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翠色飞舞远山间,仙女舞袖翩翩霞裳映眼前。
梨花带雨娇艳胜过群芳艳,芍药烟雾笼罩尽显媚态妆。
纣王挥毫泼墨,赋诗一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色的渴望与得不到的遗憾。
文武百官见状,无不心惊胆跳。
大王平日虽爱美,但未曾至此。
如今竟对女娲娘娘不敬,题下不敬之诗,实非寻常。
商容出面规劝,纣王却狂妄自信,坚信自己与女娲乃天作之合。
此言一出,大臣们无不心惊肉跳,觉得大王已失去理智。
比干更是直接怒斥,警告纣王言行不慎可能引来天罚。
天上的准提看到这一幕,心中暗喜。
他知道纣王的行为会激怒女娲,引发纠纷,导致商朝气运衰落,便于他们取而代之。
但及时收手,避免被女娲察觉。
纣王在女娲庙中清醒过来,看到自己的诗句与倒下的女娲圣像,心生恐惧与迷茫。
随后一声惨叫,直接昏迷在地。
大王朝歌城突然发生混乱,女娲圣庙一片慌乱,九天之上的准提看到这一幕差点气吐血。
原来纣王不仅题淫诗,还推倒了女娲圣像。
准提虽暗中施法影响帝辛,但未曾料到纣王会有如此举动,怀疑会引起女娲的注意,决定暂时返回西方。
在天界大罗天,东华、通天教主和女娲观察到这一切,对准提的阴谋心知肚明。
通天教主和女娲都对方准提的行为感到愤怒,认为他心肠歹毒。
东华则透露纣王的行为其实是他暗中操控,他的修为足以碾压准提而不被察觉。
两人决定出手制裁准提。
瞬移至朝歌城,愤怒地拦住了试图溜回西方的准提。
面对质问,准提尽管脸色大变并试图装傻,但无法掩饰心虚。
通天展现出杀意,背后杀剑浮现,女娲亦展现出力量。
面对两大圣人的震慑,准提终于承认了他的所作所为。
他知道这是见不得光的事情,一旦被揭穿,就必须付出代价。
面对通天的冷声质问和可能的诛仙剑阵威胁,准提只得提出妥协方案。
然而,他手中仅有一件低级的先天灵宝作为补偿,显然无法令通天满意。
这场博弈揭示了封神量劫下诸圣暗中博弈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反映了被捉后暗算者的不利局面。
准提咬牙忍痛取出几颗菩提子以及两件下品先天灵宝,共计三件法宝,道:“这些东西应该足够了吧!”
女娲略一点头,认为这些应该足够了。
即便继续逼迫,准提恐怕也舍不得再拿出更多。
此时封神量劫初启,尚未到决战之际,无需过于强硬。
若准提真的破釜沉舟,可能会难以应对。
通天教主虽不悦,但在女娲同意后,选择作罢。
他警告准提,若日后再算计截教,绝不善罢甘休。
准提无奈苦笑,迅速返回西方,内心十分不甘,自己布局周密,却还是被通天、女娲识破,结果赔上了几件法宝。
他愤怒下令,西方教 ** 下山入世,扶植人族新主。
接引对此皱眉,觉得此举过于轻率。
但准提决心已定,认为量劫之下,必须拼一把。
帝释天对此表示赞同。
纣王从女娲宫进香后,正值选妃之时。
此次选妃虽未大张旗鼓,却也办得有声有色。
原本的轩辕坟三妖之一的狐狸精寄托在苏护之女妲己身上。
妲己进宫后,被帝辛看中。
苏护虽不情愿,但见女儿意愿,只得应允。
妲己在众多妃子中独树一帜,美得令人惊叹。
她的容貌如诗如画,青丝垂肩,体态婀娜多姿。
她的面容宛如桃花映雪,双眸明亮如星辰。
帝辛对她一见倾心,立刻识破了她的真身,却并未感到惊讶。
妲己入宫后,得到了女娲的嘱托,尽心尽力辅佐帝辛。
不久后,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也化为人形,一同入宫。
她们三人共同辅佐帝辛,将宫廷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此时,元始阐教和西方佛教的修士也纷纷下山,来到人间。
云中子途径朝歌时,察觉到了妲己三人身上的妖气。
他主动入宫,向帝辛揭示了这个秘密,并试图献上宝剑除妖。
在大殿上,云中子告诉帝辛,他是途径朝歌的方外术士,发现皇宫中有妖气弥漫。
这个消息让满朝的文武大臣震惊不已,他们对鬼神之说充满敬畏。
帝辛听闻云中子的话后,淡定自若。
当云中子指出妲己是千年狐精所化时,帝辛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为妲己辩护,斥责云中子的妄言。
然而,云中子坚持己见,认为必须斩除妖首。
但帝辛早已拜入截教,不再是凡人,他的修为和气息都被东华所掩盖。
除非元始等圣人亲自前来,否则根本无法识破他的真实身份。
因此,云中子的话并未对帝辛产生任何影响,他坚定地站在妲己这边。
自妲己入宫,她尽心尽力辅佐大王治理朝政,众人亲眼所见。
如今云中子却妖言惑众,诬陷妲己为狐妖,众人自然不信。
妲己听到后,转向帝辛微笑道:“大王,有人质疑妾身呢。”
帝辛冷笑一声,对云中子厉声呵斥:“妖言惑众!”
