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都城后,便与各个街道和官员府邸守着的重兵对上。
其中还有几处武将府门口已经血流成河。
若非解决外围的那些人,他早就进宫了。
广场上将边人无人敢轻举妄动,秦王脸瞬间变成了黑紫色。
如何也没有料到,裴铭竟然会出现在此。
他竟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还有他的两千多私兵为何没有一点动静。
难道…随即目光深沉的看向裴铭,和元帝。
一时间心如死灰………
元帝和霍启纷纷松了一口气,沉声道,“爱卿平身!裴铭你来的正是时候。”
“秦王意图谋反,立刻将其拿下押入天牢。
容后处治……”
裴铭立刻领命,“遵命陛下!”
随即一个闪身立刻站起身来,目光深沉的看向秦王的方向。
高声喊道,“众将士听令,捉拿秦王!”
一时间呼声震天,开始慢慢缩小包围圈。
向秦王等人靠近,秦王眼看着周围多出数倍的人。
惨然一笑嘶吼一声,拔剑向一个方向疯狂进攻。
然而终究是力量悬殊,最终还是被控制住。
目光直直的看向父皇和冥王,眼中满是不甘和愤恨。
一场宫变就此结束,养心殿外尸横遍野预示着多么惨烈。
第二日,晨曦微熹,金乌初升,将太和殿的琉璃瓦染上一层暖金色。
殿内却静得落针可闻,唯有沉肃的气息在梁柱间流转。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阶分列两侧,衣袖垂落的弧度都透着紧绷。
往日早朝前的低低议论声全然不见。
可眼角眉梢的余光却在暗中交织,彼此交换着复杂的神色。
昨日宫闱惊变的余波,仍旧宕机在每个人的心中,无声的目光里藏满了揣测与不安。
有的心跳如鼓,有的畏畏缩缩。
最后所有暗流涌动的视线都齐齐定格,落在了站在百官最前排的冥王身上。
那目光锐利如炬,似要将他周身的气场剖开,探寻分毫端倪。
就在这时,一道尖细的唱喏声划破寂静:“陛下驾到!众臣跪!”
话音落,百官齐齐俯身跪地,元帝面色苍白,身形虚弱得需宫人左右搀扶。
才缓缓步走上高台上的龙椅上落座,衣摆垂落时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
待到众人都站起来,老太监站在台前高声道。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台下好一顿安静,元帝微抬眼眸扫向众官员,这才轻咳一声开口。
“咳…朕许久不曾上朝,众爱卿竟都无本启奏吗!”
声音沙哑却带着威严,台下官员这才齐齐回声。
“臣等不敢!”
“咳,罢了,都少给朕装糊涂……”
元帝扶着龙椅扶手,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原本虚弱的声线陡然拔高。
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昨日宫变,逆贼秦王剑指天子、悍然谋反!
若非裴铭率军及时驰援,这龙椅之上,今日已是他人之座!”
话音未落,殿下官员已哗啦啦跪倒一片。
头颅抵着冰冷的金砖,声音里满是惶恐。
“臣等该死!未能及时察觉逆谋、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看着下方伏跪的百官,元帝眼底掠过一丝冷光。
他如何不知,这满朝文武里,半数早与秦王暗通款曲。
余下的也多是隔岸观火的观望之辈。
若非如此,京都防卫森严,又怎会被秦王轻易掌控,让他险些落得国破位失的境地?
他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沉默的威压在殿内弥漫。
让那些假意请罪的官员,后背渐渐渗出冷汗。
淡淡扫了众人一眼随即继续开口道,“秦王谋反罪大滔天。
觊觎皇位罪无可赦,更甚者竟然侵吞崇州八十万的赈灾款。
让崇州数千人饿死渴死流离失所简直罪大恶极。
——赐毒酒,了此残生!”
顿了顿,他目光扫过下方屏气凝神的百官,语气愈发沉厉。
“其母陈贵妃教子不严一并赐死!所有亲信全部杖杀!
秦王府即刻抄没,府中成年男丁,一律赐死,以儆效尤!
女眷不必株连性命,尽数发配边境,充为奴仆,永世不得回京!
其外家,陈氏一族抄家严加察办凡有牵连者一并按谋反罪处置。”
旨意落定的瞬间,殿内死寂更甚,天子震怒,必然是血流成河。
不少人胆寒的已经站不稳脚,汗水浸透了官服极为狼狈。
元责罚完,便开始将目光转向裴铭,沉声道。
“裴铭镇守边关数载,拒蛮夷、护疆土,战功赫赫
今次宫变,又率部星夜驰援,挽社稷于危局,此等救驾之功,当重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裴铭,朗声道。
“即日起,册裴铭为上柱国,赐黄金千两、白银万两;
另赏内库珍宝古玩百件、蜀锦千匹,钦赐府第一座………”
旨意落时,殿内百官齐齐拱手,看向裴铭的目光里满是敬畏。
上柱国乃正二品勋位,裴铭如今不过三十几许,便是朝中重臣,这份荣宠已是近年罕见。
台下众官员无不露出羡慕的眼神。
然而裴铭本人,情绪却并未有太多的波澜。
随后,元帝再次开口,“朕已年过花甲,近来身子愈发不济,怕是再难支撑这每日的朝政了。”
他目光扫过阶下几位心腹重臣,语气渐定。
“经朕与几位卿家商议,决意立二皇子——冥王霍启为储君。
即日起代朕处理朝中诸事,熟悉政务,待朕百年之后,便由他登基,承继大统。”
话音刚落,一旁的老太监早已捧着明黄圣旨上前。
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响起,一字一句极为清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二皇子冥王,仁厚睿智,心怀社稷,且于昨日宫变之中护驾有功,朕心甚慰。
今册立为皇太子,代掌朝政,择日迁至东宫居住,钦此——”
霍启恭敬的跪地双手举过头顶,朗声道,“儿臣接旨,定不负父皇所托!”
老太监将圣旨转交到霍启的手中,被其牢牢握住。
圣旨念罢,殿内百官齐齐叩首,山呼。
“陛下圣明,太子千岁”,声浪震得梁柱微微发颤。
台下四皇子和五皇子则是一脸不甘可却不得不跪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