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江铜股份一役“小盈即安”的喜悦与反思,韩风感觉自己又“悟”到了一点东西。他将那笔交易记录反复复盘,坚信只要下次克服“恐利”心态,就能抓住更大的利润。
市场很快给了他下一次机会,只是方向截然相反。
这次他瞄准的是一只看似处于上升通道初期的中小盘科技股——“迅捷科技”。依据是他钻研许久的“均线多头排列”与“mAcd金叉”共振理论。模拟盘回测中,这种形态后续上涨的概率颇高。
有了上一次的成功(尽管是缩水的成功)垫底,这一次下单,他手稳了许多。依旧是近乎全仓,十二万多资金,在25.80元的价格买入。
买入后的头两天,股价不温不火,在小范围内震荡,微微浮亏几百块,韩风并不在意。他甚至有些欣慰,觉得这次心态平和了,能拿得住震荡了。
然而,第三天风云突变。
“迅捷科技”毫无预兆地低开低走,一根阴线直接击穿了被他视为生命线的20日均线支撑。
韩风的心猛地一沉。
“洗盘?还是破位?”他紧盯着盘面,脑子里两个声音开始打架。
“技术理论说,关键支撑位初次跌破,可能是假突破,会有反抽确认。”
“但模拟盘的教训里,有一条是‘不要与市场争辩,破位即风险’。”
他犹豫着,没有动。内心更倾向于前者,希望这只是主力凶狠的洗盘手法。
股价在20日线下方挣扎了一天,收出一根下影线。这给了韩风一丝虚假的希望。“看,有资金在捞!”他这样告诉自己,决定再观察一天。
第四天,股价再次低开,反抽无力,午后跌幅扩大,直奔30日均线而去。
韩风的额头开始冒汗。账户浮亏已经超过八千元。那种熟悉的、胃部被攥紧的感觉又回来了。
“止损!”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脑海里响起。这是他为自己设定的铁律之一:买入逻辑基于技术形态,形态破坏,则逻辑不在,必须离场。
他看着那条被击穿后仿佛毫无支撑的20日线,又看了看不断扩大的亏损数字。八千块,这几乎把他上一笔赚到的利润回吐了近三分之一。
“割吗?”他问自己。
割掉,就意味着承认这次判断错误,承认这八千块的亏损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是他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这不仅仅是钱的损失,更像是在他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自信心上,狠狠剜了一刀。
不割?万一明天反弹呢?万一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呢?现在割了,如果明天拉起来,那岂不是双倍的愚蠢和耻辱?
恐惧和侥幸,像两条毒蛇,缠绕着他的理智。
他点开交易软件,输入了卖出指令,价格就按现价24.60元。但手指放在确认键上,却如同有千钧之重,怎么也按不下去。
那感觉,不像是在操作一个软件,更像是在亲手割掉自己身上的一块肉。疼,钻心的疼。不仅仅是钱的损失,更是一种尊严的扫地。他仿佛能听到内心那个骄傲的、苦学了两年的自己在嘶吼:“你怎么会错?你怎么能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股价在24.60附近徘徊,他的卖出单随时可以成交。
最终,当看到股价再次拐头向下,毫无反弹迹象时,一种巨大的、混合着绝望和屈辱的情绪压倒了一切。
他闭上眼,几乎是带着一种自毁般的决绝,按下了鼠标左键。
“成交。”
账户持仓再次清零。可用资金变为了十一万两千多。
意味着,他这一笔交易,实实在在地亏损了八千多元。
没有卖飞牛股后的懊恼,也没有盈利时的狂喜。有的,只是一种冰冷的、空洞的虚脱感。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他呆呆地坐在电脑前,良久没有动弹。屏幕上,“迅捷科技”那根继续向下的阴线,像是一记无声的耳光,抽在他的脸上。
割掉的,何止是八千块钱的肉。
更是他苦读两年后,那份“我已窥得门径”的可笑尊严;是他面对市场时,那份潜藏在心底不愿承认的脆弱和自以为是。
原来,止损这两个字,写在交易纪律里是那么简单冰冷的一行字。但真正执行起来,却需要撕裂一部分的自我,去承认失败,去承受这种仿佛被市场公开处刑般的心理冲击。
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在股市里,判断对错从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你错了的时候,你有没有勇气面对,有没有纪律去执行那“断臂求生”的一刀。
这一刀,砍向的不是股票,而是自己人性中的侥幸、固执和脆弱。
他缓缓俯下身,将脸深深埋进掌心。肩膀微微耸动,没有哭声,只有压抑到极致的、沉重的呼吸声。
这一次淬火,没有盈利的温热,只有止损带来的、冰冷刺骨的痛。
但在这极致的痛苦和尊严扫地的破碎感中,某种更加坚硬、更加现实的东西,似乎也开始在他心底悄然滋生。那是对市场真正的敬畏,以及对“纪律”二字,染着血泪的初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