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猎户座信号发出回应后,人类陷入了焦灼而漫长的等待。宇宙的沉默震耳欲聋。与此同时,另一项更为紧迫的探索并未停止:根据晶簇族共享的星图及月球遗迹的线索,一个稳定的、可能是自然形成的虫洞被确认存在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附近。它被命名为“星门”(Starward Gate),其出口理论上指向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半人马座a星(南门二)。
面对“末日时钟”的压力和“地心计划”的悲壮,联合政府决定不再等待。必须主动出击,验证星际殖民的可能性,为人类寻找一个潜在的“plan b”。一艘经过特殊改装、搭载了最新防护技术和跃迁模块的鸾鸟级空天母舰三号舰——“玄奘”号被选中执行这次史诗级任务。
一、 敢死队
任务被公认为极高风险。虫洞稳定性未知,另一端情况完全不明。志愿者征集令发出,强调的是“有去无回的可能远大于荣归故里”。最终,一支由精英宇航员、天体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75人“敢死队”集结完毕。指挥官是经验丰富、冷静如冰的退伍航天老兵——赵昊大校。
二、 穿越
在全球瞩目下,“玄奘”号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扭曲时空的引力漩涡。
穿越过程:并非科幻电影中的流光溢彩,而是极度压抑和恐怖的体验。舰体发出令人恐惧的呻吟,所有传感器瞬间失灵,屏幕被无法理解的几何噪声淹没。船员们经历了严重的时空眩晕感,仿佛灵魂被拉长又压缩。
短暂的黑暗:在一段失去所有感知的时间(舰船日志记录为17秒,但船员感觉长达数小时)后,一切骤然恢复平静。
三、 新世界
“玄奘”号成功穿越虫洞,跳跃到了数光年之外。
陌生的星空:眼前的星图完全陌生,但导航系统迅速锁定了一颗明亮的恒星——半人马座a星A(南门二A)。
惊人的发现:就在恒星的宜居带内,一颗闪烁着蔚蓝色和绿色光泽的类地行星正静静旋转。初步扫描显示:
大气成分:富含氮气、氧气,存在稳定的大气层。
液态水:地表存在大面积的海洋和湖泊。
生命迹象:光谱分析显示强烈的叶绿素特征,意味着可能存在植物形态的生命。
无人工信号:未检测到任何形式的无线电波或人工电磁信号,一片寂静。
四、 初步勘探与命名
赵昊大校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按计划派出侦察机进行低空掠袭。
地貌多样:传回的画面令人心醉神迷——广阔的原生草原、高耸的山脉、蜿蜒的河流,甚至还有疑似海滩的地貌。
生命形态:发现了类似蕨类的巨型植物和在空中漂浮的、如同水母般的半透明生物。没有发现大型动物或任何智慧活动的迹象。
命名:根据联合政府授予的权力,赵昊将这颗星球正式命名为“希望之星”(terra Spes),并将其所在的星系命名为“彼岸星系”(Far Shore System)。
五、 希望与警示
消息通过量子通讯瞬间传回地球。全球沸腾了!这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真正适宜生存的星球,其环境似乎比火星友好无数倍。
然而,“玄奘”号的科学家们也发出了冷静的警告:
微生物威胁:星球生态环境完全陌生,其微生物可能对地球生命构成致命威胁,反之亦然。严格检疫至关重要。
“寂静”的疑云:如此适宜的环境,为何没有演化出高级智慧文明?是某种“大过滤器”在此生效,还是我们尚未发现?
虫洞的稳定性:“星门”虫洞并非永久开放,其稳定性仍在监测中,返航之路并非坦途。
六、 文明的岔路口
“希望之星”的发现,像一道强光,瞬间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叙事。
“地心计划” 的支持者认为,这证明了固守地球的必要性,外星球同样充满未知风险。
星际殖民派 则欢欣鼓舞,认为这是宇宙给予人类的第二次机会,应全力筹备移民。
“归零者” 的言论在市场间彻底失去吸引力。
章末点睛:
“玄奘”号悬浮在“希望之星”的轨道上,如同一粒微尘,凝视着下方充满生机与未知的新世界。
赵昊大校向地球发送了最后一段话:“我们已抵达‘彼岸’。这里并非天堂,但确是一片坚实的土地。它给了我们一个选择,一个可能。现在,轮到地球做出选择了:是继续深挖地洞,还是鼓起勇气,迈向这片新的海洋?”
人类文明的面前,第一次出现了一条看似可行的退路。但这退路,是通向希望,还是另一个更大的陷阱?无人知晓。
虫洞的另一端,地球在狂欢与忧虑中,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