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家回来后的那个晚上,苏敏之失眠了。
方小磊手臂上那道触目惊心的血痕,女儿苏念念那过于冷静的表现,像两幅交替的画面,在她脑海里反复上演。
这些画面交替出现,让她越想越清醒。
她轻轻起身,走到女儿的房间门口。
推开一条缝,借着走廊的微光,她看到念念正安静地睡着,小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容,仿佛下午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峙从未发生过。
可苏敏之知道,那不是错觉。她的女儿,在面对恶意陷害时展现出的镇定和智慧,远远超出了一个七岁孩子应有的水平。
这让她既骄傲,又心疼。
她意识到,自己给女儿的,还远远不够。她想为女儿撑起一片真正无风无雨的天空,一片让她可以永远保持天真烂漫,而无需过早懂得人世险恶的天空。
港商陈志华沙龙上那些琳琅满目的进口饮品,在她脑海中浮现。那些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营养饮料,在内地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
而在广州,她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勃勃生机。
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私营经济开始萌芽,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一种向上的力量。
时代在变,机会就在眼前。
她翻开笔记本,开始仔细梳理自己的想法。
儿童营养饮品,这个方向没错。但具体怎么做?市场在哪里?消费者需要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实地调研才能回答。
周末,苏敏之带着苏念念,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友谊商店。
这里是普通人眼中的“圣地”,只有拥有外汇券的外国友人、归国华侨和少数高级干部才能进入。
她没有急着去买东西,而是像一个漫不经心的顾客,带着女儿在食品区慢慢地闲逛。很快,她就在一个专门的货架上,再次看到了那些熟悉的“老朋友”。
包装精美的日本果味营养液、澳洲进口的浓缩果汁、还有几款欧洲品牌的、号称能补充维生素的功能性饮料。
它们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价格标签上的数字,高得令人咋舌。一小瓶饮料的价格,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好几天的工资。
她驻足了很久,仔细地观察着。她发现,购买这些高价饮品的人,大多衣着考究,谈吐不凡。有的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有的是带着浓重口音的港澳同胞,还有几位,是她认识的、某些单位的领导家属。
“阿姐,请问这个饮料好喝吗?”苏敏之主动搭讪一位刚买了两瓶的女士。
那位女士打量了她一眼,用带着上海腔的普通话说:“还可以吧,主要是给孩子喝的,有维生素,总比外面那些糖精水好。”
“但是价格有些贵呢。”苏敏之试探道。
“贵是贵了点,”女士叹了口气,“但是没办法,外面买不到这种东西。孩子正在长身体,营养要跟上。”
这句话让苏敏之若有所思。
接下来的几天,苏敏之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开始了自己的“扫街”调研。
下午四点,正是小学校门口最热闹的时候。她会像一个普通的母亲一样,站在接孩子的家长人群中,静静地观察着。
校门一开,孩子们就像出笼的小鸟一样冲了出来。很多孩子手里捏着几分钱或一两毛的零花钱,直奔校门口的小卖部。
“老板,来瓶橘子汽水!”
“我要可乐!”
“给我来根棒冰!”
小卖部老板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收钱一边递货。
苏敏之注意到,最受欢迎的是一毛钱一瓶的橘子汽水,那种装在玻璃瓶里的,颜色鲜艳得不太自然。
“妈妈,我能喝吗?”有个小男孩举着汽水问身边的母亲。
“少喝点,都是色素和糖精,对身体不好。”母亲皱着眉头说。
“可是我渴啊。”
“渴了回家喝白开水。”
小男孩撅起嘴,但还是偷偷喝了一大口。
有一次,她主动和一个等待孩子的母亲聊了起来。
“大姐,您也来接孩子啊?”
“是啊,这不,一天不看着他,他就乱花钱买这些没营养的东西。”那位母亲指着小卖部,一脸无奈。
“那平时在家里,都给孩子喝些什么呢?”苏敏之状似无意地问。
“还能有什么?麦乳精呗!再冲点乐口福,可那东西也不能当水喝啊,喝多了上火。真希望有什么东西,能又解渴,又有营养,还不贵,我们普通人家也买得起。”
这位母亲无心的一番话,像一道闪电,精准地击中了苏敏之的心。
她要找的,不就是这个吗?!
随后,她又走访了十几家弄堂口和街边的杂货店。她稍微买一些东西,借着机会和老板们聊天,问他们什么饮料卖得最好。
得到的回馈惊人地一致:
“汽水最好卖!小孩子就认这个味儿!”
“但是大人总骂,说喝了对牙齿不好,还没营养。”
“前两天还有个妈妈问,有没有像外国电影里那种,装在小盒子里的果汁牛奶。我说那东西贵着呢,得到友谊商店去买,我们这儿哪有啊!”
每天晚上,等苏念念睡着后,苏敏之都会在书桌前,将白天所有的观察和谈话,一字一句地记录在一个新的笔记本上。
市场现状分析:
高端市场: 存在少量高价进口产品,被少数高消费人群垄断,证明市场“品质需求”已苏醒。
大众市场: 以低价、不健康的“解渴型”产品(汽水、棒冰)为主,缺乏“营养型”产品。
核心矛盾: 广大普通家庭日益增长的儿童营养需求 VS 市场上严重匮乏的中端健康饮品
目标用户画像:
消费者: 5-12岁的儿童。他们追求“好喝”、“有趣”。
购买者: 25-40岁的父母。他们关注“营养”、“健康”、“价格实惠”。
产品定位:
一款价格亲民、口感酸甜、富含基础维生素的、专门为中国儿童设计的国产营养饮品。
当她写下最后一行字时,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微凉的风吹拂着她的脸庞,带着黄浦江特有的湿润气息。
远处,这座城市正在苏醒。早起的小贩开始吆喝,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她深深吸了口气。是的,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市场在召唤,时代在召唤,而她,要回应这个召唤。
“妈妈?”身后传来念念的声音。
苏敏之回头,看到女儿揉着眼睛站在门口:“妈妈,你一晚没睡吗?”
“妈妈在思考很重要的事。”苏敏之走过去,抱起女儿。
“是关于创业的事吗?”
“是的。”苏敏之点头,“念念,妈妈可能要辞职了。”
“太好了!”苏念念抱住妈妈的脖子,“妈妈要当老板了!”
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苏敏之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消散了。
是的,她要给女儿,也给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