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堂静室之内,丹药之力化开,如同暖流浸润着干涸撕裂的经脉。我全力运转《万狱炼鼎道法》,引导着药力修复伤处,炼化着新吸纳的灵气。然而,与以往修炼时不同,此次入定,我清晰地感受到眉心的那道祖师印记,正散发着微弱的、持续的热意。这热意并非不适,反而像是一个细微的漩涡中心,使得周遭天地灵气的汇聚速度,比平时快上了约莫半成左右。
半成,听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修士而言,日积月累之下,便是巨大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提升似乎并非强行掠夺,而是仿佛得到了天地灵气某种程度的“认可”与“亲近”,吸收炼化起来更加顺畅自然。
【监测到环境灵气亲和度提升:+5.7%。灵气炼化效率提升:+4.9%。根源:疑似与眉心未知印记有关。】
系统的提示证实了我的感受。这祖师印记,竟真有辅助修炼之效!
我尝试分出一缕神念,小心翼翼地触碰那枚发热的印记。
嗡,印记微微一颤,那股热意稍显活跃,但并未有更多反应。仿佛它只是一个被动的增益法器,尚未到真正“激活”之时。我想起系统之前的提示,需要注入灵力或神念,但此刻伤势未愈,状态不佳,绝非冒险之时,只得暂且按下好奇,专心疗伤。
数个周天后,伤势明显好转,灵力也恢复了三四成。我缓缓收功,睁开双眼。
对面榻上,叶璃和苏晚也几乎同时结束调息。她们脸上同样带着一丝惊异和思索之色。
“你们是否感觉修炼速度加快了一些?”叶璃率先开口,语气有些不确定。
苏晚点了点头,目光锐利:“灵力运转确实顺畅了些许,对天地能量的感知也似乎更清晰了。是因为那印记?”
“应该是了。”我肯定了她们的猜测,“这祖师印记,似乎能提升我们对天地灵气的亲和度,变相加快修炼速度。虽然幅度不大,但长年累月,效益可观。”
叶璃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祖师恩泽果然玄妙!如此一来,我们恢复和提升的速度都能加快不少。”
苏晚却显得更为冷静:“福兮祸所伏。印记带来好处,也意味着我们将更显眼,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更大。宗门内获得印记的弟子不少,这消息恐怕瞒不住,那些隐藏的‘种子’及其背后的势力,很快也会知晓印记的存在和效用。”
她总是能一眼看到表象之下的危机。
“苏晚说得对。”我沉声道,“印记是机遇,也是靶子。我们必须尽快利用这点优势,恢复实力,并找出应对之法。”
我拿起宗务殿送来的新身份玉牌和储物袋,将里面的东西一一取出。灵石饱满莹润,皆是上品;丹药瓶上标签醒目——“百草回生丹”、“紫府蕴灵丹”,都是筑基期修士梦寐以求的精品疗伤和修炼丹药;还有几块品质极佳的炼器材料,以及一套核心弟子规格的法器袍服。
宗门这次,确实是下了血本。
“资源不缺,接下来就是时间问题。”我分配着丹药,“但我们不能一味苦修。苏晚,合击之术的典籍”。
苏晚接过我递去的丹药,沉吟道:“巡捕司的合击阵法大多需要长时间演练磨合,且偏向围捕擒杀,与我们的能力特点未必完全契合。我需要时间去藏经阁查阅,看看宗门内是否有更合适的,或者加以改进。”
“改进?”我看向她。
“嗯。”苏晚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林修你的力量霸道带有吞噬特性,叶璃的净火至纯至净,我的剑意冰寒迅捷,三者性质迥异,强行融合反而可能互相干扰。或许我们不追求力量的融合,而是强调节奏的配合与时机的互补。”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简单勾勒:“比如,由我先以冰心剑意迟滞干扰对手,制造瞬间的破绽;林修你抓住破绽,以最强攻击爆发;而叶璃则负责净化战场残留的邪能,同时以净火护持我等,避免被对方的诡异手段侵蚀。或者根据情况,变换主次。”
我和叶璃听得眼前微亮。苏晚的思路非常清晰,避开了属性冲突的难点,转而从战术配合上下手,这确实更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
“这个思路很好!”我赞道,“我们可以先确定几种基础的配合模式,然后通过实战演练来熟练和完善。”
“实战演练”叶璃有些犹豫,“在宗门内,恐怕找不到合适的对手和场地吧?”
