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由“五星评论家”迈克·阿瑟上将发起的夺回菲律宾的计划开始了。
第一步就是攻占莱特岛。
老麦克为了实现当初吹过的牛逼,可是下了血本。
当年老麦克从菲律宾狼狈逃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我会回来的(Ill be back)。”
为了自己吹过的牛,甚至还和太平洋战区的司令尼米兹打嘴仗。
老麦要打菲律宾,而尼米兹要打台湾。
最后,老麦说服了罗斯福总统,罗斯福说服了尼米兹。
这才有了莱特湾战役。
当时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了。(诺曼底登陆的先头部队并没有莱特湾的规模大。)
美军集结了28万陆军,其中17.5万的先头登陆部队。
美国海军则集结了第3、第7舰队。
共有航空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登陆舰和运输舰650艘。
10月20日早晨,美军浩浩荡荡的杀向莱特岛。
此时的美军兵强马壮,光是海面上的舰队,那场面可真是夏侯惇看路易十六——一眼望不到头……
当天下午14时30分,早有准备的麦克阿瑟穿着笔挺的军服,嘴里叼着招牌式的玉米芯烟斗,戴着飞行墨镜,乘坐着一艘登陆艇,向海滩驶去。
当登陆艇即将靠岸时,老麦跳入没膝深的水中,迈开大步向岸上走去,两名随军记者迅速按下手中的相机快门,留下了那张举世闻名的照片。
随后,麦克阿瑟在记者的拥簇下,发表了十五分钟演讲。
演讲的核心内容其实就一条:菲律宾的乡亲们!我胡汉……咳咳,我,美国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托上帝的福,我又回来了!
据说为了迎接这一刻,老麦几天前就开始准备稿件,原计划是发表一个小时的演讲,后来觉得不合适,改成了十五分钟。
莱特岛太大了,美军登陆的时候,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
不过在往莱特岛内陆推进的时候,遇到的抵抗越来越强了。
当然,这场战役的主力是双方的海军。
日军最开始的计划想得很好。
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着4艘航母为主的特混第3舰队,主要作战目的是将美国太平洋第3舰队从莱特湾引走。
而栗田健男中将率领着中央舰队。该舰队负责主攻,进攻目标是美军在海湾中的舰队和登陆场。
最后一支舰队由西村祥治中将率领,主要负责莱特岛外围运动作战。
小泽治三郎是个实在人,上头让他做诱饵,他还真不含糊。
带着四艘航母和100多架舰载机招摇过市,一遍又一遍地明码发报,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
就差直接给哈尔西(第三舰队司令,绰号:蛮牛)发电了:我在这儿呢,“蛮牛”,快来打我啊!
但事与愿违,美军没发现他,反而首先发现了栗田健男的中央舰队。
10月22日夜间,美军飞鱼号潜艇在巴拉望水道发现了正在打算搞偷袭的栗田舰队。
受够了枯燥巡航的美军艇员们立刻精神起来,飞鱼号潜艇立刻上报,并召唤了自己的好基友,绦鱼号潜艇。
两个老六找准机会,阴了栗田舰队。
当时的栗田舰队,毫无准备,结果包括栗田健男的旗舰“爱宕”号,“摩耶”号,“高雄”号在内的三艘重巡洋舰被当即击沉。
随后栗田健男把旗舰改到了大和号上。
10月24日下午,哈尔西的第三舰队发现了栗田舰队。随后大批舰载机飞临栗田舰队上空。
众所周知,日军舰队的防空也就比没有强点。
于是美国海军航空兵开始暴打“武藏”号战列舰。
这艘和大和号齐名的战列舰,从出厂到沉没,完美的保持了海战零战绩……
1100头鬼子也“陪葬”于海底,其中还包括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中有着“炮术国宝”的猪口少将也与舰同沉。
傍晚16时左右,栗田健男害怕美军舰载机在他们通过狭窄水道的时候再次攻击。
于是做出了撤退的命令。
美军侦察机见状,也准备放弃进攻了。
18时,天色已经渐暗,夜间美军的舰载机不可能发动攻击。
于是栗田健男让舰队转向,开始全速推进,准备攻击莱特湾登陆的美军。
1944年10月25日这一天,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对决打响了。
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对决。
25日凌晨,美军第七舰队的6艘3万吨级的战列舰,8艘巡洋舰、29艘驱逐舰和39艘鱼雷艇以逸待劳。
负责协助栗田舰队进攻的西村舰队一头扎进了美军的埋伏圈。
