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蝉鸣尚未完全喧嚣起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便如同长了翅膀,从遥远的东南沿海飞抵京城——泉州船厂建造的第二批、数量更为庞大的新型远洋战船,已顺利下水!
这批战船不仅包括了更多的主力宝船,还配备了数艘专门用于运输兵员、补给和战利品的辅助舰只,以及数艘行动迅捷、装备了轻型火炮的护卫战船。
整个船队的规模、火力和远航能力,都是按照远洋巡航舰队的标准制造,相较于大虞朝原有的水师已经达到了质的飞跃。
这意味着,酝酿已久、关乎国运的“倭岛银山计划”,终于具备了正式启动的硬件基础!
摄政王萧墨玄当机立断,以八百里加急,将正在沿海清剿残余海盗、历练水师的谢云昭召回京城。
摄政王府,戒备森严的书房内。
谢云昭风尘仆仆,一身海风与硝烟的气息尚未完全散去,便被引入了这核心的决策之地。当他看到书房内除了萧墨玄和崔佑璋,墙上还悬挂起那幅极其详尽的倭岛及周边海域沙盘时,心中已然有所预感。
“王爷,崔兄!”谢云昭抱拳行礼,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他深知,若非有重大行动,绝不会在他巡航任务尚未完全结束时便紧急召他回京。
萧墨玄示意他坐下,目光沉静而锐利:“云昭,辛苦了。此次召你回来,是有一项关乎大虞百年国运的重任,要交托于你。
崔佑璋接过话头,指向那巨大的沙盘:“云昭,你之前巡航,肃清海匪,扬我国威,做得很好。但那些,都只是开胃小菜。接下来,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这里!”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沙盘上那片蜿蜒如虫的岛屿——倭岛!
“倭岛?”谢云昭眉头微挑,他自然听说过此地,也知道年前王氏等世家曾组织船队前往,结果损失惨重,铩羽而归,将那里描绘成了人间地狱。
萧墨玄沉声道:“不错,正是倭岛。世人皆知那是未开发的蛮夷之地,却不知其地下,埋藏着足以让我大虞国库充盈百年宝藏——巨大的银矿!”
“银矿?!”谢云昭倒吸一口凉气,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炽热。作为统兵将领,他太清楚源源不断的白银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可以装备更精良的军队,可以打造更强大的水师!这是真正的强国之基!
“王爷,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崔佑璋肯定道,“此前王氏他们的失败,不过是被人故意误导,走错了路而已。我们手中,才是最精确的海图,最详尽的银矿分布,以及……最完整的行动计划。”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谢云昭一眼,“我们研发新型的战船,研制新型的火炮和武器,真正的目的都是为了此次行动做准备。”
接下来的时间,萧墨玄和崔佑璋向谢云昭详细阐述了“倭岛银山计划”的核心目标、行动步骤以及战略意义。
不仅仅是占据银山,开采白银,更要借此机会,在倭岛建立稳固的据点,掌控周边海域,将这片富饶却混乱的土地,逐步纳入大虞的势力范围和贸易体系之中。
谢云昭听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宏大得多!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个逐步推进式的开疆拓土。
“末将明白了!”谢云昭站起身,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末将愿率水师将士,为我大虞,拿下此岛!”
萧墨玄亲手将他扶起,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期许:“云昭,最初让你进入水师历练就是为了这个计划做准备!朝廷会倾力支持你所需的一切人员、物资。
你此次回京,有三个月休整时间。这三个月,你把这份计划书要吃透,有什么不明白或者拿不准的地方,就到这里来与我们反复的推演,做到极致的完善!
务必做到,不出则已,出则必胜!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末将领命!”
萧墨玄从书案上拿起一份装订精美的册子,郑重地递到谢云昭手中。册子封面上,是苍劲有力的四个字——《倭岛方略》。
谢云昭双手接过,只觉得这薄薄的册子重若千钧。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只看了几页,便被其中缜密的规划、大胆的构想以及对倭岛局势精准到可怕的分析所震撼!
从最开始的登陆地点选择、建立稳固滩头阵地,到如何利用倭岛内部大名(领主)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拉拢打压……;
从占据石见银山后如何建立高效残酷的开采与管理体系,到如何逐步清理周边区域、建立永久性军事据点;甚至包括了长期统治策略、文化同化手段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
事无巨细,环环相扣,将军事、政治、经济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不仅仅是一份军事计划,更像是一份将一个地区彻底征服并消化吸收的宏伟蓝图!
更让谢云昭心惊的是,计划中对于可能遇到的抵抗,明确提出了“雷霆手段,勿留后患”的指示,尤其是在对待倭岛土着平民的态度上,强调了“严苛管控,以儆效尤”的原则,几乎不留任何温情脉脉的余地。
“这……这计划……”谢云昭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惊叹与敬畏,“是何方高人所作?竟能谋划至此!”
萧墨玄与崔佑璋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神色。
“此计划,乃秦公子呕心沥血之作。”萧墨玄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秦公子?!”谢云昭再次震惊。他虽知秦歌智计超群,却没想到竟能谋划出如此深远、甚至可以说……冷酷彻底的征服方略!这份眼光与魄力,远超寻常谋士!而她……(他的脑海中又闪现出温泉中那一抹惊艳……)。
“正是。”崔佑璋接口道,语气中带着感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维护,“云昭,你手中的方略,是基石。你要做的不仅是要拿下倭岛的银山,还要注意朝廷各大世家派去的那些人,你要做的是牵制和消耗他们,一定要不让他们有机会占据银山……。你肩上的担子,很重!”
简单的一句话,就已经让谢云昭明白了自己肩头的重担;他能被萧墨玄和崔佑璋引为亲信,他心里自然是知道他们对世家的打算,虽然他也出身于世家,但他在家族中并不受重视,他今天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谢云昭紧紧握住手中的《倭岛方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澎湃,目光变得无比坚定:“王爷,崔兄,放心!末将定不负重托!”
他知道,从接过这份方略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便与那座遥远的银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未来三个月,他将与两位最顶尖的同伴一起,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即将到来的远征,铺平每一条道路,扫清每一个障碍。
书房内的灯火,再次亮至深夜。沙盘上的推演,伴随着激烈的讨论与缜密的计算,正式拉开了序幕。一场注定将载入史册的远洋征伐,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