随即命令侍卫压云中子斩首。
云中子自恃得道成仙,面对帝辛的决断惊愕不已。
他试图挣脱侍卫的控制,却在一道天雷之下几乎丧命。
帝辛冷漠地下令:“将此妖道活剐三日,以戒天下!”
云中子最终惨死,元神上榜。
元始天尊在昆仑山玉虚宫中得知云中子身死,怒不可遏。
他对门下十二金仙下令,天机混乱,封神量劫已起,他们需下山辅佐西岐圣主。
最后他特别嘱咐姜子牙:“子牙,你先去西岐。”
姜子牙奉命来到西岐,成功见到了西伯侯姬昌,并收下了伯邑考和姬发为徒。
与此同时,在阐教和西方佛教的暗中引导下,四方诸侯纷纷反叛商朝。
伯邑考和妲己的爱情原本如同青梅竹马般纯洁,然而命运的戏弄使得他得知妲己成为了帝辛的妃子。
不顾一切阻拦,伯邑考毅然前往朝歌,希望亲自见到她。
然而,帝辛的无情剑斩断了他的生命,他的元神真灵被赋予了封神榜。
随着封神大劫的到来,一切变得冷酷无情。
与此同时,跟随老子学道的昊天,认了瑶姬为干妹妹。
瑶姬活泼好动,厌倦了修道的生活,她偷偷地溜到人间,立刻爱上了世俗的生活。
一日,瑶姬来到渝水之畔,被那里如诗如画的景色所吸引。
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远山近景,仿佛仙境一般。
此时,一阵悠扬悦耳的笛声响起,如同珠落玉盘,令人心神为之一清。
瑶姬被音乐吸引,决定寻找笛声的来源。
随着声音的指引,瑶姬找到了一间临湖而立的竹屋。
一个年轻男子杨天佑正在吹奏长笛。
他的音乐如诗如画,回荡在水天之间。
一曲结束,杨天佑发现了身边的瑶姬,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之色。
瑶姬是得道的女仙,她的美丽容颜令人叹为观止。
杨天佑对她行礼,介绍了自己。
瑶姬对他的音乐才华产生了兴趣,要求他再次吹奏。
杨天佑欣然同意,用他的音乐打动了瑶姬的心。
两人开始频繁交流,瑶姬发现杨天佑彬彬有礼,相貌俊秀,心中对他生出了不少好感。
杨天佑也会说一些情话,让瑶姬逐渐陷入了情网。
最终,他们结为夫妻,共同度过了许多幸福的时光。
不久后,瑶姬为杨天佑生下了三个孩子,分别是杨蛟、杨戬和杨婵。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瑶姬已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昊天发现瑶姬消失后,很快得知她私自前往人间。
当他知道瑶姬嫁给了一个凡人杨天佑时,愤怒至极。
仙人和凡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命层次,瑶姬的行为让昊天无法理解。
他决定亲自捉回瑶姬,并对杨天佑施以惩罚。
瑶姬被带回后,杨戬三兄妹因体内流淌的仙家血脉引来无数妖物 ** 。
然而,兄妹三人的半人半仙之体使他们得以屡屡逃脱。
尤其是杨戬,天生神力,更有一只天眼,能够斩杀妖物。
一日,三兄妹在湖边遇到一位年轻道人禺疆,自称是天帝之子,掌管四海大海。
他提出可以帮他们救出瑶姬,但要求他们完成一个任务。
杨蛟聪明绝顶,听到禺疆的话后立刻跪下请求收他为徒,誓言若能救出母亲,将永世报答仙恩。
杨戬和杨婵也随之反应,同样恳求拜师。
禺疆虽表示与杨戬和杨婵无缘,但答应带他们及杨蛟回仙庭,寻找其他师徒机会。
在仙庭,杨蛟被禺疆收为 ** 。
原本计划将杨戬送到大师兄赵公明门下,但因赵公明已收哪吒,无法再收杨戬。
恰逢帝子太玄经过,看中了杨戬的天赋,将其收为门下。
杨婵则拜入三霄门下。
太玄修炼的《混沌阴阳本源大道经》虽不适合杨戬,但他为杨戬量身定制了《混沌神魔经》,此经脱胎于东华所修炼的《混洞沧海无量吞天诀》,将炼气与炼体融为一体,修炼至极致,肉身堪比先天至宝,元神修为可达混元金仙之境。
杨戬拜入太玄门下后,刻苦修炼,迅速入门,练就神魔之躯,一身铜皮铁骨,刀枪不入。
杨戬掌握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拥有半人半仙之体,天赋卓越。
日夜苦修之下,短短数年便踏入太乙金仙之境。
哪吒逐渐长大成人,因镇守陈塘关而结识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
洪荒世界线发生巨变,与神话中的哪吒闹海不同。
受东华影响,世界走向变得不可预测。
冥冥中,天命推动量劫杀机逐渐累积至顶点,随时可能爆发。
自伯邑考被帝辛斩杀后,姬昌病死,武王姬发继位,在姜子牙辅佐下,以父兄之名起兵伐商。
但商朝得通天教主与东华相助,西岐军队节节败退。
商朝大军兵临西岐城下,姜子牙求援于昆仑山玉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