“寻常切磋自然不行。”我目光闪动,“但你们忘了,矿坑深处,那个被能量巨茧包裹的变异血傀,还有古器冢内残留的煞气区域,这些,或许都是我们最好的‘磨刀石’。”既能演练合击,又能清除隐患,一举两得。
苏晚和叶璃都点了点头,认同了这个充满风险却极具实效的想法。
计议已定,我们不再耽搁,各自服下丹药,继续全力疗伤和修炼,借助祖师印记的增益效果,争分夺秒地提升自己。
接下来的两日,我们几乎足不出户,完全沉浸在恢复和修炼之中。有着充足的高品质丹药和印记辅助,我的伤势以惊人的速度愈合,灵力不仅完全恢复,甚至比受伤前更加精纯雄浑了一分,已然触及了练气八层的门槛。叶璃和苏晚亦是进步显着,叶璃对净火的掌控越发精妙,苏晚的剑气也更加凝练。
期间,赵长老和孙长老又来探望过一次,主要是告知我们宗门初步清查的结果——又揪出了三名被“融灵之种”侵蚀的弟子,皆是在祖祠异动、获得印记后,因心绪激荡或尝试探查印记奥秘时,被守候在旁的长老敏锐地发现了端倪,继而由叶璃暗中确认后拿下。
可惜,这三枚“种子”的强度远不如吴勇和小翠体内的那个,被擒拿的瞬间,其体内的魔念便直接自我湮灭,未能获取更多情报。但这足以证明宗门的清查方向是正确的,也印证了祖师印记似乎对“融灵之种”有一定的刺激显形作用。
宗门内部,因此事而暗流涌动,人人自危,却又在高层强力的弹压下,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全力运转,为未知的劫难做准备。
第三日清晨,我们三人的状态均已恢复至巅峰,甚至略有精进。
“是时候了。”我感受着体内澎湃的灵力和眉心温热的印记,站起身,“去藏经阁。”
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关于九钥,关于圣族,关于祖师印记,关于一切可能相关的古老秘辛。
走出药堂,沿途遇到的弟子,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看到我们三人,尤其是看到我眉心的印记,目光中都带着敬畏、好奇、甚至一丝讨好。地位和环境的改变,已然悄然发生。
器宗藏经阁位于主峰后山,是一座古朴恢弘的九层塔楼。凭借新的身份玉牌,我们畅通无阻地进入了之前从未有资格踏足的上层区域。
藏经阁顶层,不对普通弟子开放,这里存放着宗门最核心的功法和秘闻典籍。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禁制波动和书卷陈香。
我们分开行动,各自寻找感兴趣的领域。苏晚直奔阵法与合击术区域;叶璃则专注于寻找关于净化、封魔以及上古秘闻的记载;而我,则目标明确,寻找一切与“钥匙”、“圣族”、“魔渊”以及“祖师”相关的线索。
顶层的典籍并不多,但每一卷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显然年代久远。
我沉浸在一卷卷兽皮或玉简记载的古老信息之中。系统全力辅助记录和分析着海量的信息碎片。
【检索到《器宗源流考》残卷,提及开派祖师‘玄玝道人’疑似于‘天外陨星’中获得炼器秘法,开创器宗一脉。】
【检索到《万魔图录》拓片片段,记载‘圣魔族’乃上古魔渊霸主,嗜好吞噬万界灵机,后遭重创沉寂。其血脉呈紫金色,尊贵而邪异。】
【检索到《九幽志异》杂谈,模糊提及‘界门之钥’传说,共分九份,散落各方,聚齐者可洞开界域之门,然多伴随大灾祸。】
【检索到《祖师手札残篇》,内有数语:‘感星芒召引,得残钥一二,然煞气深重,非吉兆也,封于禁地,后世子孙慎之、戒之’】
一条条信息不断被筛选、整合。虽然大多残缺模糊,但拼凑起来的图景,却越来越令人心惊。
开派祖师的传承竟可能与“天外陨星”有关?甚至他可能也得到过“残钥”?圣魔族、紫金血液、界门之钥,这些线索似乎渐渐能串联起来!
难道器宗的创立,本身就与那“九钥”有着某种不解之缘?而祖师最后的箴言和印记,是在警示后人,也是在寻找能够解决这个自宗门创立之初就可能埋下的隐患的传承者?
就在我思绪纷飞,试图将这些碎片拼凑成一个更完整的真相时,藏经阁角落,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缓缓响起:
“年轻人,过于刨根问底,有时并非好事。”
我心中猛地一凛,循声望去。只见在角落一个昏暗的书架旁,坐着一位须发皆白、满脸皱纹、穿着普通杂役服饰的老者,正慢悠悠地擦拭着一枚古旧的玉简。他气息内敛到了极致,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若非他主动开口,我竟完全没察觉到他的存在!
藏经阁的扫地僧?不!能出现在顶层,绝非寻常杂役!
我警惕心大起,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行礼:“弟子林修,见过前辈。不知前辈有何指教?”
那老者抬起浑浊的双眼,淡淡地瞥了我一眼,目光似乎在我眉心停留了一瞬,缓缓道:“指教谈不上。只是见你翻找的东西,都是些陈年旧事,凶险秘闻。有些东西,知道了,便沾了因果,甩不脱了。”
他顿了顿,用那干枯的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上一卷毫不起眼的、用不知名黑色金属丝编织而成的书卷。
“若真想寻个答案,不妨看看这个。不过,看过之后,是福是祸,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说完,他不再理会我,继续低头擦拭着那枚玉简,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
我心中惊疑不定,看向那卷黑色金属书卷。书卷没有名字,表面冰凉,触手沉重,散发着一种亘古苍凉的气息。
犹豫了片刻,我最终还是伸出手,翻开了书卷的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并非文字,而是一幅残缺的星图,以及星图中央,一枚奇异的、由无数复杂几何结构构成的钥匙图案!而在钥匙图案下方,还有两个古老的、我却莫名能看懂的文字“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