此时的西村舰队只有“扶桑”号、“山城”号战列舰以及“最上”号重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
美军舰队排成两列t字横队,战列舰在后,距离米;巡洋舰在前,距离米。
所有舰炮在先进的雷达引导下,疯狂的向日军倾泻炮弹。
日军着名的海上违章建筑群“扶桑”号战列舰被炸成两截……
其他舰艇也全部被击沉。
最后只有后赶到的志摩舰队2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见势不妙,溜得快。
留下2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这才逃了回去。
10月25日凌晨,趁着第三舰队追击小泽治三郎,第七舰队主力暴打西村舰队,栗田舰队利用夜色掩护,杀到了莱特湾附近。
这时的莱特湾内,美国海军一艘主力舰都没有,只有斯普拉格少将指挥的一支支援分舰队,有6艘护航航母、3艘驱逐舰和4艘护卫舰。
所谓护航航母,就是用商船、油船改装的轻型航母。
由于吨位小,满载排水量也就一万多吨,且航速慢、装甲弱,不抗揍。
所以,美军的护航航母一般不直接参加与日军的战斗,多数都是用来为商船护航,为登陆部队执行对岸轰炸和支援任务。
此时的栗田舰队手中还有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其中还包括了大和级战列舰。
莱特湾的美军犹如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姑娘,面对一头来势汹汹的壮汉。
结局可想而知了……
一旦让日军冲入莱特湾,用舰炮轰击人挨着人的滩头阵地,必然死伤惨重。
不过美军中也有无畏的勇士,塔菲3号舰队此时挺身而出。
三艘驱逐舰毫不犹豫地冲向日军战列舰。
与此同时,护航航母上的美军舰载机也立即起飞,发起决死反击,不顾一切的冲向日军,只为尽可能地拖延时间。
但是,仅靠驱逐舰和几十架舰载机,能拖延多久?
冲在最前面的“约翰斯顿”号驱逐舰被日军舰炮瞬间撕碎,舰上186名官兵全部当场战死。
看到这一幕,支援舰队的指挥官斯普拉格少将心急如焚,他的上司,第七舰队司令金凯德同样心急如焚。
虽然他在南边有6艘战列舰,可因为夜战西村舰队,第七舰队主力这时已经油弹耗尽,需要补充弹药后再赶来增援。
这个过程需要几个小时,等主力舰赶来,登陆场的美军恐怕要全军覆没了。
远水不救近火,金凯德只好不断向珍珠港发报,请求尼米兹命令第三舰队的哈尔西回援。
哈尔西当时正在莱特湾以北300多海里的海面上,暴揍小泽舰队呢。
小泽舰队本来就是诱饵,面对美军几百架战机的轮番轰炸,“瑞鹤”号、“千岁”号、“瑞凤”号”航母相继沉没,另1艘“千代田”号航母也遭到重创。
就在哈尔西正杀得兴起时,尼米兹给他发来一封电报,要求回援莱特湾。
哈尔西见到电报很生气,因为尼米兹的措辞让他很不爽。
但在愤怒之余,哈尔西又冷静了下来。他抽出一部分战列舰,前去增援莱特湾。
不过,由于距离实在太远,当回援舰队赶到时,莱特湾已经风平浪静了。
难道莱特湾剩下的美国舰队被全歼了?
不,日军舰队好不容易有了一次虐菜的机会,结果在关键时刻,栗田健男怂了……
斯普拉格少将率领的支援舰队虽然损失惨重,但并没有被完全消灭,而是边打边撤不停的拖延时间。
栗田健男击沉两艘护航航母后,突然下令撤退。
历史就是这么的有趣。
如果栗田健男再坚持一下下,那么他的战绩将被写进历史。
因为当天晚上,麦克阿瑟夫妇就在莱特湾内的运输舰上。
如果栗田舰队能突入莱特湾,大和号战列舰上的460mm巨炮可以把他们轰上天去。
而登陆场的美军也会遭到覆灭。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东京大本营原本策划此次作战,本就没打算让栗田活着回来。
也就是说,大本营制定的“捷一号作战”计划,意在牺牲联合舰队,最大程度杀伤美军。
你联合舰队的大和、武藏、长门,就是沉,也得给老子沉在莱特岛。
可是早在爪哇海战时,栗田健男就有不顾其友军求援而逃跑的先例。
现在他又怂的一批,未能“玉碎”,成了日本海军中出了名的“栗跑跑”……
万万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还逃过了战后审判,完好的活到了1977年……
此战过后,小泽治三郎得到了大本营一致好评……
但没什么卵用了。
日本海军此战几乎把主力舰艇全都打光……
原本日军有机会消灭莱特岛登陆的美军和西太平洋总司令麦克·阿瑟的。
因为栗田健男的骚操作,导致功亏一篑。
至此,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最后一次战列舰对决,最后一次航母对决画上了句号。
这场战役的mVp自然是美国海军。
老麦和登陆部队成了躺赢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