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基于中医洞察的怀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顾晏舟掌控的深水区激起了隐秘而剧烈的涟漪。明面上的调查依旧波澜不惊,但针对周世坤及其核心派系的、最高级别的秘密审查,已然在黑暗中全面启动。
这一次,苏晚不再仅仅依赖于网络的虚拟追踪。在顾晏舟的绝对授权下,她接入了顾氏内部监察审计部门的部分核心数据库,以及由顾晏舟直接掌控的、用于处理特殊事务的私人情报网络。她的任务,是从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中,找出能够印证她判断的铁证。
她首先调取了周世坤及其几名亲信下属、以及与他过往甚密的几位关联董事近三个月的行程记录。
数据庞杂,但她很快捕捉到了异常。就在“灰鸦”发动首次隐蔽扫描的前一周,周世坤以“考察新兴市场”为由,进行了一次为期五天的“私人行程”,目的地是瑞士苏黎世。公开记录显示他入住了当地一家豪华酒店,但酒店的监控记录(通过特殊渠道获取)却显示,他在入住期间,有多个晚上行踪不明,并未返回酒店。
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他的一名亲信财务副总监,也以“参加行业峰会”为名,短暂到访了开曼群岛。而另一名负责海外法务的亲信,则与一家注册地在维京群岛、背景成谜的“咨询公司”代表,在香港有过一次秘密会面。
这三个地点——瑞士、开曼群岛、维京群岛——无一不是全球着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和信息保密地,也是“灰鸦”这类组织最喜欢用来进行秘密交易和资金操作的地方。
行程的疑点已经浮现,苏晚立刻将调查重点转向了财务数据。
她绕开了集团常规的财务审计流程,直接切入由顾晏舟心腹掌握的、监控核心高管及其关联方异常资金流动的暗线系统。对周世坤及其直系亲属、以及那几个亲信名下所有公开和半公开的银行账户、投资账户进行了交叉比对和深度挖掘。
起初,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周世坤等人的账户往来清晰,收入与职位匹配,大额支出也都有合理解释。对方显然也做了精心的伪装。
但苏晚的耐心和细致,远超常人。她不仅查看账户余额和流水,更着重分析资金的来源、流向、以及交易对手方的背景。
经过连续数小时不眠不休的数据筛选和模式识别,几条隐藏在合法交易背后的、极其隐蔽的资金流,终于被她剥离出来。
她发现,在过去四个月内,周世坤一位早已移居海外的远房侄子名下,一个在列支敦士登开设的私人银行账户,陆续收到了三笔来自不同离岸空壳公司的汇款,总额高达八百万美元。而这几家空壳公司的最终控制人,经过层层穿透(动用了顾晏舟的私人情报资源),均隐约指向与 “灰鸦” 有关联的匿名基金。
更关键的是,这三笔资金的到账时间点,与“灰鸦”对顾氏发动Apt攻击的几个关键阶段高度吻合:
· 第一笔资金到账后三天,“灰鸦”开始了前期侦察性扫描。
· 第二笔资金到账后一周左右,攻击进入了更深入的端口探测和漏洞分析阶段。
· 第三笔资金到账的时间,几乎就是苏晚布设的陷阱被触发、数据被窃取的那一天!
这绝非巧合!
与此同时,周世坤的那名亲信财务副总监,其配偶在海外开设的一个艺术品投资账户中,也莫名多出了一笔来自巴哈马群岛的、高达两百万美元的“投资款”,时间点也与公击活动存在关联。
而那名法务亲信,其子女在海外名校的巨额学费和生活费,近半年来源也变得异常“充裕”,远超其正常收入水平。
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苏晚用数据的丝线,一一串联起来。
行程的诡秘,无法解释的海外巨额资金流入,与黑客攻击节奏完美同步的时间点……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不容辩驳的结论——
周世坤,这位顾氏的元老、副总裁,为了巨额利益,与外部势力“灰鸦”勾结,利用其职权和内部信息,充当内应,试图窃取顾氏的核心战略机密!
苏晚将所有的证据——异常的行程记录、清晰的资金流向图、精准的时间点对比分析——整理成一份详实而致命的报告,加密后发送给了顾晏舟。
当她敲下发送键时,窗外天色已经蒙蒙亮。
她靠在椅背上,长时间高强度集中精神带来的疲惫感席卷而来,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清亮,带着一丝冰冷的锐利。
数据的印证,如同最公正的法官,已经给出了最终的判决。
现在,轮到顾晏舟,来执行这场内部的清洗了。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内鬼,和他的同党们,即将为他们的背叛,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