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纷纷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东华帝君面带微笑,似乎早已预料到太玄的回答,平静地问道:“你为何拒绝鸿蒙紫气,选择追求混元之道?”
太玄毫不犹豫地回答:“至人之境虽好,却非我所求之道。
我所追寻的,是混元不灭,长生逍遥的境界。”
面对太玄坚定的回答,东华再次提醒道:“你必须清楚,放弃鸿蒙紫气将难以证道至人境界,证道混元之路充满挑战。”
然而太玄并未动摇,他自信地表示:“混元大罗金仙才是我的目标,至人之境对我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听到这番话,周围的人们无不被他的决心和自信所震撼。
身为天帝之子,他拥有无与伦比的血脉和天赋,自然有超越至人的志向和能力。
于是,太玄开始了闭关修行之旅。
他拥有东华和西王母的逆天本源血脉,天赋卓越如妖。
回到仙庭后短短千年,便突破至混元金仙境界。
之后的岁月里,他的修为突飞猛进,不断突破自我。
最终他成功证道混元大罗金仙之境。
这一切成就都彰显了他作为天帝之子的不凡风采。
在他闭关修行期间,天地人三皇已就位,人族气运兴盛于仙庭。
五帝时代的来临也带来了新的一波变革和挑战。
而太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他的非凡才华和坚定决心。
经过祭天大典后,众生无不对天帝之名感到敬畏和钦佩。
太玄继续闭关修行并努力证道的过程中展示了强大的天赋和实力证明了帝子的风采所在!经过无数的岁月沉淀他最终在诸天万界响彻名号为人族开创新的辉煌时代开启新的太玄修为突飞猛进,震撼洪荒众仙灵,似乎即将证道混元。
若成真,将创洪荒未有的神话。
老子、元始、接引、准提四圣担忧天帝与天后势力,即便联手也难对抗,需通天教主的诛仙剑阵才有胜算。
但通天教主倾向天帝,四圣急需强大力量抗衡。
当前五帝之首颛顼励精图治,于玄都法师教导下改革人族,发展农业,提升男子地位,改革甲历,定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颛顼圆满后成就人皇道果,传位于帝喾。
帝喾七岁时被广成子收为 ** 修行,推算日月星辰轨迹,使人族风调雨顺。
其晚年传位于挚后,因挚暴虐无才,只得再传位给尧。
尧生活简朴,设立“欲谏之鼓”
,倾听民意。
关于鼓声的意见与建议,可传达到尧处。
尧会深入偏远之地,向贤者询问道理,关心百姓生活并选拔贤才。
颛顼虽然创建了天文历法,但其尚有不足,百姓因时序混乱常耽误农事。
尧命人观测星象以制定准确的历法。
最终尧将位传给舜。
舜继位后修订历法并定诸多规矩,颁布法令以规范人族行为,减少犯罪。
然而,在位期间遭遇连年洪水灾害,他虽设法治理但效果不佳。
最终他派鲧治水,鲧用九天息壤制堤坝以治水患,但只是暂时缓解,不能根治。
洪水再次肆虐时,鲧被斩首示众。
其后鲧的妻子抚养诞下的神胎禹长大。
禹决心继承父亲之志治理水患,结识涂山氏女娇并结为连理。
尽管甜蜜时光短暂,禹最终决定踏上治水之路。
临行前,金灵圣母传授大禹昔日鲧治理水患的经验心得,并赐予他神器开山斧和定海神针。
在洪荒大地上,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受命治理。
他熟读父亲鲧的治水策略,并结合自己的理念,决定以疏导为主,堵截为辅。
经过数年努力,大禹终于重新规划水道,疏通洪水入海。
当他带领助手在外辛苦工作数年后,重新回到涂山附近时,忽然听到家中传来婴儿啼哭声。
原来他的妻子涂山女娇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虽然内心充满激动与感慨,但大禹仍坚决继续治水工作,选择咬咬牙离去,绝不因私情影响大业。
如此这般,当大禹第三次路过家门时,他的儿子启已经几岁了。
小娃在母亲女娇的怀抱中,挥着小手呼唤父亲大禹。
然而,禹只是挥手告别妻儿,踏上了治理洪水的征程。
他的坚定决心感动了无数的人族,他们无比敬佩大禹。
就在即将平定洪荒大地水患之际,长江和黄河的洪水再次肆虐,无法遏制。
大禹闻讯后,立刻奔赴源头。
到达时,他发现江河倒灌,山川崩塌,滚滚洪流冲向两岸百姓。
无数人流离失所,大禹见此情景,迅速祭出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发出嗡鸣,化作一道金色神柱,飞向黄河。
这神柱似实非虚,由大道法则幻化而成。
定海神针一出,即可分化万千,每一根都有定乾坤、压江河之威。
后世的孙猴子所得定海神针,仅是分化之一,非其本体。
此时,一根巨大的金柱从天而降,定住洪水。
紧接着,大禹挥动开山斧,开辟巨大沟壑,引导水流。
此时,洪水再次汹涌,堤坝被冲毁。
一只巨大的水猴子踏水而出,挥舞混铁棍,搅动江水。
它是洪水肆虐的罪魁祸首。
大禹看到水猴子,惊讶之余怒喝:“你是何方妖孽,敢乱洪荒大地,不怕天罚吗?”
