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已定,决心已下。整个“初火之地”的规则遗民,在前代先驱们的指导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这已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探寻真相,为了那可能存在的一线生机,为了向那操纵命运的黑暗投出掷向未知的一枪。
计划被命名为 **“彼岸计划”** ,旨在建造一艘能够跨越虚空、进行长期探索与生存的星舰—— **“探路者号”** 。
设计工作由诺顿、凯等前代先驱主导,融合了前代文明成熟的虚空航行理论、本宇宙源初文明对规则的精妙运用,以及“可能性之洋”那独特的包容与适应性。这艘船将不再是传统的物质结构,其核心将是一个小型的、可成长的 **“规则奇点反应炉”** ,以“初火之地”混乱的规则能量和虚空中的某种未知潜流为动力。船体则由可编程的智能材料与稳定的规则场构成,能够根据环境自我调整形态与防御。
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技术革命。守墓人工程师与“星灵”逻辑师负责构建稳定的规则框架;“森之民”与艾雯引导着新生的能量生命,为船体注入生机与自我修复能力;陈浩率领的战士和工程队负责最危险的物资模块安装与外部防护;而“回音水母”则以其维度感知,确保建造过程不会引发不可控的规则塌陷。
林凡坐镇“可能性之洋”,以其对宇宙本源规则的理解,调和着各方力量,并为那核心的“规则奇点”注入最初的稳定印记。他能感觉到,随着建造的进行,自己对力量的掌控也在缓慢恢复,对“可能性”的理解更加深入。
**数月后,在“逐光者号”残骸附近开辟出的巨大船坞中,“探路者号”的龙骨已然成型。** 它并非流线型,更像是一枚多面的、不断微微变幻形态的复杂几何晶体,散发着幽蓝与乳白交织的光芒。
然而,就在主体结构即将合拢的关键时刻,负责监控虚空的“回音水母”群落,传来了更加紧急、也更加诡异的情报。
它们捕捉到的、指向下一个目标宇宙的规则共振,其**强度和频率正在显着提升**!这意味着那个宇宙的毁灭进程可能正在加速。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持续监测中,它们还解析出那共振中夹杂着一种极其隐晦的、**非自然的编码信息**!这信息并非求救信号,更像是一种……**定位信标**或者**进度报告**,其结构冰冷、高效,充满了非生命体的逻辑感。
“是‘它们’……”历史学家墨菲分析着解析出的信息碎片,意念中带着寒意,“它们在标记猎物,在汇报收割的进度……这证实了,背后确实存在一个具有高度智能和组织性的‘势力’!”
这个发现让所有参与“彼岸计划”的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敌人不仅强大,而且高度组织化,其行为模式更像是一场有计划、有目的的“收割”!
压力骤增。“探路者号”的建造必须加快,他们必须赶在那个宇宙彻底毁灭前抵达,至少……要亲眼见证,并尽可能收集信息。
与此同时,林凡在引导“规则奇点”稳定时,意外地发现,通过这个正在成型的奇点,他对虚空的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他不仅能捕捉到那指向目标宇宙的共振,甚至能隐约“听”到来自虚空更深处的、一些更加缥缈、更加古老的……**回响**。
那是一些破碎的、充满绝望的文明悲歌,是一些宇宙临终前的规则哀鸣,甚至……还有一些极其微弱、仿佛来自更古老时代的、关于反抗与逃亡的**零星记录**。
虚空,并非绝对的死寂。它是一片埋葬了无数宇宙的坟场,也回荡着那些逝去世界最后的低语。而“探路者号”的核心,仿佛一个特殊的调谐器,让他得以窥见这坟场的一角。
在这些破碎的回响中,一个词汇反复出现,虽然模糊,却带着某种特定的规则印记——
**“织网者”**。
这会是那个黑暗势力的名字吗?它们在编织一张笼罩所有宇宙的毁灭之网?
就在“探路者号”即将完工,林凡试图更深入地探寻“织网者”的线索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一直相对平静的“初火之地”边界某处,空间毫无征兆地剧烈扭曲,一个微小的、不稳定的**虚空裂隙**骤然出现!虽然它只存在了短短数秒便自行愈合,但就在那数秒间,一道凝练的、带着清晰意识的**求救信号**,如同穿越了无尽距离的箭矢,精准地射入了“可能性之洋”,直接传递到了林凡的意识中!
信号来源,并非那个已知的目标宇宙,而是另一个**完全未知的方向**!信号内容简短而急迫:
“……坐标[无法解析]……‘织网者’的触须……已触及……文明壁垒即将破碎……任何能听到的存在……请……警告……‘摇篮’……”
信号戛然而止,仿佛发送者遭遇了不测。
林凡猛地睁开眼,眼中充满了震惊与凝重。
又一个宇宙遭遇袭击!“织网者”的活动比想象的更频繁!
而且,信号中提到了……**“摇篮”**?
这个在源初文明低语中出现过,被守茧人警示要“小心”的词汇,再次出现了!它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被这个未知宇宙的求救者提及?
“彼岸计划”尚未开始,更广阔的虚空、更多的受害者、以及更深层的谜团,已然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