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副厅长职责划分明确。
排名第一的常务副厅长是二把手,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并在突发事件中协助厅长处理工作。
其余的副职,有负责警官学院党建工作的书籍,也有京州市公安局局长赵东来,还有挂职副厅长的纪检负责人,以及省特勤局的局长和政治部主任等等。
当然,从职务上看,八位副职中只有五位真正进入厅党委。
特勤局局长、省纪委派驻监察组组长,还有警官学院的党组书籍,才算是正式的厅党委委员。
“前面带路。”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步入了会议厅。
正在讲话的姜正浩听到消息后也停了下来。
临下台前,特意交代了一句,姜正浩便离开会场,站在门口迎接高书籍。
不一会儿,高书籍一行人便抵达了会议厅。
打过招呼后,众人便鱼贯而入。
高育良一走进会议厅,原本安静的现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啪啪啪……”
“啪啪啪……”
掌声此起彼伏,久久未息。
他一边向前走,一边笑着向众人挥手致意。
先走向第一排,逐一与在座领导握手问候。
每到一位面前,身后的孟德海、姜正浩等人便低声介绍对方身份。
就这样,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高育良才与第一排的七十多位干部一一握手。
期间,对几位表现突出的民警,他还特别鼓励了几句,身旁和对面的摄像机也正好记录下这温情一幕。
握手完毕后,高育良转身往回走,也向第二、第三、第四排的同志们挥手示意。
当他走向正前方的讲台时——
“啪啪啪……”
“啪啪啪……”
掌声再次热烈响起。
他站在台上,微笑着抬起双手示意。
掌声仿佛听懂了他的意思,渐渐平息。
他微微低头,目光落在讲台上的讲稿上,这份材料显然是省正府办公室提前准备好的。
讲稿也只有他自己能看到。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带着感情把它读出来,中间也可以根据现场气氛即兴发挥几句。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
……
与此同时,在京城。
一场关于汉东局势的会议也在紧张进行中。
这场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关于汉东省韦副书籍、省掌人选的最终确定。
按正常流程,应当由人事院负责人在尚书院会议上提出人选建议,经过讨论后形成初步方案。
毕竟,人事院负责人本身也是尚书院的一员。
可惜的是,尚书院迟迟未能达成一致。
关于汉东省掌人选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仍没有明确结果。
无奈之下,御书房只好亲自介入,就汉东省掌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同时也一并讨论当前汉东的整体局势。
御书房的各位至尊已经陆续到场,依次入座。
这间书房足有三四百平米,
按照帝国传统,以左为尊,右为辅。
主位有两个座位,左右各有四席。
其中,右边最末席的座椅颜色略显暗淡。
这把椅子被称为“纪律席”,表面看似只是一个记录人员的位置,实则其主人正是御书房的秘书长。
随着一阵谈笑风生的声音响起,御书房中陆续有人落座。
老三呢?这位是新上任的尚书院一把手。
老四,是督察院的负责人。
剩下的几位,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高育良的岳父大人也在其中,静静坐着。
这场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可关于汉东省省掌人选的事,还是没能敲定下来。
这种场面,说起来也是少见。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事牵扯太广,谁也不想当替罪羊、做摆设,甚至被人算计了。
你说谁愿意接手?
