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四年光阴便如指间沙般悄然流逝,日历一页页翻过,终于定格在了1982年的夏天——那个承载着青春与未来的毕业季与开学季,在蝉鸣与热风里交织成一代人的人生岔路口。
洛夏和洛阳这对兄妹,双双叩开了京都京西大学的校门,为这个夏天添了双倍的喜气。
哥哥洛阳揣着对物理世界的好奇,踏入了物理系的课堂,未来将与公式、实验和星辰规律为伴。
妹妹洛夏则偏爱时光沉淀的故事,走进了历史文化系的庭院,要在泛黄的典籍与古今的对话里,探寻文明的脉络。
他们的好友尹书恒,凭着对数字与逻辑的敏感,顺利考入京西大学数学系,即将在抽象的符号与严谨的推演中搭建自己的思维王国。
而赵敏则选择了更贴近生活的方向,考取了省城师范学院,往后要在三尺讲台前,播撒知识的种子。
与这群新生不同,尹纪恒和洛丽、贺云已站在了毕业的节点。
尹纪恒刚从京西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便借着父亲的人脉关系,顺利进入京都机械工业部工作,捧上了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未来的职场路似乎已被提前铺就。
洛丽则从中北大学财会系毕业,谢绝了周全生托关系疏通,入职京都统计局的机会,开始认真经营自家的洛记水产生意。
唯有贺云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从中北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不仅留校担任了助教,还决心继续深造,拿着书本走进了研究生的课堂,要在机械领域钻得更深、走得更远。
那年夏天的风,吹送着离别与相逢,也吹起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序章,有人奔向职场,有人深耕学术,都在时代的浪潮里,朝着各自的方向出发了。
时光悄然滑入新的阶段,家里的氛围也随之分成了两半——一半是青春的蓬勃,一半是生活的安稳。
军军和小敏背着崭新的书包,踏入了高中校园,少年少女眉眼清亮。他们站在了人生的重要关口,前方那扇通往大学的大门已隐约可见,虽隔着重重课业的挑战,却也让整个家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洛军正处在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书桌前的台灯亮到深夜,他几乎把自己“埋”进了堆叠如山的复习资料里,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每一道演算、每一次背诵,都是在为推开大学之门积攒力量,连平日里的玩笑话都少了许多,只剩眼底藏不住的坚毅。
家里的另一边,洛川的事业也迎来了新的转折。房产科的薛松科长到了退休年纪,离开前,他郑重地将洛川推荐给了厂长。
凭借着这些年在岗位上的踏实肯干,洛川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科长的担子,从副科长变成了房产科的“当家人”,胸前的工作证换了新的,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些。
景红的生活则回归了熟悉的节奏,她重新回到了化学车间,做起了媒分析的老本行。
烧杯、试管在她手中依旧熟练,车间里熟悉的仪器声响,反而让她觉得踏实安心。
更让一家人高兴的是,伴随着洛川的职务变动,他们终于搬出了老旧的劳动村,搬进了厂里分配的新楼房。
这一世的搬家,比前世更舒心些——因为洛川曾是房产科副科长,加上新职务的便利,他们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
客厅宽敞明亮,阳光能透过玻璃窗洒进地板;三个卧室,再加上客厅的明亮和宽敞,比起从前的拥挤,如今的家满是温馨与敞亮。最主要回家把门关上,就等于是与世隔绝,方便了他们进出空间。
洛夏对父亲洛川,母亲景红说:“爸妈,我们现在只是暂时住在这里。等军军和小敏考上大学,你们就提前退休,去京都帮我们打理家里的生意。到时候一家人在京都生活。”
洛川看了眼身旁的景红,夫妻俩眼里满是欣慰。
景红笑着点头:“你这孩子想得周到,我们都听你的。”
洛川也跟着应和:“是啊,等孩子们稳定了,我们老两口去京都开始我们的新生活,也挺好。”
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循着既定的轨迹平稳向前,每一步都踩在期待的节点上。
洛夏背着行囊踏入京都的那一刻,对她而言,这不仅是开启了历史文化系的求学时光,更像是按下了新一轮“挣钱模式”的启动键——
与之前的小心翼翼、偷偷摸摸不同,京都的广阔天地与开放氛围,让她终于能将积累的眼光与手腕摆上台面,明目张胆地筹划生计。
彼时的京都,正悄然刮起一阵特殊的风潮——旧房回归原业主的政策落地,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那些藏在胡同深处、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开始陆陆续续“认祖归宗”,曾经因历史原因易主的老宅,重新回到了原主人或其后代手中。
这股风潮很快催生了连锁反应:有人急于收回老宅却无力修缮,有人手握产权却想置换新居,更有嗅觉敏锐的人看中了四合院的稀缺价值。
一来二去间,京都的房产市场骤然热闹起来,一场关于老房子的买卖高潮悄然掀起。
胡同里时常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驻足打量院落,街角的茶馆里,也多了些低声商议价格、洽谈转让的身影。
洛夏站在这股浪潮的边缘,眼底却已映出了清晰的脉络。她知道,这不仅是时代的机遇,更是她在京都站稳脚跟、积累财富的最好时机。
这些年在京都默默经营的鱼丸生意,早已为洛夏攒下了一笔不容小觑的家底。
就连那个曾经临时租住的小院子,也在一年前被她稳稳收入囊中。四千八百元的价格,让她在京都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他们家的落脚地,他们洛家不再是漂泊的异乡人。
而眼下,随着京都旧房回归的风潮渐起,房产市场的热浪扑面而来,一场远比鱼丸生意更激烈、也更诱人的新竞争,已然在她眼前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