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拉拢县城商盟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宋家屯的泥土路上,却迎来了一辆与往常不同的自行车。邮递员小陈的车把上,不再只是挂着信件报纸,还系着一条醒目的红布条,车后座载着两个沉甸甸的、刷着绿漆的木箱,里面是县邮电局的工作人员。
这罕见的阵仗立刻引起了村民的注意。当自行车稳稳停在宋家院门口时,左邻右舍都探出了头,交头接耳,猜测着宋家又有什么新鲜事。
“宋卫国同志在家吗?”邮电局的老李师傅嗓门洪亮,带着一种办理公务特有的庄重,“你们家申请安装的电话,批下来了!今天就来给你们装机!”
“电话?!”
这个词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宋家院子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连早有心理准备的林薇和楚瑶,都感到一阵心跳加速。她们知道申请了,却没想到在这个年头,审批和安装能如此迅速——这背后,或许也有宋家如今在县里隐隐形成的名声和实力的作用。
赵金凤第一个从厨房冲出来,手里还拿着擀面杖,围着那两个木箱直转悠,既好奇又带着点本能的抗拒:“这……这东西真能隔着几百里地跟人说话?不会是骗人的吧?得花多少钱啊?”
宋老实则沉默地蹲在屋檐下,吧嗒着旱烟,目光紧紧盯着工作人员从木箱里取出的黑色手摇式电话机、一卷卷彩色电线和那些亮闪闪的金属配件,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对他来说,这不再是简单的物件,而是某种代表着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的象征。
最兴奋的莫过于宋卫东,他搓着手,围着技术人员打转,问题一个接一个:“李师傅,这玩意儿怎么使?摇几下?通了跟谁都能说上话?”
宋建国和宋卫国兄弟俩虽然没说话,但紧绷的嘴角和发亮的眼神,也泄露了他们内心的激动。
安装过程本身,就像一场庄严的仪式。技术人员在堂屋墙壁上选定位置,叮叮当当地凿墙、固定接线盒、拉线。那清脆的敲击声,仿佛不是在凿墙,而是在凿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孩子们被严禁靠近,婷婷和阿遥被李红梅和楚瑶紧紧搂在怀里,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赵金凤的心一直提着,既怕把墙凿坏了,又怕这“精贵玩意儿”给碰坏了,嘴里不住地念叨:“轻点,师傅,轻点……” 当那部乌黑锃亮、带着摇柄和听筒的电话机被最终固定在墙上时,整个堂屋似乎都因此而变得不同了。它静静地挂在那里,像一只栖息的黑蜻蜓,散发着神秘而现代的气息。
老李师傅做完最后的调试,拿起听筒,用力摇动侧面的手柄,一阵“嗡嗡”的蜂鸣声后,他对着话筒说道:“总机,总机,给我接测试线。” 片刻后,他对着话筒说了几句,然后满意地挂上,转身对紧张注视的全家人说:“好了!线路通了!宋卫国同志,这是你们家的电话号码——宋家屯总机转08。以后往外打电话,先摇通总机,告诉接线员你要接的号码或者单位名称就行。外面打进来,总机会转接到你们家,这电话铃会响。”
他示范性地再次摇动手柄,片刻后,那部黑色的电话机突然发出了清脆而持续的“叮铃铃、叮铃铃”的响声!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赵金凤一个哆嗦,连宋老实都下意识地往后仰了仰身子。
“快,接起来!”老李师傅示意。
离电话最近的宋卫国,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完成一件极其重大的任务,伸出那双因紧张而有些僵硬的大手,郑重地拿起了听筒,笨拙地贴在耳朵上。“喂……喂?”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显得有些干涩、响亮。
听筒里传来了测试人员清晰的回应。宋卫国的眼睛瞬间瞪大了,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近乎梦幻般的表情。他听到了!真的从那个小匣子里听到了远处的人声!
“通了……真的通了!”他放下听筒,喃喃自语,然后看向家人,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刻,院子里安静极了,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邮电局的人走了,留下了一本小小的使用说明和那个神圣的数字——“宋家屯总机转08”。这个号码,很快就不再是简单的通讯代码。
宋家安装电话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宋家屯乃至附近的村落。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村民们隔着堂屋的门槛,敬畏地看着那部黑色的电话,仿佛那不是一部机器,而是一件连接着神秘力量的圣物。
“了不得啊!宋家这是真发达了!”
“听说县里领导家才有电话呢!”
“以后宋家做生意,跟外面联系可就方便喽!”
这些议论声中,羡慕有之,嫉妒有之,但更多的是一种认知上的冲击——宋家,已经和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不一样了。那部电话,就是一个最鲜明、最无法忽视的界碑。
电话安装好后的头几天,宋家人自己都还没完全适应。电话铃一响,无论谁在干什么,都会浑身一激灵,然后全家人都下意识地停下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堂屋。接电话成了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通常由相对镇定的林薇或宋卫国出面。
赵金凤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从一开始的抵触和心疼钱,到后来,当有邻居来“参观”时,她会装作不经意地提起:“哎,也就是为了方便跟县里进货联系,不然谁装这玩意儿,费钱!” 但那语气里的骄傲和显摆,藏都藏不住。她开始每天用干净的软布细细擦拭电话机,不让它落上一丝灰尘,仿佛在擦拭一件传家宝。
一天晚上,楚瑶试着用电话给市里负责包装印刷的师傅打了个电话,沟通设计修改的细节。虽然过程曲折——需要总机转接,等待,声音时断时续,但终究是把事情说清楚了。挂上电话后,她长长舒了口气,对林薇说:“薇姐,这真是……太不一样了。” 她想起了现代一个视频会议就能解决的事情,但在此刻,这部笨重的黑色手摇电话,已经代表了效率的极致飞跃。
林薇走到电话旁,轻轻抚摸着冰凉的听筒,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这部电话,连接的不仅仅是线路,更是宋家与更广阔天地的通道。它意味着信息传递的加速,商业机会的捕捉,以及……一种被正式纳入现代化进程的认可。
“是啊,”她轻声回应楚瑶,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时代的车轮,到底还是滚到咱们家门口了。”
这部黑色的电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池塘的石子,不仅在于它带来的通讯便利,更在于它在每个人心中激起的、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与野望。宋家的故事,注定将随着这根电话线的延伸,翻向更加波澜壮阔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