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平稳地驶出戒备森严的村子,像一滴水汇入大海,融入了真正的现代车流。
没有颠簸,只有轻微的引擎声。
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在眼前展开,一条无尽的黑色绸带,笔直地伸向天际。
道路两旁,一根根整齐的铁杆拔地而起,上面牵着无数条黑色线条,分割着天空。
“那是什么?”刘邦最先按捺不住,几乎是把脸贴在了玻璃窗上,嗓门大得震耳欲聋。
“那些铁杆子做的树上结的什么果子?还能亮?乖乖,这得点多少灯油才能照亮一条路?”
“先生!”汉武帝刘彻没有刘邦那么咋呼,他直接看向周墨,眼神里全是灼热。
“这便是你所说的电力网络?此物真能将光明,送至帝国每一个角落?”
周墨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保持着淡定。
何止是角落,只要钱到位,给你未央宫装一圈跑马灯,让你蹦迪都行。
他点点头:“理论上是,只要铺设了线路,就能实现。”
“光,和水一样,可以被输送到任何地方。”
“铺设……”嬴政低声重复着这个词,目光如鹰隼,扫过窗外飞速倒退的电线杆。
驰道,是为了让帝国的军队和政令畅通无阻。
书同文,车同轨,是为了统一思想和标准。
这电力网络,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统一。
一种能掌控光明的权力。
这东西,比修长城,更具深意。
忽然,车身微微一震,速度猛然提升。
大巴车驶上了高速公路。
“嗖——!”
一辆火红色的铁盒子,发出一声咆哮,从旁边闪电般掠过,瞬间就将他们甩在了身后。
紧接着,白色、黑色的铁盒子,一个接一个地呼啸而过。
车厢内,瞬间安静了。
那种无需牛马,却远超顶级战马冲刺的速度,带来了最原始、最直接的视觉冲击。
秦小姐恰到好处地走过来,将一张折叠好的地图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展开地图,全国高速公路网的红色线条,如同密集的血脉,瞬间铺满了他的视野。
他的手指抚过那些纵横交错的线条,从长安到洛阳,从幽州到江南,整个人都僵住了。
“若朕的大唐有此路网……”他嘴唇翕动,声音干涩,“何愁突厥不灭?”
“何愁政令不出长安?一日之内,调兵千里……不,是兵临城下!”
然而,这种风驰电掣的平稳,对某些人来说,却是酷刑。
“呕……”
车厢后排,赵光义的脸色惨白如纸。
他死死扒着窗框,胃里翻江倒海,喉咙里像是有火在烧,一个劲地干呕。
他想强撑着皇帝的仪态,可身体的本能却出卖了他,让他狼狈不堪。
周墨瞥了一眼,差点当场笑出声。
好家伙,鼎鼎大名的高粱河车神,居然晕车?
这合理吗?
这简直太他娘的合理了!
这戏剧性的一幕,立刻被眼尖的刘邦捕捉到了。
他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幸灾乐祸地扯着嗓子大喊,唯恐天下不乱:
“哎哟!这不是大宋的赵老二吗?这是怎么了?”
“坐个铁盒子就腿软了?啧啧,这玩意儿,可比你当年在高粱河坐的那头小毛驴稳当多了吧?哈哈哈哈!”
“噗……”
车厢里,不知是谁没忍住,笑出了声。
赵光义的脸,瞬间从惨白涨成了猪肝色。
他不懂刘邦为什么说他坐毛驴,他堂堂天子,出行都是鸾驾,怎么可能坐毛驴?
他恶狠狠地瞪了刘邦一眼,却连一句反驳的狠话都憋不出来,只能扭过头,在一片哄笑声中继续对着窗户干呕。
“活该!”
前排的赵匡胤,从始至终没回头,只是冷冷地吐出两个字。
就在这时,大巴车经过一处开阔地带。
远处,一条银白色的钢铁长龙,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以一种近乎鬼魅的速度,贴着地面无声滑行。
几乎只是一个呼吸的时间,它就从视野的一头,消失在了另一头的地平线上。
快得不真实。
车内所有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连刘邦的嘲笑声都卡在了喉咙里。
周墨站起身,指着那列早已远去的列车,声音里压抑不住的自豪感,开始给他们上真正的强度。
“那是高铁,我们现在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
他顿了顿,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一个时辰,能跑七百里。”
“千里之遥,朝发夕至。”
“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次,是朱棣失声喊了出来!
他嚯地一下从座位上弹起,贴到窗边,死死盯着高铁消失的方向,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写满了狂热与想要。
一个时辰七百里……
若以此运兵,京师三大营旦夕之间便可出现在任何一处边关!
若以此运粮,南方的漕粮,数日便可堆满京城的粮仓!
这他妈的已经不是工具了!
这是足以逆天改命,重塑国运的神器!
“周先生!你说我是所有人里最有可能造出蒸汽机的,那我大明的车什么时候能到如此!
周墨看着朱棣那亮晶晶的眼睛,仿佛只要自己现在说明天就能,他就立马跳车回大明造高铁。
他能怎么说?说你努力努力你孙子的孙子的孙子可能能造出来?
“陛下,您的蒸汽机就是这车最初的动力来源,只要您先把蒸汽搞好了,那离电气时代就近了!”
“好!好好好!小林啊!小林,你过来再给我讲讲这个蒸汽机还能怎么用。”
朱棣被周墨画的大饼激励的热血沸腾。
车上所有的帝王,也都被这个数字砸得头晕目眩。
突然,天空传来巨响,众人下意识地抬头从车窗望向天空。
一架银色的巨鹰,拖着两条长长的白色气浪,从他们头顶的万丈高空呼啸而过。
那庞大的身躯遮蔽了片刻的阳光,在蔚蓝的天幕上,留下了一道笔直的、久久不散的白痕。
这一次,连一直闭目养神,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的杀神白起,都控制不住地站了起来。
他快步走到窗边,仰望着那架已经变成一个小黑点的铁鹰,那双看过四十万具尸体、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名为震撼与渴望的情绪。
“飞……”
“飞在天上的……铁鹰?”
“小周!”
赵匡胤的声音传来,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此物……也能载人?”
“当然。”
周墨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它叫飞机,一次能载数百人,日行万里,横跨大洋。”
日行……万里……
车厢内,彻底陷入了死寂。
当他们在纪录片里看到的东西成为亲眼所见的画面,那种感受不能相比较的。
如果说高铁只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那飞机,就是把他们的世界观连同神观一起,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朱元璋黑着一张脸,一言不发,但那放在膝盖上的手,已经攥成了拳头。
他们终于深刻地体会到,周墨口中那轻飘飘的“工业革命”四个字背后,究竟是何等翻天覆地的伟力。
一种,足以让神话变成现实,让凡人比肩神明的力量。
不知过了多久,大巴车缓缓驶离高速,速度慢了下来。
当车门“嗤”的一声打开时,一座由玻璃和钢铁构成的庞大建筑群,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