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衍之从皇宫请命归来时,暮色已漫过京城的城墙。他一身铠甲尚未卸下,眉宇间带着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坚毅:“皇上已准我前往边关支援,还任命我为兵马大元帅,可调遣京城周边三州兵力。只是石渊党羽在朝中仍有势力,恐会暗中阻挠粮草运输。”
余晚星正坐在灯下整理账目,闻言立刻放下纸笔,起身帮他解下铠甲:“粮草之事你放心,我已有对策。如今局势复杂,咱们不能只靠朝堂之力,得走‘双线’——一条线在朝堂,一条线在民间,两头用力才能彻底扳倒石渊。”
张衍之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何为‘双线计’?你仔细说说。”
“朝堂线由你主导。”余晚星走到桌前,铺开一张宣纸,用炭笔勾勒出简单的计划框架,“其一,你明日启程前往边关前,先联络朝中忠于皇上的老臣,比如王御史、李尚书,让他们在朝中牵制石渊党羽,防止他们在粮草、兵力上做手脚;其二,继续收集石渊叛国的证据,尤其是他私通敌国的书信,这些都是日后定他罪的关键;其三,让许峰加快集结旧部,不仅要支援边关,还要暗中监视京城周边的石渊余党,防止他们叛乱。”
张衍之看着宣纸,缓缓点头:“朝堂线的计划很周全,那民间线呢?”
“民间线由我来负责。”余晚星语气笃定,“石渊能在朝中立足,靠的是权术和党羽,可他失了民心。咱们正好借‘晚星’的生意,在民间积累支持。其一,我会扩大‘晚星’的规模,不仅卖草本皂、灵泉果汁,还会在京城开一家‘晚星粮铺’,用低于市价的价格售卖灵泉种植的粮食,让百姓得到实惠,自然会站在咱们这边;其二,联系之前有意合作却不敢的商户,如今你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石渊失势,他们肯定愿意合作,咱们能通过商户的网络,在民间传递石渊的罪行,营造声援你的氛围;其三,让孩子们也参与进来,许明、许亮可以去书院向学子们讲述你的冤屈和石渊的恶行,学子们年轻有热血,定能帮咱们在民间扩大影响。”
张衍之看着余晚星条理清晰的计划,心中满是敬佩:“晚星,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只是民间线事务繁杂,你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让兰兰和伟伟多帮你分担些。”
“我已经跟他们说好了。”余晚星笑着说,“兰兰心思细腻,负责管理‘晚星’的生意;伟伟力气大,负责粮铺的运输和安保;许月、许安、许宁虽然年纪小,却能帮着分发传单,向邻里传递消息。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定能做好民间线的工作。”
第二日清晨,张衍之启程前往边关。余晚星带着孩子们送到城门口,许明握着张衍之的手:“爹爹,你一定要保重身体,我们在京城等你凯旋,等你洗清冤屈!”张衍之点点头,翻身上马,朝着边关的方向疾驰而去。
送走张衍之,余晚星立刻开始实施民间线计划。她先是租下了金玉街的一间铺面,作为“晚星粮铺”的选址。消息一出,之前拒绝合作的商户纷纷主动上门,想要代理“晚星”的商品。余晚星从中挑选了几家信誉好、有实力的商户,签订了合作协议,还特意叮嘱他们:“咱们做生意,不仅要赚钱,还要为百姓着想。若是遇到困难的百姓,能帮就帮一把,这样‘晚星’才能在民间站稳脚跟。”
许明、许亮则按照计划,前往京城的各大书院。他们在书院里讲述张衍之当年在边关的功绩,以及石渊如何诬陷忠良、克扣军饷、私通敌国的罪行。学子们听后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支持张衍之,还自发组织起来,在街头巷尾分发传单,向百姓传递真相。
短短几天时间,“晚星”的名声在京城越来越响。“晚星粮铺”开业当天,百姓们排起了长队,都想购买物美价廉的灵泉粮食。余晚星还在粮铺门口设置了“冤情箱”,鼓励百姓举报石渊党羽的恶行,不少百姓都积极参与,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
可余晚星知道,这只是民间线计划的第一步。石渊的余党仍在暗中活动,他们不仅散布谣言,说“晚星”的粮食有毒,还试图破坏粮铺的生意。一天晚上,粮铺刚打烊,就有几个黑衣人试图纵火,幸好许伟早有防备,带着伙计们将黑衣人赶走。
看着被烧坏的门板,余晚星眼神变得坚定:“石渊的余党越是阻挠,咱们越要坚持下去。只要咱们赢得了民心,就不怕他们的阴谋诡计。”
她不知道,远在边关的张衍之,已经与赵策汇合,正准备与敌国大军展开决战。而石渊得知京城的情况后,更是气急败坏,他暗中下令,让京城的余党加快行动,不惜一切代价破坏余晚星的民间线计划,还要刺杀支持张衍之的老臣。
一场朝堂与民间的双线较量,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余晚星在京城能否顶住压力,为张衍之营造足够的民间支持?张衍之在边关能否战胜敌国大军,生擒叛国的石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