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源堂后院内,秋生蹲在改良后的风炉前,鼻尖萦绕着德化瓷土的土腥味。三日前从老君岩归来后,他便依照丹方开始改造炼丹炉,将闽南风炉的三窍结构与太素门符文结合,炉身裹着从德化窑求得的秘制瓷土,此刻正泛着温润的光泽。
“秋生,该换药了。” 母亲端着药碗走来,袖口还沾着昨夜研磨的草药碎屑。秋生这才注意到母亲眉间黑气虽淡了些,却仍如薄纱般不散。他忙起身接过药碗,目光落在母亲手腕上若隐若现的窑纹 —— 那是陶毒瘤未愈的征兆。
“娘,明日我便要开炉炼制镇邪药釜,” 秋生握紧母亲的手,“仙翁说此丹需配合五梅花针法催动灵脉,待药成之后,定能压制您体内的阴煞。”
母亲轻轻点头,指尖抚过风炉上的八卦纹路:“你父亲生前常说,太素门的丹术讲究‘炉中自有乾坤’。当年他曾用风炉炼制‘续命丹’,那火焰的颜色……” 她忽然皱眉,“秋生,你可记得,丹方上的‘灵水引’该如何取用?”
秋生翻开丹方,目光落在 “青源山灵水,需子时于百草谷龙涎泉汲取” 一行字上。他想起仙翁的叮嘱:“子时潮涨,灵脉之力汇聚于青源山。” 眼看月食将至,今夜正是最佳时机。
夜幕降临,秋生背着竹篓向百草谷走去。月光穿过刺桐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行至龙涎泉边,他忽然嗅到一丝异常的香气 —— 不是寻常的灵藻清香,而是夹杂着铅粉与尸油的邪味。
“不好!” 秋生本能地闪退,一枚淬毒的弩箭擦着耳畔飞过,钉在身后的树干上嗡嗡作响。三个人影从暗处跃出,正是血手堂的探子,其中一人脖子上挂着青铜血手吊坠,正是前日在古窑遗址出现的山贼首领。
“小郎中,交出医典残页,饶你不死!” 首领阴恻恻地笑着,手中短刀划出诡异的弧线。秋生注意到他们衣襟上沾着白色粉末,正是仙翁的 “闻香辨踪散”—— 原来对方竟反向利用药粉追踪至此!
秋生不退反进,脚下踏出 “泉州刣狮” 的梅花步,手中银针如闪电般射出。为首的探子挥刀格挡,却见银针在空中拐了个弯,直奔他膻中穴而去 —— 这正是他从太素门秘籍残本中学到的 “曲针透骨术”。
“你竟敢学我太素门功法!” 探子惊呼,慌忙后退。秋生心中一凛,这才意识到仙翁为何迟迟未透露身份 —— 太素门的传承,此刻竟成了他被追杀的缘由。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刺桐花香。仙翁的药葫芦如流星般飞来,金色药粉洒出,瞬间将三名探子笼罩。“太素镇邪!” 秋生下意识地喊出,只见药粉在探子掌心凝聚成血手印记,与仙翁前日诛杀邪修的场景如出一辙。
“记住,炼丹需心无杂念。” 仙翁的声音从风中传来,“龙涎泉的灵水,需以‘五梅花针法’叩击泉眼,引动灵脉之力。” 秋生恍然大悟,立刻施展针法,银针依次刺入泉眼周围的五个穴位。
奇迹般地,泉水开始沸腾,化作晶莹的水珠悬浮在空中。秋生连忙取出玉瓶,将灵水收入其中。再转身时,血手堂探子已消失无踪,唯有地上残留的几滴黑血,证明他们曾来过。
回到青源堂,秋生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炼丹。他将德化瓷土放入风炉,倒入灵水,点燃以海风藤炼制的灵烛。按照丹方,需在子时三刻引动灵脉之火,可无论他如何催动针法,炉中火焰始终呈暗红色,与丹方中记载的 “青焰” 相去甚远。
“风门引灵脉之风……” 秋生喃喃自语,忽然想起仙翁在古窑中演示的 “太素五脉” 手势。他尝试着以左手结 “引风诀”,右手施展 “五梅花针法”,双诀合一的瞬间,炉中火焰竟腾地窜起三尺高,化作幽幽青焰。
瓷土在青焰中逐渐融化,秋生趁机投入金线莲、巴戟天等草药。就在此时,炉中突然传来 “噼啪” 巨响,火焰乱窜,眼看就要失控。他想起仙翁的教导:“丹炉如人心,需静如止水。” 于是闭目凝神,将灵气注入银针,以针代笔,在丹炉上方画出太素门符文。
奇迹发生了。火焰渐渐平息,瓷土与草药融合成一尊三足药釜,表面浮现出八卦纹路。秋生小心翼翼地打开炉盖,一股清香扑面而来,药釜中竟隐隐有金光流转。
“成功了!” 秋生欣喜若狂,可当他伸手触碰药釜时,却发现温度异常冰凉 —— 这与丹方中 “药成时炉温如春暖” 的记载不符。他皱眉思索,忽然想起母亲的话:“炉中自有乾坤。” 难道是灵脉之力不足?
秋生望向窗外,月食将至,老君岩的方向隐约有金光闪烁。他突然意识到,子时潮涨已至,正是引动聚灵阵的最佳时机。他抱起药釜,直奔老君岩而去,月光下,风炉丹方在怀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指引方向。
老君岩前,秋生以 “泉州刣狮” 步法催动灵脉,银针如流星般刺入聚灵阵的五个关键穴位。刹那间,老君岩眼瞳金光大作,一股暖流顺着灵脉涌入药釜。原本冰冷的药釜渐渐发烫,表面的八卦纹路竟与老君岩瞳孔中的符文一一对应。
“太素五脉,潮起丹成!” 秋生大喝一声,药釜中金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青源山。当金光散去时,一尊散发着温润光泽的镇邪药釜静静躺在他手中,釜底刻着 “太素” 二字,与仙翁药粉组成的字迹一模一样。
然而,秋生没有注意到,在他专注炼丹时,一道黑影正躲在刺桐树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黑影摸出一枚血色令牌,嘴角勾起冷笑 —— 药王宗的计划,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