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出书房,对候在外面的典韦说道:“备马,进宫。”
马车在宫门前停下,李修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再次走进了那座熟悉的御书房。
一进门,他就闻到了一股压抑和烦躁的气息。
李成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窝深陷,布满了血丝,显然是好几天没睡好觉了。
看到李修进来,李成强打起精神,挤出一个笑容。
“皇弟来了,快,赐座。”
李修大咧咧地行了个礼,一屁股就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然后好奇地打量着李成。
“皇兄,您这是怎么了?几天不见,怎么憔悴成这样了?”
李成道:“皇弟,你久在军中,可能对京城的事情不太了解。最近,北边几省,闹起了旱灾和蝗灾,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粮价飞涨啊。”
李成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修的反应。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李修脸上没有丝毫的同情或者担忧。
他只是“哦”了一声,然后拿起桌上的葡萄,一颗一颗地往嘴里塞,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在听什么无关紧要的闲事。
“旱灾?蝗灾?”李修含糊不清地说道,
“这有什么好愁的?没粮食吃了,开荒种地不就行了?人手不够,就让那些灾民自己去种。本王在北疆的时候,军粮不够,都是这么干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他一副“我很有经验”的样子,说出的话,却让李成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开荒种地?
说得轻巧!
现在地都干得裂开了,拿什么种?就算能种,等粮食长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李成终于确定了。
这个弟弟,在治国理政这方面,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白痴!
他心里又是失望,又是放心。
失望的是,指望他出什么好主意,是没可能了。
放心的是,这样一个白痴,确实不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看来,只能用别的办法,让他把钱粮吐出来了。
“皇弟说的有理,开荒种地,确实是长久之计。”
李成耐着性子,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只是,眼下灾民嗷嗷待哺,等不了那么久。朝廷的意思是,先从各地调集一批钱粮,紧急赈灾,稳住民心。”
他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李修,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
“哦,调钱粮啊,好事啊。”
李修吐出一颗葡萄籽,点点头,一脸的赞同。
“那皇兄您就赶紧调呗,跟我说这个干嘛?我又不管这事儿。”
他这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本事,简直能把人活活气死。
李成的眼角狠狠抽搐了一下,强笑道:“国库……国库的钱粮,前阵子为了北疆战事,耗费巨大,如今有些周转不开了。”
“啊?没钱了?”李修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新闻,眼睛瞪得溜圆,“这么大个国家,怎么会没钱呢?皇兄,您可得查查,是不是下面有贪官把钱给贪了!这种人,抓到了就得砍头!”
他义愤填膺的样子,仿佛自己是天下第一的忠臣。
李成感觉自己的血压在飙升。
跟这个蠢货说话,太费劲了!
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所以,朕想……想让你,为国分忧。”
“我?”李修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一脸的茫然,“我怎么分忧?皇兄,我就是个带兵打仗的粗人,除了杀人,啥也不会啊。您让我去赈灾,我怕把灾民都给当成敌人砍了。”
“朕不是让你去赈灾!”李成终于忍不住了,声音提高了几分,“朕是希望你……能捐献一些钱粮,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图穷匕见。
终于说到正题了。
李修心里冷笑,脸上却立刻露出了一副肉痛无比的表情,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
“啊?捐钱?捐粮食?”
他把手里的葡萄往盘子里一扔,站了起来,急得直搓手。
“皇兄,不是臣弟不肯啊!您也知道,我那点家底,上次打鞑子都快掏空了!您赏我的那些,我……我都还没捂热乎呢!”
“再说了,我府里上上下下几百口人要养,还有那几千个亲兵,哪个不要钱?我那栖云园,看着大,其实就是个空架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臣弟……臣弟是真的没钱啊!”
他哭穷的样子,要多逼真有多逼真。
那副小气吧啦的财迷德行,让李成看得直皱眉。
“皇弟!”李成的脸色沉了下来,“现在是国家危难之际,你身为亲王,理应与国同休,共渡难关!难道你要眼睁睁地看着千万百姓饿死,置之不理吗?”
他开始用大义来压李修。
李修被他这么一喝,吓得缩了缩脖子,一脸为难地说道:“皇兄,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只是那都是我的血汗钱啊……”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地瞟着李成的脸色。
李成看着他这副又想当忠臣,又舍不得钱的纠结模样,心里一阵鄙夷,但同时也觉得,这才是李修该有的反应。
一个贪财好色的莽夫,让他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可不就是要他的命吗?
看来,想让他痛痛快快地把钱拿出来,是不可能了。
得给他点别的好处,或者说,给他画个大饼。
李成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一个念头,瞬间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他脸上的神情缓和下来,重新换上了一副温和的笑容,拉着李修坐下。
“皇弟,朕知道你为难。朕也知道你为大周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不会让你白白付出的。”
他拍了拍李修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身边虽然有几个妾室,但终究没有一个正妃,这于礼不合,传出去也不好听。”
李修一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听李成继续说道:“朕思来想去,觉得这样不是办法。朕已经替你物色好了一位王妃人选。乃是当朝太傅,孙德昌的远房侄女,出身清流世家,知书达理,温婉贤淑,与你正是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