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京市,初雪刚落,顾宅的书房里却暖意融融。阳光透过菱花格窗,在紫檀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晚泡了一壶陈年普洱,茶香与书架上的墨香交织,营造出与平日办公室截然不同的氛围。
今天不开视频会议,不用ppt。顾晏舟将两份打印好的文件放在桌上,封面上手写着二字,就我们两个人,像当年在公寓里画草图时那样聊聊。
苏晚会意一笑,将青瓷茶杯推到他面前。这是他们之间不成文的约定——每当遇到重大决策,就会在这样的家庭董事会上,以最放松的方式探讨最严肃的话题。
顾晏舟翻开文件第一页:先说说品牌。巴黎旗舰店开业三个月,销售额超出预期40%,但产能已经跟不上了。
特别是高定系列。苏晚接话,那件北斗七星礼服之后,王室订单增加了三倍。但苏绣和缂丝的师傅就那么多,传承需要时间。
所以我在想,顾晏舟用铅笔在纸上轻轻画着,能不能把Aura的技术用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上?
苏晚眼睛一亮:你是说...
让AI学习老师傅的针法。他在纸上画出一个闭环,我们可以在苏州设立智能工坊,用高清传感器记录绣娘的每一个动作,建立数字档案。这样既能为老师傅留存技艺,又能指导新人学习。
更重要的是,苏晚立即领悟,这样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我们在巴黎的设计师可以直接看到某种针法的实时演示,实现真正的跨国协作。
茶壶里的水又滚了一遭。顾晏舟为两人续上茶,翻开文件的第二章节。
星河资本他语气轻松了些,投资Aura的成功,让很多科技公司主动找上门来。但我发现,他们中很多都不懂设计。
苏晚点头:就像很多设计师不懂科技。这是个断层。
所以我在考虑设立一个特别基金。顾晏舟在纸上写下创意科技四个字,专门投资那些真正理解美学价值的科技公司。而品牌,可以成为他们最好的试验场。
就像活水养鱼。苏晚比喻道,我们提供应用场景,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阳光渐渐西斜,两人面前的纸上已经画满了思维导图。没有激烈的争论,只有默契的补充。一个想法刚提出,另一个就能立即完善。
还有人才培养。苏晚在纸上画出一个树状图,我建议在下设立跨界实验室,邀请设计师和工程师共同驻场创作。
就像我们当年那样。顾晏舟微笑,记得在公寓客厅里摆满面料和电路板的日子吗?
茶已过三巡,战略的轮廓渐渐清晰:
第一年,建立苏州智能工坊,完成主要非遗工艺的数字化;
第二年,推出Su x Aura联名系列,探索人机协作的创作模式;
第三年,通过创意科技基金孵化十个跨界项目,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
最重要的是,苏晚在最后补充,所有这些都要回归到我们的初心——让科技服务于美,让传统焕发新生。
顾晏舟在纸上写下四个字:道术合一。
东方哲学讲究以道驭术他解释道,科技是,但必须由——也就是人文精神来引领。
夕阳西沉,书房里点起了灯。两人面前的战略书已经写满了批注,像是回到了创业初期在餐桌上画商业计划书的时光。
知道为什么我喜欢这样的董事会苏晚收拾着茶具问道。
顾晏舟帮她将文件整理好:因为在这里,我们首先是彼此的伴侣,然后才是合伙人。
窗外,雪又开始下了。但书房里暖意正浓,不仅因为地暖,更因为志同道合的温暖。两大事业体的未来三年,就在这一壶茶、一席话中悄然定调。
没有会议室的正襟危坐,没有数据的冰冷堆砌,只有两个灵魂的共鸣与默契。而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商业决策方式——始于共同的热爱,成于彼此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