今年,汉东的问题将迎来一个集中爆发期。
其中最棘手的就有五个方面:
一是地方债务问题,
二是房价飞涨,
三是物价居高不下,
四是工资水平停滞,
五是整体发展路径。
债务方面,不用多说。
若不是这问题迫在眉睫,高育良也不会在今年大幅削减开支。
据帝国统计局的数据分析,
由于他把公共预算压得太紧,又严格执行“债务增幅不得突破5%”的规定,结果导致财政吃紧,连地方基层正府都开始吃不消。
从九月起,省内部分地区就可能出现公务员工资拖欠现象。
更糟的是,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年底连省级财政都可能面临拖欠,这缺口动辄数百上千亿。
从省级机关到国企,各类单位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六百万人。
就算只拖欠一百万人三个月的工资,加上年终奖和福利,平均每人八万来算。
粗略一算,至少要七个月的工资打底。
那可是八百个亿的资金缺口,甚至可能更多。
一百万人背后是一百个万家庭,全指着工资过日子。
这事谁摊上,都得被骂得抬不起头。
房价方面更不乐观。
汉东的房价,怕是压不住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汉东工作、定居,尤其是一些工作稳定、有些积蓄的年轻人选择落户,购房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再加上地方正府频频出让土地,房价不涨才怪。
照目前趋势来看,未来四年,房价翻一番是大概率事件。
对比一下就清楚了。
当初高育良刚上任时,汉东日新月异,变化明显。
如今刚换人,先发不出工资,接着房价涨、物价涨,工资却原地踏步,不被骂才怪。
至于物价和就业,道理也一样。
过去是一百斤米十个人买,一斤一块钱。
现在十几个人来抢这一百斤米,价格自然上去。
租房市场也是同样道理,餐饮等行业更是如此。
最后一个问题,是汉东的发展方向。
这一点,全国人民心里都明白,汉东这些年的发展,基本都是高育良一手推动起来的。
眼下要做的,无非是延续他的政策罢了。
要是另起炉灶,搞不好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干好了,尚可交代;
干砸了,骂声一片。
还有一点,明年柳俊就要接任高层领导。
随后,高育良也会上位。
可问题是,他今年才五十二岁。
仕途前景还长,至少还有二十年。
眼下一年之后,这里的人就将迎来一波大换血,六年之内,除柳俊外,几乎都会离开。
至于十一年后,就更不用说了。
在场这些人,一个也留不下,连下面的尚书院也一样。
到时候,谁来为现在的事负责?
更令人担忧的是,十一年后,高育良会不会记仇?
他的“记仇”在圈内是出了名的。
现在谁去谁就是替罪羊。
当然,也不是没有破解之道。
只要推翻高育良年初定下的“债务增速不超过5%”的硬性规定,哪怕是提高到10%,甚至12%,也能缓解不少压力。
每提高一个点,就是一百多亿的增量。
此外,土地出让也得缓一缓。
让地方正府别急着卖地。
少卖地的好处,就是能有效控制新房价格。
因为房价统计主要看新房,二手房往往不算在内。
房价稳住了,接下来就是物价。
控制物价的办法其实也简单。
那就是招商引资,缺什么就引进什么项目。
但要推进这些事,有一个基础条件——必须掌握权力,取得汉东省韦常委会的支持。
否则……
再好的设想也难以落地。
回到最初的讨论。
想实现这个目标,还有一个先决条件。
必须想办法让高育良调离汉东省。
如今的高育良,已处于正省级的巅峰状态。
无论调往哪个省份,都会被视为降级使用。
这样一来,别说高育良本人,恐怕柳俊也不会轻易答应。
更何况,就算真把他调走,接任的人恐怕也难以轻松接手。
所以,想要打破当前的僵局,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为高育良争取更高职位。
同时他也需要支持,推翻目前汉东推行的新政策。
如此一来,汉东省掌的位置,不但不会成为烫手山芋,反而会变成众人争抢的香饽饽。
甚至在场各位都会为了这个职位,争得头破血流。
没办法……
高育良打下的基础实在太牢固了。
预计最早在2020年、最晚不迟于2021年,汉东的经济总量将超过老粤,跃居全国第一。
随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
汉东将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制造中心。
包括中游的设计环节,以及下游的销售体系等,
都会以汉东为核心,向全国辐射开来。
也就是说,汉东将肩负起带动全国发展的重任。
这才是汉东真正肩负的历史使命。
同时,也是中央愿意投入数万亿元甚至十几万亿元资金,全力扶持汉东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根本原因。
这正是“站在什么位置,就思考什么问题”的典型体现。
最终,除了身处局中的柳俊之外,
在场其余人形成了统一的看法。
那就是——必须提拔高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