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6)
朱棣:(微信红包: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朱高炽:“哟呵,爸爸发红包啦,我抢!”
朱高炽领取朱棣微信红包
朱瞻基领取朱棣微信红包
朱标:“这么长时间了,可难得见老四发红包。”
朱标领取朱棣微信红包
马秀英领取朱棣微信红包
朱元璋领取朱棣微信红包
朱允炆:“虽说我有点讨厌四叔,但我可不会跟钱过不去。”
朱允炆领取朱棣微信红包
朱元璋:“Judy,怎么发的是银子,不是大明宝钞?”
朱棣:“爸爸,您是有所不知,大明宝钞印得太多,都贬值不值钱了。后来到万历那小子时候,张居正搞改革,推行什么一条鞭法,把税收都改用白花花银子。”
秦良玉领取朱棣微信红包
朱翊钧:“而且,这白花花、沉甸甸的银子,可比大明宝钞强太多。”
朱祁钰:“那你咋还在张居正死后抄他家,还干出差点鞭尸这么不地道的事?”
朱翊钧:“哎呀呀,景泰您就别哪壶不提哪壶,我那时候年轻气盛,被人一撺掇就上头了嘛。再说,张居正那老头生前对我管得太严,我心里憋着气呢。”
朱常洛:“爸爸,您这理由找得可真够妙的,合着就是您自己想发泄呗。”
朱由校:“爷爷您也真是的,张居正好歹帮您把国家治理得不错,您咋能这么对他。”
朱由检:“就是,祖宗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到后来越来越难搞,要是多几个张居正这样的人,说不定我也不至于那么惨。”
朱棣:“行了行了,都别扯张居正了。万历啊,你说说你,几十年都不上朝,这大明天下差点就毁在你手里了。”
朱翊钧:“成祖爷,我也不想这样啊,朝廷里那帮大臣整天吵吵闹闹,烦死我了,我眼不见心不烦还不行嘛。”
朱翊钧:“哎,不对呀,怎么扯到我头上了?不是该听成祖爷讲故事嘛。”
朱棣:“对哦。”
朱翊钧:“我得赶紧抢红包。”
秦良玉:“万历皇上别抢啦,最后一个888两的红包被我抢到手咯。”
戚继光:“良玉妹子,你这抢得可真不少啊,我才刚看到呢。”
朱允炆:“四叔可真有钱。”
朱高炽:“那是当然,不然我爸怎么开创永乐盛世。”
秦良玉:“成祖爷,您接着说。”
朱棣:“我爸因二哥秦王朱樉(同“赏”音)、三哥晋王朱棡(同“刚”音),还有我马上要去封地,就派我和二哥三哥去‘中都’凤阳,去看看祖宗发家地方,好让我们知道大明基业是怎么来的。
从那以后,我前前后后三次被派到凤阳长住,一边练兵演武,一边了解民生疾苦和老百姓的生活,这对我的思想影响可大了。在凤阳的那段日子,就跟我在宫廷教育后的实习似的。”
朱厚照:“原来太祖爷还派您去凤阳历练过呀,那是不是在那儿碰到了好多好玩的事儿?”
朱棣:“好玩?你小子可别想得这么轻松,练兵演武可不是开玩笑的,每天把我累得腰酸背痛。不过,确实也见识了不少民间事儿。”
朱高炽:“爸爸,您快给我们讲讲,都了解到哪些民间疾苦?”
朱棣:“民间老百姓的日子可不好过,有的连饭都吃不饱,衣服也穿不暖,还得承担各种各样的赋税。
我当时就琢磨着,以后要是我当了皇帝,一定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像有些子孙,就知道自己享受。”
朱翊钧:“成祖爷,您这又说我呢?我也没光自己享受啊,我在位时候也打了胜仗,‘万历三大征’了解一下?”
朱厚照:“哟呵,你还好意思提万历三大征?要不是张居正给你攒了点家底,你哪来的钱打仗?”
朱翊钧:“得得得,算我怕了你们了,不跟你们说了,反正我说不过你们。”
秦良玉:“好了好了,都别吵啦。永乐皇上您接着说。”
朱棣:“我爸特信佛教,我们刚被封王时候,爸爸都要给我们每个人选一个僧人来辅佐。有个僧人法名叫道衍,后来我赐名姚广孝,这人那可是相当有谋略,学问也大。”
朱厚照:“原来这个道济……”
朱厚熜:“什么道济?是道衍。”
朱厚照:“要你说?我就是口误。这个道衍是太祖爷安排的啊?”
朱元璋:“没错,是我安排的,哪知道这家伙居然联合Judy夺了我允炆皇孙的皇位,@朱棣 你把他拉进来。”
朱棣邀请姚广孝加入群聊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7)
姚广孝:“@朱棣 @朱元璋 永乐皇上、洪武皇上好,贫僧有礼了。”
朱元璋:“哼,道衍,你还知道见了我要行礼?当初你撺掇老四夺了我皇孙的皇位,这笔账怎么算?”
姚广孝:“洪武皇上,贫僧只是顺应天道,辅佐永乐皇上成就大业,并无恶意啊。再说,这天下最后不还是在朱家子孙手里嘛。”
朱棣:“是啊,爸爸,您就别责怪姚先生了,他对我帮助可大了,要不是他,我哪有今天。”
朱允炆:“四叔,您这话可就不对了吧?要不是他,我也不会丢了皇位,流落他乡,过得那么惨。”
姚广孝:“建文皇上,贫僧对不住您,但这也是天数。您也别太难过,您在历史上也算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秦良玉:“好了,现在气氛有点沉重,要不先散了,明天接着聊,不过得让洪武皇上回忆一下当初对和尚的评语,我听说洪武皇上评价过和尚呢。”
朱元璋:“我确实评价过,我说和尚是‘国家懒虫、民间蛆虫、色中饿鬼、财上罗刹’,当年那些和尚,好多都不遵守戒律,又是喝酒吃肉,又是抢占田产,啥坏事都干。”
马秀英:“哎呀,重八,你也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呀,也有好和尚的嘛。”
朱元璋:“好和尚是有,但是坏和尚也不少,我这是恨铁不成钢。”
姚广孝:“洪武皇上,贫僧自认为还是一心向佛,辅佐永乐皇上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并非为了一己私利。”
解缙:“哈哈,道衍大师,你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这辅佐手段,可有点不一般啊。”
杨士奇:“就是,哪有和尚天天想着帮人夺皇位的。”
姚广孝:“你们懂什么?贫僧这是顺应历史潮流,没有永乐皇上,哪来的永乐盛世?”
戚继光:“得得得,你们别争了,都说说自己对和尚的看法呗。我觉得和尚嘛,就应该好好修行,普度众生。”
于谦:“没错,要是都像道衍大师这样,那还不乱套?”
姚广孝:“你们……哼,跟你们说也说不明白。”
朱聿键:“我倒觉得,和尚也分很多种,有像道衍大师这样有才华有谋略的,也有只知道混吃等死的。”
朱棣:“行了行了,你们净变着法抢我话题,@秦良玉”
“啪!”
秦良玉:“要想晓得后头啷个样,那就等倒下回儿再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