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星雾星域的“通讯干扰带修复现场”,淡银色的星雾能量、淡灰色的雾隐能量与灰黑色的混沌能量交织成巨网,缓缓覆盖淡黑色的干扰带。星雾文明的修士操控星雾法则增强信号穿透性,雾隐修士用雾隐阵引导紊乱能量,混沌修士则注入混沌能量加固缓冲层,三者协同作用下,干扰带内原本衰减九成的通讯信号,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林越站在临时指挥舰的观测台,手中握着实时监测数据玉简,指尖划过“信号强度95%”“紊乱能量净化40%”的标注,眼中满是对跨宇宙通讯突破的欣慰。
“盟主,首个星雾-雾隐-混沌通讯屏障已稳定运行三日!”凌霄快步走来,身后跟着星雾文明的星雾与雾隐文明的雾沧,“屏障覆盖范围内,星雾星域的跨星球通讯完全恢复,甚至能与双宇边缘带的探索舰队实现实时通话;更关键的是,屏障释放的能量还在持续净化干扰带,预计一个月后,这片区域可彻底消除通讯障碍,转化为安全的通讯枢纽。”
星雾补充道:“星雾文明的修士已掌握屏障的核心操控技术,后续九个屏障的建设速度可提升五成。另外,我们在屏障周边发现了‘星雾晶矿脉’,这种矿石能增强星雾法则的信号放大效果,若用于双宇全域通讯仪的研发,可将跨宇宙通讯的信号覆盖范围扩大两倍。”
林越点头,调出星雾晶矿脉的能量图谱——图谱显示,矿脉储量充足,矿石纯度达92%,无需复杂提纯即可直接应用。“让星雾文明与星尘文明组成‘星雾晶应用研发组’,优先将矿石用于双宇全域通讯仪的升级;同时,安排跨宇宙采矿队前来支援,确保矿脉的可持续开采,为后续屏障建设与通讯设备生产提供原料。”
指令下达后,研发组迅速投入工作。星雾修士负责星雾晶的能量激活,星尘修士优化通讯仪的信号接收模块,仅五日便完成了双宇全域通讯仪的升级测试。升级后的仪器,能在双宇边缘带的复杂法则环境中,保持通讯信号零衰减,甚至能穿透部分低强度法则乱流,彻底解决了偏远星域的通讯盲区问题。
就在星雾星域的通讯建设如火如荼时,中立界的“双宇能源研发中心”传来捷报——紫源文明与星核文明联合研发的“便携版本源-星核能源晶”正式问世。能源晶呈淡紫与淡金交织的菱形,掌心大小的晶体蕴含的能量,足以支撑小型探索设备连续工作三十日,且能量释放稳定,无任何法则冲突风险。
“盟主,便携能源晶的各项指标均超预期!”紫垣捧着能源晶样本前来汇报,身后跟着星核文明的星垣,“能源晶的能量密度是传统能源晶的两倍,且可通过星雾通讯仪远程激活,适合探索队员在法则紊乱区应急使用;更重要的是,能源晶的制作原料中,本源苔藓与星核晶的占比仅需三成,其余可用常见的本源晶石替代,可实现批量生产。”
林越接过能源晶,感受着其中温和却强劲的能量波动,满意地说道:“立刻启动便携能源晶的规模化生产,优先配备给跨宇宙联合探索军团与生态治理小队;同时,将能源晶的制作技术纳入跨宇宙法则学院的本源资源应用课程,让更多学员掌握这项应急能源技术,为后续的偏远星域探索提供保障。”
生产工作随即展开。紫源文明提供本源苔藓提取物,星核文明负责星核能量注入,联盟的炼器师则优化晶体的能量储存结构,三方协同配合下,首批一万枚便携能源晶仅用十日便生产完成,通过双宇法则共享网络的运输通道,快速送达各探索队与治理小队手中。
双宇边缘带的“星络星域”,跨宇宙探索小队正遭遇法则乱流冲击——探索设备的能源供应中断,通讯信号微弱,队员们陷入短暂困境。队长、来自紫源文明的紫泽立刻取出便携能源晶,插入设备接口并远程激活,淡紫与淡金的能量瞬间注入设备,通讯恢复、探测仪重启,队员们顺利避开乱流。“便携能源晶真是救急的关键!”紫泽兴奋地汇报,“若没有它,我们可能要被困在这里,错过星络星域的探索机会。”
林越通过通讯回应:“继续推进星络星域的探索,注意收集当地的法则环境数据与潜在资源信息;若遇到未知文明,优先发送友好信号,按照‘和平交流、互利共赢’的原则展开接触,切勿主动引发冲突。”