水猴子无视喝止,向大禹攻来。
面对这凶狂的妖孽,大禹不敢大意,施展法力抵挡。
两人的攻击碰撞,爆发出耀眼的光芒,虚空破碎,丑陋的空间裂缝蔓延开来,令人心悸。
洪水奔涌,黑光席卷,仿佛世界末日一般。
大禹成功制服水猴子无支祁后,重新疏通了黄河及长江流域的水道,令百姓安居乐业。
当来到龙门山与吕梁山交界的地方时,发现此处河水淤积严重,河床高耸,成为悬河,情势万分危急。
大禹凭借智慧与工具开山斧,劈开两山之间的巨大水道,使黄河水得以顺畅流淌。
此处地势两边高、中间低,犹如天然门户,河水奔流不息,孕育出腾腾龙气,化作了传说中的龙门。
每到夏季,无数鲤鱼逆流而上,竞相跃过龙门,成功者可吸收腾龙之气,蜕变为龙,这便是鲤鱼跃龙门的传说。
随着大禹治水的成功,舜帝自然而然地将人皇之位禅让给了他。
大禹继位后,以安邑为都城,建立起了人族历史上的首个王朝——夏朝。
他改定历日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这一制度一直流传至后世。
在这平静的天下背后,却隐藏着波涛汹涌的暗流。
高高在上的天帝正密谋着一场重大的计划——封神。
他看到了人间的英雄、神魔的争斗,决定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来充实神界。
这一计划引起了诸神的极大关注,一场影响三界的大事件正在悄然降临……
大禹成功建立了 ** 集权统治的王朝,经过多年发展,形成有规模的制度律令,社会渐趋有序。
古越部落的防风氏意图称霸,禹闻后怒而征讨,于苗山大会上处死防风氏首领并曝尸三日,展示其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使人皇地位更加稳固。
同时,禹根据地理图重新划分天下为九州,包括冀州、兖州等。
随着人皇之位的稳固,禹却感到有所欠缺,向金灵圣母请教后得知需补全功德才能圆满。
禹冥思苦想后,铸九鼎以定天下九州,用天下人族的鲜血灌注祭鼎,天降功德之力入体,使得他的人皇之路得以圆满。
在考察天下后未发现合适的人皇接替者,禹最终决定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儿子启。
启改变了禅让贤能制,开创了世袭制的先河。
自此以后,夏朝从天下为公的时代逐渐过渡到了家族统治的时代。
夏启创建了庞大的军队,筑起众多城池,并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同时,一些偏远部落对夏朝的统治表示不服,甚至产生了反叛之心。
为了维护统治,夏启消灭了这些反叛的部落,并将他们的族人沦为奴隶。
因此,夏朝成为了人族历史上首个真正实行奴隶制的王朝。
之前虽然也有人族王朝的建立,但人皇只是领袖,而非真正的统治者。
夏启开创了真正的帝制专权,使神州大地被统称为华夏。
三皇五帝的成功归位,使得人族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至高仙庭,他们占据了人族八成的气运。
虽然老子等四圣辅佐五帝有功,但他们的人族气运却不足两成。
经历三皇五帝的事迹后,洪荒大地再次进入和平发展的时期,生机勃勃。
岁月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在天界大罗天,东华 ** 云床修炼,感受到身上浓郁的人道气运之力。
他突然睁开双眼,精光一闪,洞穿虚空。
随着人族的发展达到顶峰,天地间的劫气开始滋生,显化出异象。
东华察觉到这一切,认为封神的量劫即将开始。
他低声谋划:“诸圣入劫,就在此时。”
封神量劫的开启意味着东华与诸圣之间的博弈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他们之间的胜负将在此决定,究竟是谁将四圣纳入至高仙庭的管理体系,或是四圣翻身, ** 仙庭的统治。
对于仙庭来说,封神量劫可能是最为重要的转折点,绝对不能失手。
于是,东华召集了西王母、女娲、后土和通天教主四人,准备一同前往紫霄宫应对即将到来的量劫。
西王母听闻东华的目标为紫霄宫后,露出疑惑的神情。
女娲和后土也同样一脸困惑。
而通天教主则以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东华。
东华却只是淡然回应:“到了便知。”
随后,五大混元层次的大能一同穿越天地胎膜,向混沌深处前进。
混沌浩渺,未知与危险并存。
即使是强大的大罗金仙也可能在其中迷失。
东华凭借深厚的修为,不久便感应到一股神秘的气机,指引他找到了紫霄宫的位置。
紫霄宫飘忽不定,踪迹难寻,若非鸿钧的隐匿手段高超,外人难以察觉。
但在东华的感知下,已无所遁形。
突然,“嗡”
的一声响,混沌海中神秘气息越发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