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蝉鸣透过青溪书院的窗纱,落在许明摊开的《论语》上。下课铃刚响,许亮就凑到哥哥身边,兴奋地说:“哥,先生说下月初要组织全县科举模拟考,咱们一起好好复习,争取都拿好成绩!”许明放下笔,看着弟弟期待的眼神,用力点头:“好!咱们每天放学后一起刷题,不懂的就问先生。”
从那天起,兄弟俩就开启了“备考模式”。每天放学后,他们都会留在书院的自习室,许明负责梳理《四书》《五经》的重点,用小本子记下易错的知识点;许亮则专注于算术和作文,遇到复杂的算术题,就缠着哥哥一起分析解题思路。有时候复习到天黑,余晚星会提着食盒来接他们,里面装着灵泉果汁和点心,笑着说:“别太累了,身体要紧,咱们尽力就好。”
考前一周,许先生特意给两人做了次模拟测试。许明的答卷条理清晰,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独到,作文更是紧扣题目,论点鲜明;许亮虽然在经典背诵上稍显薄弱,但算术题全对,作文也比之前进步不少。许先生看着答卷,欣慰地说:“明崽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只要正常发挥,定能取得好成绩;亮崽进步很快,继续保持,这次考试也能有不小的收获。”
模拟考当天,天刚蒙蒙亮,余晚星就帮兄弟俩整理好笔墨纸砚,反复叮嘱:“别紧张,仔细读题,写作文时先打个草稿,注意卷面整洁。”许明和许亮背着书包,手牵手走进考场,临走前还回头对娘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考试持续了一整天,考的是“经义”“策论”“算术”三科。许明拿到经义题时,心里一点也不慌——他早就把相关的经典背得滚瓜烂熟,还梳理过不同题型的答题思路,提笔就流畅地写了起来;策论题考的是“如何改善乡村民生”,他想起之前帮农户整理账目时看到的问题,结合书院学到的知识,提出了“兴修水利”“推广识字”等建议,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许亮则在算术题上发挥出色,连最难的“鸡兔同笼”题都很快算出了答案;策论虽然写得不如哥哥深刻,但也提出了“减少赋税”“鼓励农耕”的实在建议,得到了阅卷先生的认可。
一周后,考试成绩公布,全县学子的排名贴在书院门口的榜单上。许明挤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18位——全县前20!他激动地拉着弟弟的手喊:“亮崽,我考了全县前20!”许亮也在榜单中间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比上次进步了30多名,兄弟俩蹦着跳着跑回家报喜。
余晚星听到消息,当场就红了眼眶,连忙做了孩子们最爱吃的灵泉炖鸡汤和东坡肉,还特意买了两本新的笔记本作为奖励。更让人惊喜的是,知府听说清溪县有学子进入全县前20,特意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书院,亲自为许明颁奖。
颁奖当天,书院的操场上挤满了师生和百姓。知府拿着奖状,走到许明面前,笑着说:“少年英才,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将来定能有大作为!希望你继续努力,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心怀百姓,将来为家乡、为朝廷做贡献。”许明双手接过奖状,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谢知府大人夸奖,学生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百姓们纷纷鼓掌,有人说:“余姑娘真是会教孩子,明崽又懂事又好学!”还有人说:“以后咱们县城的学子,都要以明崽为榜样!”消息传到杂货铺和食府,伙计们也都跟着高兴,阿力说:“明崽考了好成绩,咱们晚星家的名声又响了!”
可余晚星没注意到,人群中,牛大海的管家正阴沉着脸看着这一切。他回去后,把许明获奖、知府颁奖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牛大海。牛大海坐在空荡荡的酒楼里,手里的酒杯重重摔在地上:“一个小崽子都能得到知府的夸奖,余晚星一家真是顺风顺水!不行,我不能让他们这么得意!”
他想了想,对管家说:“你去书院附近散播谣言,就说明崽的成绩是抄来的,知府颁奖是因为余晚星给了好处。只要把他的名声搞臭,余晚星肯定会难过!”管家犹豫道:“掌柜的,这谣言要是被知府知道了,咱们可就惨了……”“惨?我现在已经够惨了!”牛大海嘶吼着,“你赶紧去办,出了事我来担!”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和许明一起整理获奖的奖状,许明兴奋地说:“娘,我以后要更努力,争取下次考得更好!”余晚星摸着儿子的头,脸上满是欣慰,却丝毫没察觉到,一场针对许明名誉的恶意诋毁,正在暗中酝酿。要是谣言传开,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可能影响他在书院的学习和人际关系,她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