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的轰然倒台,如同在沉闷的朝堂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另一股更加蓬勃、更加不可阻挡的力量,已经开始在帝国的肌体上生根发芽。
秋收过后,天气转凉,但关于红焰薯的热情却并未冷却,反而随着其惊人的产量被证实,以及李铭案带来的权力洗牌,呈现出燎原之势。
皇帝萧景琰乾纲独断,力排众议(实际上也并无太多有力的“议”可排了),正式下旨,将红焰薯定为“大渊祥瑞”,擢升初颜公主为“监国农政”,总揽全国农事改革与新粮推广事宜。同时,任命了一批在红焰薯试种和北地赈灾中表现出色的官员,充实到司农寺及地方农官系统之中。
借着李铭案清算留下的权力真空,一批相对年轻、更具实干精神、且或多或少与公主府有着联系或认同公主理念的官员,被迅速提拔起来。朝堂的风气,为之一新。
而在地方,尤其是在饱经雪灾和贪官蹂躏的北地,变化更为显着。
河间郡,靠山屯。
昔日被毁的试点田埂旁,如今立起了一块崭新的石碑,上面刻着“红焰薯首种之地”几个大字。王老栓穿着初颜公主特意赏赐的新棉袄,精神矍铄地站在田边,指挥着村里的青壮将最后一批饱满硕大的红焰薯从地里挖出来。
“快看!这株怕是有七八斤重!”
“咱们这十户试种的,平均亩产都超过五千斤了!比皇庄那边也差不了太多!”
“老天爷!这下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村民们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紫红色薯块,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和希望。他们按照公主府农师教导的方法,仔细地将薯块分类,大部分作为来年的种薯储存起来,小部分留下自家食用和交换。
“王村正,公主殿下可是说了,咱们靠山屯立了功,明年整个河间郡的薯种,优先从咱们这里出!”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道。
王老栓捋着胡须,满脸红光:“那是自然!咱们可不能给公主殿下丢脸!都把看家的本事拿出来,把种薯给伺候好了!这可是咱们北地老百姓的命根子!”
同样的场景,在平陆郡、在北地其他被初颜势力掌控的州县,也在陆续上演。赵破虏以铁血手段肃清了匪患和贪官余毒后,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红焰薯的推广和民生恢复上。收缴来的逆产土地被分发给无地农户,官仓里追缴回来的粮食被用于平抑物价、接济孤寡,而红焰薯,则成为了点燃北地新生希望的最亮火焰。
初颜公主“监国农政”的政令,伴随着充足的薯种、专业的农师以及减免赋税的优惠政策,如同温暖的春风,开始吹向大渊的其他疆域。从京畿到江南,从东海之滨到西陲边镇,无数州县官员争先恐后地上书请求引种,无数农户翘首以盼,期待着这“祥瑞”能早日降临自己的土地。
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萌发。
然而,新芽的破土,必然伴随着与旧土的摩擦与阵痛。
京城,某处深宅大院。
几个衣着华贵、气质沉凝的老者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他们并非李铭、郭莽之流的贪腐官员,而是世代簪缨、底蕴深厚的世家门阀的代表。
“初颜公主之势,已成燎原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红焰薯一出,天下粮产格局必将巨变。我等着以田亩立身的根本,恐将动摇。”
另一人接口道:“不止如此。她借着清查李铭、郭莽,安插亲信,把控朝局,如今更是手掌‘监国农政’之权,权势之盛,直逼东宫!长此以往,这大渊,还是萧家的大渊吗?还是我等士族与皇族共治的大渊吗?”
“女子干政,本就是牝鸡司晨!如今更是要动摇国本,颠覆祖制!岂能坐视?”一个脾气略显急躁的老者愤然道。
“不忍,又能如何?”最初开口的老者叹了口气,“如今她圣眷正浓,民心所向,又有红焰薯这‘祥瑞’护体,锋芒正盛。此时与她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她坐大,将来骑到我们头上不成?”
“自然不是。”白发老者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势不可逆,便顺势而为。红焰薯,我们也要种,而且要种得最好。农政之权,我们也要争,至少要确保我们的人能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要让她知道,治理这天下,离不开我们这些世家的支持。”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至于将来……来日方长。她终究是女子,终究有她的弱点。这天下,终究是男人的天下,是士族的天下。一时的风光,不代表永远。我们,等得起。”
众人闻言,皆陷入了沉思。他们明白,这是目前最稳妥,也最无奈的选择。在初颜公主携大势而来的洪流面前,即便是他们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门阀,也不得不暂避锋芒,蛰伏以待时机。
新芽在顽强生长,而深埋地下的旧土根系,也并未断绝,只是在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破土而出的机会。
公主府内,初颜对这一切洞若观火。
她知道,扳倒李铭、郭莽只是清除了表面的障碍,推广红焰薯也只是打开了局面。真正深层次的矛盾——皇权与相权(及新兴的公主势力)、中央与地方、新兴力量与旧有士族门阀的利益冲突,才刚刚开始浮现。
她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掠过山川河流,城镇乡村。
“青羽,告诉我们在各地的人,红焰薯推广要快,但要稳。尤其要注意地方豪强和士族的动向,防止他们阳奉阴违,或者利用推广之机,兼并土地,盘剥农户。”
“是,殿下。”
“另外,”初颜手手指在江南鱼米之乡和几个世家聚集的区域点了点,“这些地方,阻力可能会最大。可以适当放缓推广速度,先集中力量,将北地和京畿地区打造成坚实的根基。”
“属下明白。”
初颜收回目光,看向书房一角那盆依旧翠绿的红焰薯苗。它已经从最初的几株,分生出了许多新的植株,充满了勃勃生机。
“新芽已发,旧土未远。”她低声自语,眼神坚定而清澈,“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既然选择了,我就会一直走下去。”
无论前方是荆棘密布,还是万丈深渊,她都将用这手中的“祥瑞”之火,照亮前路,焚尽一切阻碍。
大渊的天,确实开始变了。而这变化的中心,正是这位手握薯种、心藏寰宇的初颜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