探索小队在星络星域的“星络主星”着陆,发现这里居住着“星络文明”——该文明擅长操控“星络法则”,能构建无形的“星络通讯网”,虽技术水平不及星雾文明,却对星域内的法则环境了如指掌。“星络文明长期受法则乱流困扰,探索队携带的便携能源晶与生态修复剂,帮我们修复了受损的星络通讯网。”紫泽汇报,“星络文明表达了与联盟合作的意愿,希望学习跨宇宙通讯与生态治理技术,以改善自身的法则环境。”
林越立刻指示:“邀请星络文明派遣代表前往中立界,参加下月举办的‘双宇宙技术共享交流会’;同时,安排星雾文明的修士提前与代表对接,分享通讯屏障的建设经验,为后续合作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跨宇宙法则学院的“跨文明技术实践课”上,来自星雾、紫源、星络文明的学员正合作完成“小型通讯-能源一体化装置”的研发。星雾学员负责信号增强模块,紫源学员集成便携能源晶,星络学员则用星络法则优化装置的适配性,最终成品能在法则紊乱区同时实现通讯与应急能源供应,获得了讲师团队的高度评价。
“跨文明合作的力量,在学员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学院院长墨尘向林越汇报,“目前学院已接收来自十一个新文明的学员,涵盖能源、通讯、生态等多个领域;后续计划开设‘双宇宙联合实践项目’,让学员们直接参与星雾屏障建设、能源中转站运维等实际任务,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林越点头同意,并补充道:“实践项目要与各文明的合作需求结合,比如安排学员参与星络星域的通讯网修复,既锻炼能力,又能为星络文明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建立‘学员实践成果转化机制’,将优秀的实践项目快速应用到双宇宙的探索与治理中,实现‘教学-实践-应用’的闭环。”
接下来的一个月,双宇宙合作呈现“多维突破”的态势。星雾星域的十个通讯屏障全部建成,星雾文明彻底解决通讯难题;便携能源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探索设备外,还被用于生态修复站的应急供电与偏远星域的居民生活能源;星络文明的代表如期抵达中立界,在技术共享交流会上与各文明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计划启动“星络通讯网升级”项目。
月末,林越在跨宇宙文明联盟总部召开“双宇宙合作阶段性总结会”。七十四个文明的代表与星络文明的访客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近期成果:跨宇宙通讯覆盖范围扩大至两个宇宙的90%,双宇能源网络建成十五个中转站,生态治理区新增二十万平方公里,探索舰队在双宇边缘带发现三个潜在和平文明。
“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各文明对‘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理念的坚守。”林越的声音通过双宇全域通讯仪传遍全场,“未来,我们要继续推进星雾文明的入盟评估,加快星络通讯网的升级合作,扩大便携能源晶与高效修复剂的应用,让双宇宙文明共同体在探索、治理、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每一片星域都能享受到和平与繁荣的光芒。”
会议结束后,林越站在总部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星空中交织的能源网络光芒、通讯信号波纹与生态修复带的绿意,手中握着星雾晶与便携能源晶组成的“双宇探索纪念物”。他知道,跨宇宙通讯的突破、便携能源的应用,只是双宇宙共同体发展的又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文明加入、更多技术革新、更多星域探索,但只要各文明始终携手同心,就一定能让两个宇宙的文明在星辰大海中永续共生,书写出更辉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