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调整,试营业第二天的“晚星小吃铺”焕然一新。清晨的阳光刚洒进后厨,余晚星就按照新配方制作包子——每斤馅料都比之前多了一两,捏出来的包子个头饱满,雪白的面皮透着诱人的光泽;粥锅里的糖量减了一半,熬出的小米粥和南瓜粥,只留着灵泉水带来的自然清甜,香气更加纯粹。
牛婶也提前到店,按照余晚星的安排,把油纸袋、碗勺分区域摆好,后厨的转盘擦得干干净净。辰时一到,顾客陆续上门,牛婶在前堂引导点餐,报单后转身就能从转盘上取到余晚星做好的餐品,整个流程顺畅了许多。“今天出餐真快!”一位昨天等过餐的大叔惊喜地说,接过冒着热气的包子,咬了一大口,“哟,这包子比昨天大了不少,这下能吃饱了!”
旁边一位大姐喝了一口南瓜粥,眼睛一亮:“这粥甜度刚刚好,比昨天清爽多了,真好喝!”听到顾客的认可,余晚星和牛婶相视一笑,连日的忙碌终于有了回报。许明放学后果然早早赶来,主动承担起收拾餐桌、清洗碗筷的活儿,让牛婶能专心服务顾客,出餐速度又快了几分。
到了试营业第三天,小吃铺的口碑已经在镇上悄悄传开。不少顾客都是听朋友推荐来的,还有几位第一天提过意见的顾客,特意再来“检验”调整效果。“老板,你这调整得真及时,现在包子分量足、粥品甜度合适,以后我天天来吃早餐!”一位常客笑着说。
临近中午,客流达到顶峰,前堂四张桌子坐满了人,还有几位顾客站在门口等座。余晚星和牛婶、许明分工协作,忙而不乱。一位带着孩子的大嫂吃完后,特意走到后厨门口对余晚星说:“你家的小吃干净又好吃,我家孩子平时不爱吃饭,今天居然吃了两个包子,一碗粥!等你正式开业,我一定带街坊邻居来捧场!”
余晚星连忙道谢,心里暖暖的。她特意拿出一个小本子,把这些愿意帮忙宣传、表示会常来的“种子顾客”信息记下来,打算正式开业时给他们送上一份小礼物。截至试营业结束,这样的固定客源已经积累了十几位,这对刚起步的小吃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就在余晚星和牛婶盘点当日营收,对正式开业充满憧憬时,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石老三正阴沉着脸看着这一切。试营业三天的火爆场景,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让他嫉妒得发狂。他原本以为余晚星的小吃铺撑不过试营业,没想到不仅生意越来越好,还积累了这么多回头客。
石老三咬着牙,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他转身快步离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余晚星的小吃铺顺利开业!他要立刻去联系之前找好的“地痞”,让他们在正式开业当天,给余晚星一个“惊喜”,彻底搅黄她的生意。一场针对正式开业的阴谋,正在加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