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伶找到王满福时,脸上带着甜甜的笑,语气也软乎乎的:“大队长,想跟您商量点事。” 她这副模样毫无攻击性,王满福原本因胡长明事件攒下的愁绪瞬间散了大半,心里暗忖:只要不是太为难的事,肯定答应。
“你说。” 王满福笑着点头。
“我不是得了些票据嘛,好多我也用不上,想放到大队里,让有需要的乡亲按市价兑换应急,您看可行不?” 许伶说出自己的想法,特意强调 “按市价”,补充道,“我不赚乡亲们的钱,就是这些票放我这儿也是浪费。”
王满福眼睛一亮 —— 他哪能不知道票据在黑市的行情?
许伶放着高价不卖,反而按市价给乡亲们,这是实实在在的让利啊!
他对许伶的好感又多了几分,忙不迭应道:“可行!太可行了!你这孩子,心真好!”
许伶接着说:“我盘了盘,布票、糖票、油票、棉花票都能拿出来换 —— 布票我空间里存得多,糖票京都给了 3 斤、铁路给了 2 斤,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棉花票更别说了,我空间种了半亩棉花,自用肯定够,剩下的下半年也是换钱。就粮票我得留着,省得让人起疑。”
越听,王满福脸上的喜色越浓。
尤其是糖票,村里只有女人生孩子时才能分到 1 斤,平时想买都没处买,许伶一下子拿出 5 斤,肯定能帮不少人家解燃眉之急。
两人说话的功夫,春花婶正躲在树后偷听。
她儿媳妇还有俩月就生了,正愁没糖票呢,一听到许伶要放糖票兑换,心里立马有了主意 —— 得赶紧回去跟婆婆商量,争取抢第一个兑换的位置!
她悄悄退走,没一会儿,“许知青要放票据兑换” 的消息就在村里传开了。
许伶回到任务田,刚拿起锄头,钱莉和韩宏就围了上来。
“许伶,听说你要拿票据出来换?是真的不?” 钱莉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
许伶点头:“是真的,不过大部分放大队了,肉票我留了点,你们要换不?”
“要!当然要!” 钱莉立马应下,“我要 1 斤肉票,好久没吃红烧肉了!”
韩宏也凑过来,笑着说:“我也换 1 斤,要是有多的,再给我来 1 斤,跟张强他们分着吃。”
许伶应下,说回头拿给他们。
不远处的吴念水听到动静,也走了过来,见韩宏已经兑换了肉票,没当场开口,心里盘算着回头问问有没有布票 —— 她的衣服都快洗得发白了。
付亚芹更是直接,从秦菲那边的田埂上冲了过来,跑得太急,差点摔一跤。
秦菲在后面看着,气得低声咒骂:“急着去投胎啊!”
村民们听说许伶要放票据兑换,生怕被知青们换完,纷纷往许伶的任务田跑。
“许知青,我来帮你挖地!”
“我帮你拣石头!”
没一会儿,许伶的任务田就围满了帮忙的村民,大家干劲十足,原本要干一下午的活,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
往大队部走的路上,一群老娘们跟在许伶和王满福身后,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自家缺的票据。
有个大婶忍不住问:“许知青,你那儿有缝纫机票不?我家闺女要陪送,有这个撑面子!”
“有 1 张,京都奖励的,我用不上。” 许伶点头。那大婶一听,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转身就往家跑:“我回去拿钱!”
王满福笑着跟许伶解释:“这是羊蛋家的,她闺女嫁去公社,小姑子今年要嫁去县城,想给闺女换张缝纫机票当陪送 —— 这年头缝纫机可是大件,有这个,闺女在婆家腰杆都能挺直。”
许伶好奇地问:“要是帮外村人代换,比如闺女、娘家,别人会不会有意见啊?”
“不会!” 王满福摆摆手,“村里都心照不宣,只要出面兑换的是咱村人,就没人说啥。就像山上的野鸡野兔,谁打着归谁;要是野猪、鹿这些大件,就得跟大队分,都是私下约定好的,没人举报。”
走着走着,王满福突然想起什么,对许伶说:“对了,你读书的事我打听清楚了。你可以去公社中学办走读,交了学费,期中期末考试及格就能拿毕业证,就是得大队开证明。”
他顿了顿,又说,“我想着让你下学期报名,到时候先参加个考试,要是成绩好,就能从初三读起,你觉得咋样?”
许伶眨了眨眼,问道:“那校长能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