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是赤裸裸的殖民统治手段,充满了算计与冷酷。
杨映溪的神色变得格外严肃,“请务必提醒谢将军和他麾下的所有将士,绝对、绝对不要被倭人表面的顺从和卑屈所迷惑,更不可因此而生出轻视之心!要时刻保持最高度的警惕!”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警告:“倭人骨子里有一种极端的自卑与扭曲的自尊混合而成的狼子野心。他们擅长隐忍,擅长在弱者面前耀武扬威,在强者面前摇尾乞怜。
一旦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他们会使出各种阴损歹毒的计谋,比如利用女人、下毒、伪装、偷袭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地削弱我们的士兵,打击我们的士气。”
她看向萧墨玄和崔佑璋,目光深沉:“请转告谢将军,对倭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和麾下将士的残忍。
在倭岛,没有无辜者,只有暂时隐藏起来的敌人。唯有始终保持绝对的力量优势和冷酷的镇压姿态,才能让他们不敢生出异心,才能确保银山的安全,确保远征军将士的性命!”
一番话说完,暖阁内一片寂静。
萧墨玄和崔佑璋久久无言,都被她这番深入骨髓的、对倭人性格剖析及其应对之策所震撼。这不仅仅是战略,更像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警惕与……或许是仇恨?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得不承认,这套方案,几乎是目前情况下,最完美、最狠辣,也最能保障大虞利益的解决之道。
萧墨玄深深地看着杨映溪,仿佛想透过她平静的外表,看穿她内心那深不见底的思绪。最终,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沉声道:“好!就依此策,回复云昭!”
崔佑璋也郑重点头:“我立刻去拟写回信,将秦公子的方略,详细告知云昭。”
困扰谢云昭的难题,在杨映溪这里,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便被剖析得淋漓尽致,并给出了堪称毒辣的完美解决方案。
第二日朝堂之上,崔佑璋以自己的名义将此奏章呈上去的时候,满朝哗然,武将们都觉得此策甚妙,倒是那些文官,说什么“此策过于狠毒,有失大虞天朝上邦的风范……”
总之,有人对这个此策推崇备至,也有人说太过狠辣……。
以几位翰林院老学士和都察院御史为首的清流文官,纷纷出列表奏,言辞激烈。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翰林颤巍巍地出列,痛心疾首道:“陛下,摄政王!此策……此策过于狠毒矣!我大虞乃天朝上邦,礼仪之邦,对待藩属蛮夷,当以王化教化,怀柔远人,岂能行此等……此等近乎暴虐之政?
驱使彼国君主压迫其民,挑动其内部纷争,更有甚者,视其全民皆为潜在之敌,严防死守,动辄以屠戮威慑!此非仁政,实乃霸术,更有损我大虞煌煌天威,仁德之名啊!”
“王大人所言极是!”另一位御史立刻附和,义正词严,“倭岛虽蛮荒,其民亦是人子。岂可因少数顽抗,便视其举国为仇雠?如此苛政,必使其民心尽失,仇恨暗生,恐非长久治安之道!当以圣人之道,感化其心,使其真心归附,方为上策!”
“有伤天和,恐招致天谴啊!”
一时间,朝堂之上,充斥着各种“仁义道德”、“天朝风范”、“怀柔远人”的论调,仿佛采纳了此策,大虞立刻就会从礼仪之邦变成无道暴秦一般。
龙椅上的小皇帝被这阵仗吓得有些无措,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萧墨玄。萧墨玄面沉如水,并未立即开口,只是冷眼旁观着下方的争论。
就在文官们群情激昂,几乎要将这份方略批得一无是处之时,一声带着毫不掩饰嘲讽的冷笑,清晰地响彻大殿。
“呵——”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崔佑璋越众而出,一身绯色官袍却依旧掩不住那份凛冽之气。他目光如电,扫过那些慷慨陈词的文官,嘴角噙着一抹讥诮的弧度。
“好一番慷慨激昂的‘仁政’高论!好一个‘怀柔远人’的圣人之道!”崔佑璋的声音不高,却能轻易的压过满堂躁动,“当真是……感动不已啊!”语气充满了嘲讽与不屑。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恶趣味,变得锐利如刀,他拱手向萧墨玄行了一礼:“摄政王殿下,本官有一请,这几位大人能不远万里的走一趟倭岛,向倭岛上的那些倭奴去宣扬王化,宣扬圣人之道……,然后让倭人把银矿拱手献于我大虞朝,如何?”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恶意的一笑,“怎么样?各位大人,只要能拿下倭岛的银山,这可就是个不世之功啊!刚才各位大人不是慷慨激昂,现在给各位机会了,怎么都不说话了?是不爱说话,还是不会说话?”
“他们哪里是不会说话,他是只会说话……”萧墨玄冷冽的声音终结了大殿上的嘈杂之音。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那些面色难看的文官身上,忽然话锋又一转,脸上露出一抹看似温和,实则带着冷意的笑容:
“不过,诸位大人忧国忧民,心念教化,其情可悯,其志可嘉。既然诸位觉得倭岛之事,当以‘王化’为先,本王觉得崔太傅所言倒也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提议……,来人,派人跟着这几位大人回家,让他们和家人好好道别,毕竟,此次朝廷委以如此重任,几位大人此去倭岛没个三年五载很难归家,几位大人如此的以国事为先,皇帝陛下甚是欣慰!”
崔佑璋接下来的话让那些文官瞬间脸色更是煞白:“若能不费一兵一卒,仅凭诸位大人三寸不烂之舌,便能令倭人乃至周边小国真心归附,从此刀兵入库,马放南山,那自然是天大的功劳,青史留名!若然……事有不谐……也能得个汉使之功!也能青史留名!左右各位大人都是求仁得仁哪……!”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那些刚才还慷慨激昂的文官,此刻一个个面如土色,冷汗涔涔。让他们去那蛮夷凶悍的海外之地“宣扬王化”?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看着他们那副噤若寒蝉、不敢接话的模样,崔佑璋心中冷笑。
萧墨玄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面上却依旧威严,他扫了一眼那些哑口无言的文官,沉声道:“崔爱卿所奏,老成谋国,思虑周全。倭岛之事,关系重大,当以稳妥为上,将士安危为重。其所呈方略,准奏施行!至于组织‘宣慰使团’准奏,几位大人回家准备吧!”
“退朝——”
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响起,这场朝堂之争,以崔佑璋和萧墨玄的完美配合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还顺便打包送出一波,中看不中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