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号清晨,沪城交大的教学楼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可考场所在的3号教学楼前,早已挤满了神色紧张的学生。
今天是期中考试的第一天,第一场考《计算机导论》,作为工科生的“基础命脉”,这门课的成绩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没人敢掉以轻心。
林舟站在教学楼门口,第三次摸了摸口袋里的准考证和2b铅笔,手心还是忍不住冒汗。
虽然考前两天和室友们熬夜突击复习,把重点知识点都过了好几遍,甚至编了顺口的记忆口诀,但真到了考场门口,心里还是没底。万一遇到没复习到的冷门知识点,或者编程题的逻辑比模拟题难怎么办?
“林舟!”苏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抱着一本法语复习资料,快步跑过来,脸颊因为赶路微微泛红,“你也这么早到啊?我紧张得早饭都没吃几口。”
“我也是,”林舟笑了笑,从书包里掏出一块全麦面包递给她,“先垫垫肚子,不然考试时容易分心。你法语是下午考吧?别太紧张,按咱们之前复习的来就行。”
“嗯嗯!”苏晴接过面包,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你计算机考试加油!考完咱们中午一起去吃食堂的糖醋排骨,放松一下。”
两人聊了几句,考场的门开了。林舟和苏晴告别后,跟着人流走进考场,找到自己的座位,3排4号,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课桌上,本该让人放松,却让林舟觉得更紧张了,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他把准考证和铅笔放在桌上,环顾四周。
考场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低头翻看复习资料,有的在默背公式,有的在梳理编程逻辑,连平时爱打闹的张强,此刻也皱着眉盯着《音乐鉴赏》的笔记(他下午考这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来,清了清嗓子:“同学们,把复习资料收起来,手机关机放在桌角,准备考试了。”
随着“哗啦”的试卷分发声,林舟的心跳越来越快。
拿到试卷前,他盯着面前的课桌,在心里飞快签到:“系统,签到!求个审题不马虎的技巧,让我别漏看关键信息,考的都会!”
【叮!检测到宿主在“考场应战地(3号教学楼302考场)”签到,恭喜获得奖励:“考场审题小技巧”(已存入系统空间,含答题顺序建议、关键词标注法、易错点提醒,附“心态调节小方法”)。】
林舟心里一稳,快速浏览技巧内容,全是实用的考场干货:
答题顺序:先看大题再做选择填空,大题占分高,提前了解考点,做小题时可顺便回忆相关知识点,避免漏记。
关键词标注:用铅笔圈出题目里的“核心要求”,比如编程题里的“输出格式”“功能实现”,选择题里的“不正确的是”“错误的选项”,避免因粗心看错题意。
易错点提醒:二进制转换注意“从右到左”的权值顺序,编程题记得写“分号”结尾,选择题遇到不确定的选项,先标记跳过,做完其他题再回头分析。
心态调节:紧张时深呼吸三次,盯着窗外30秒,转移注意力,告诉自己“复习到位了,肯定能应对”。
按照技巧建议,林舟先翻到试卷最后一页看大题。两道编程大题,第一道是“编写简易加法计算器”,第二道是“统计数组里的偶数个数”。
看到题目时,林舟心里的石头瞬间落地。第一道题和考前跟李哲一起琢磨的“简易程序设计”几乎一样,连输出格式都差不多;第二道题的逻辑更简单,用循环语句加条件判断就能搞定。
“还好还好,复习到点子上了。”林舟松了口气,按照“关键词标注法”,用铅笔圈出第一道编程题里的“输入两个整数”“输出‘和为:xx’”,避免等会儿写代码时遗漏格式要求。
接下来做选择题,前面十道题都很顺利,都是复习过的基础知识点,比如“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操作系统的功能”,林舟很快就选完了。
到了第11题,他卡壳了。题目问“下列哪个不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选项有Java、c++、c、python。
这个知识点有点冷门,林舟考前只是匆匆看过一遍,一时想不起来。他按照技巧里的“易错点提醒”,先在题号旁画了个问号,继续做后面的题。
等做完填空题,回头再看这道题时,突然想起考前编的“编程语言口诀”:“面向对象看封装,Java、c++、python强,c语言是结构化,按部就班来编程。”
“对了!c语言是结构化编程语言,不是面向对象的!”林舟眼前一亮,果断选了c选项,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考前用了高效记忆法,不然这道题肯定要丢分。
填空题里有一道二进制转换题,林舟按照“凑数口诀”,很快算出答案:“二进制1011转十进制,从右到左权值是1、2、4、8,1+2+8=11,答案就是11。”他特意在草稿纸上多算一遍,确保没有算错。
最后做大题,第一道编程题,林舟按照之前和李哲琢磨的思路,先定义变量,再写输入输出语句,最后用加法公式计算,不到十分钟就写完了。
检查时,他发现差点忘了在语句结尾加分号,赶紧补上。多亏了技巧里的“易错点提醒”,不然就要因为格式错误丢分了。
第二道统计偶数个数的编程题,林舟用“循环语句口诀”梳理逻辑:“循环遍历数组,条件判断是否偶数,是就计数加一,循环结束输出计数。”
代码写得顺畅,运行逻辑也没问题,他甚至在草稿纸上模拟了一遍输入输出,确保结果正确。
考试结束前半小时,林舟把整张试卷检查了三遍,重点看标注的关键词和易错点,确认没有遗漏和错误后,才放下笔,长长舒了口气。窗外的雾气已经散开,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试卷上,让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都显得温和了不少。
“考试时间到,停笔交卷!”监考老师的声音响起,同学们纷纷放下笔,有序地交卷离开。
林舟走出考场,刚到教学楼门口,就看到李哲在等他。
“感觉怎么样?”李哲迎上来,推了推眼镜,“大题难不难?”
“还行,两道编程题都是复习过的,”林舟笑着说,“第一道和咱们考前琢磨的差不多,第二道统计偶数也简单,就是有个选择题差点记不起来,还好靠口诀想起来了。”
“我也是!”李哲点头,“那个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题,我一开始也懵了,后来想起你编的口诀,才选对的。咱们的突击复习没白费!”
两人正聊着,张强和王浩也走了出来。张强一脸轻松:“还好《计算机导论》不难,我那几道选择题都蒙对了,编程题抄了点模板,应该能及格!”
王浩则拍着肚子:“考完试饿得不行,走,咱们去食堂吃顿好的,下午还要战斗呢!”
四人刚走到食堂门口,就看到苏晴在等他们。“考得怎么样?”苏晴笑着问,手里还拎着四杯热豆浆,“我刚买的,给你们补补能量。”
“太及时了!”王浩接过豆浆,猛喝了一口,“林舟考得最好,咱们的复习方法全靠他!”
林舟接过豆浆,对苏晴说:“你下午法语考试别紧张,用咱们之前的表格和口诀,肯定没问题。考完试咱们去吃你说的淮扬菜,好好放松一下。”
“好呀!”苏晴眼睛一亮,“我已经跟室友说好了,考完试咱们六个一起去!”
坐在食堂里,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聊着考试的趣事,林舟心里满是轻松和满足。
这场考试虽然有考前的紧张,有考场上的小卡壳,但因为有提前的充分复习,有系统的审题技巧,更有室友和苏晴的陪伴,最终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这只是大学众多考试中的一场,未来还会有更难的挑战。
但只要保持认真的态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身边有互相扶持的人,再紧张的考场,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幸运”。
这些带着紧张和喜悦的考试经历,会成为青春里最真实的印记,见证着成长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