孩子,之前与‘外域’力量(腐蚀核心、猎犬)的多次直接接触,可能在存在本质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 —— 或者说‘存在回响’。它们正是通过锁定这种‘回响’来追踪我们!”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心头一沉:这意味着,只要他们仍在当前宇宙维度,就很难彻底摆脱 “外域” 的窥视。留守此地,看似安全,实则如同坐在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上。
内忧外患,同时逼近。
一方面,顾廷铮率领的 “残翼” 舰队,正奔赴一个自身难保、强敌环伺的炼狱战场,他们力量薄弱、信息匮乏,前途叵测。
另一方面,“方舟一号” 自身位置暴露的风险与日俱增,凌薇刚刚苏醒、力量未复,舰队主力残破,难以抵御大规模袭击。
就在这令人焦虑的时刻,那枚暗金色逻辑符文,再次传来新的信息。这一次,不再是程式化的求救信号,而是一段更急切、甚至带着人性化恳求的意念波,直接映入凌薇的意识:
【…… 能感知到……‘起源’的同行者……】
【……‘盾’即将破碎……‘意志’在哀嚎…… 它们在…… 撕扯我们的…… 灵魂……】
【…… 敌人…… 目标…… 是‘初始之源’的坐标…… 不能…… 让它们…… 得逞……】
【…… 帮助…… 我们…… 或者…… 至少…… 带走……‘火种’……】
“初始之源”?又一个与 “起源” 相关、更趋近本源的词汇!敌人攻击 “守护者之盾” 的真正目标,竟然是这个?
凌薇猛地睁开眼睛,看向王副主任和技术组长,又望向舷窗外那片看似永恒宁静、实则暗流汹涌的 “归墟之海”。
她轻轻抚摸着腹部那团温暖的光茧,感受着里面小生命传来的、无比依赖与纯净的波动。
已无等待与犹豫的余地。
“通知所有还能行动的高级军官和技术骨干,” 凌薇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虽虚弱,却带着足以安定人心的力量,“我们需要立刻制定新计划 —— 不是如何固守,而是如何主动出击:接应廷铮,并设法援助‘守护者之盾’。”
她的目光投向星图上那遥远而危险的坐标,眼中闪烁着织构者特有的、能洞穿迷雾的光芒。
“或许,‘摇篮’之间的共鸣,能为我们开辟生路。而我们体内的‘起源’,就是点燃这共鸣的…… 最初之火。”
一场更大胆、也更危险的行动,即将在这绝境中展开。刚刚苏醒的凌薇,不得不带着未恢复的力量和未出世的孩子,再次直面深空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