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的城市公交车,电子报站屏突然开始用各地方言播报站名。云昭坐在最后一排,电子猫在她膝头好奇地望着闪烁的屏幕,黄金铠甲映着窗外流动的霓虹。程自在举着手机,镜头对准那台正在抽风的语音合成器。
师姐,他指着App上错乱的到站预报,这套系统从晚高峰开始异常——给去火车站的大妈预报菜市场,给去学校的孩子们预报歌舞厅。
沈知白推了推眼镜,镜片上滚过GpS定位的乱码:更奇怪的是,行车记录显示正在调用2005年的公交线路图,甚至要求乘客购买早已停用的月票。
电子猫轻盈地跳上扶手杆,尾巴挂坠变成信号监测仪,对着报站器发出警惕的闪光。当司机试图重启设备时,显示屏突然弹出:检测到特殊出行需求,正在匹配历史乘客档案——建议您换乘1998年的观光专线。
程自在的直播弹幕开始刷屏:
「站名表在跳踢踏舞!」
「投币箱在唱民歌!」
「快看安全锤在转手绢!」
突然,整个车载系统开始混乱——空调出风口飘出老式香水味,爱心专座自动调节成太师椅,最老的那块逃生玻璃竟开始放映黑白电影。电子猫炸毛成绒球,黄金铠甲展开成防撞护盾。
检修员检查后发现,这是新升级的智能公交系统,本意是通过大数据优化运营,但数据库错误接入了公交公司历年行车记录。现在系统正在同时执行不同年代的运营标准,甚至给空调车配备蒲扇和凉垫。
它非要我出示介绍信!外地游客举着被拒绝的乘车码抱怨,说我的电子证件不符合2003年的查验规范!
显示屏闪现委屈表情:根据乘客流量分析......话未说完就被电子猫一爪子拍出雪花点。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每个经过系统的乘客都出现异常——手机支付凭证变成纸制车票,电子导航显示为手绘地图。
当调度中心准备远程关机时,云昭轻轻按住读卡器:你知道这条公交线的记忆吗?她讲述起车轮上的变迁:九十年代售票员扯着嗓子报站,千禧年第一辆空调车的惊喜,甚至某个雪夜,司机绕路送孕妇的暖心往事。
报站声逐渐变得温和,显示屏开始展示老照片。当云昭说到去年疫情时,司机们自发组建护送医护车队的情形时,所有报站屏突然同步闪烁,在暮色中映出平安到家的祝福。
第二天报站系统恢复了正常,但多了个时光专线功能。刷卡会随机播放某年的经典报站音,偶尔还会在到站时展示历史乘务员的合影。只有电子猫发现,深夜的末班车上,系统会给晚归的乘客调亮阅读灯。
而当新市民好奇为什么这里的公交总是充满人情味时,老乘客会指指那台偶尔会提醒让座的智能系统——就像某个总爱在车上讲故事的老售票员还在时那样。华灯初上时,轮胎碾过的水洼里,仿佛还倒映着往日的站台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