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深夜。
一道加急传书径直入皇城。
片刻之后,整个太极殿灯火通明,急促的钟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将不少睡梦中的官员从床榻上惊得魂飞魄散。
“炽阳帝国,起兵百万,号称要踏平我大华!”
当值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大殿内回荡,消息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
百官闻言无不骇然,殿中顿时一片死寂,旋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呼与低议。一位平日里以养生闻名的老御史面色煞白如纸,身形剧颤,险些栽倒,被身旁同僚急忙扶住,口中喃喃:“百万大军……域外霸主倾国之力,这可如何是好?”
不少官员额头渗汗,年轻者更是难掩脸上的恐惧与绝望,但亦有如诸葛亮、张良等少数重臣及部分武将出身的官员,虽面色凝重,却强自镇定,目光紧盯龙椅上的苏毅,等待圣断。
苏毅端坐龙椅,面沉似水。
他平静地听着下方群臣的失态,目光扫过一张张惊惶失措的脸,内心却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百万大军!这几乎是炽阳帝国能动用的全部机动兵力。奥古斯,这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将大华从版图上抹去!
这是大华立国以来,面临的最为严峻,也最为致命的挑战。
御书房内,灯火彻夜未熄。
诸葛亮、贾诩、张良三位顶尖谋士,皆是面色凝重。
沙盘之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敌我双方的态势,红蓝小旗交错,充满了肃杀之气。
诸葛亮羽扇轻摇,首先开口:“主公,敌军百万来袭,声势滔天。然,其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艰险,穿越北境荒原,人吃马嚼,消耗巨大,此为其一大软肋。
我等可依托北境坚城要塞,层层阻击,节节抵抗,以空间换时间,不断消耗其锐气与补给,再寻决战之机。”
贾诩眼神幽深,补充道:“孔明所言乃持重之策。但炽阳帝国此番倾国来犯,其锋锐不可不防。若一味死守,固然稳妥,却也可能被其逐步蚕食,钝刀子割肉,军心民心皆会动摇。
臣以为,当在边境关键隘口,集中我朝精锐,以雷霆之势,给予其先头部队一次迎头痛击,打出我大华军威,先声夺人,方能稳定军心民心,也让那奥古斯知晓,大华非可轻易揉捏之辈。”
张良微微颔首,语气平缓却带着一丝冷冽:“两位所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言。此战,关乎国运兴衰,更关乎我华夏民族存亡。不仅要胜,更要让那炽阳帝国付出永世难忘的惨痛代价,让他们明白,大华虽新,然,龙有逆鳞,触之必怒!要让他们知道,犯我大华者,虽远必诛,并非一句空话。”
苏毅指节轻轻叩击着冰冷的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听着三位谋士的分析,脑中飞速盘算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变数。
“鲁班,宋应星。”苏毅转向侍立一旁的两位神匠。
“臣在。”二人躬身。
“火器生产如何?”
鲁班上前一步,神色间带着一丝遗憾与紧迫:“启禀陛下,【后膛火铳】经过工部日夜改良,射速与精度均有显着提升,已开始小批量生产,奈何所需精钢冶炼不易,熟练工匠亦是短缺,目前月产约五百支。若能解决材料与工匠问题,产量尚可提升。”
宋应星接口道:“【开花弹】亦已试制成功百余枚,爆炸威力巨大,足以裂石开山。然,其内部引信结构极其复杂精密,所需铜料、硝石配比要求严苛,目前尚无法大规模制造,每一枚都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成功率并非十全十美。”
苏毅眉头微蹙。五百支后膛铳,百余枚开花弹,对于百万大军而言,确实是杯水车薪,但聊胜于无。
“【神威大炮】呢?”这是他目前最为倚重的远程打击力量。
鲁班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振奋:“回陛下,神威大炮经过全新设计,炮管加长,膛线优化,并采用了新的铸造工艺,射程与威力均提升三成以上!且炮身更为坚固,可承受更多发射次数。目前边境各重要塞,已装备新式神威炮共计一百门!”
一百门新式神威炮!苏毅心中稍定,这算是个不错的消息,在守城战中能发挥巨大作用。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
“启禀陛下,韩信将军、李靖将军、岳飞将军、秦琼将军联名上书请战!”
苏毅接过奏折,一目十行。
奏折上,字字泣血,句句铿锵,透着一股股视死如归的决绝。
韩信言:“臣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愿为先锋,领兵十万,于雁门关外,阻敌半步,不使一骑一卒越境!若失寸土,提头来见!”
李靖书:“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臣愿镇守北平,打造铜墙铁壁,与城偕亡,誓不退缩!”
岳飞笔锋刚劲,墨透纸背:“精忠报国,死而后已!臣请率背嵬军,直捣敌酋,扬我大华天威!”
秦琼新附未久,言辞更是恳切:“末将虽初投陛下,亦受国恩浩荡。愿为陛下执鞭坠镫,血染沙场,马革裹尸,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感受着他们赤诚的忠心与冲天的战意,苏毅胸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有此等良将,何惧强敌!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地图上那代表炽阳帝国的狰狞箭头,箭头直指大华心脏。
许久,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胸中的激荡渐渐平复,化为如铁的意志。
翌日,朝会。
面对依旧人心惶惶,不少官员眼圈发黑,显然一夜未眠的文武百官,苏毅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炽阳小儿,欺我大华太甚,亡我之心不死!”
“朕,意已决!”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般砸在百官心头,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御驾亲征!”
“与诸君,与我大华亿万子民,共守国门!血战到底!”
满朝文武,闻言皆惊。
一位白发苍苍的宗正寺卿,颤巍巍地出列,老泪纵横:“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乃万金之躯,国之根本,岂能亲临险境!若有万一,社稷动摇,苍生何倚啊!”
苏毅抬手,制止了老臣的哭谏,也止住了其他蠢蠢欲动的劝谏者。
“管仲,诸葛亮,朕离京期间,由你俩留守长安,总理后方一切军政要务,确保前线粮草兵员供应无虞。朝堂之事,朕信你。”
“萧何,”苏毅看向户部尚书,“命你为天下兵马粮草总调度使,朕要大军所到之处,粮草先行,军械充足!若有贻误,朕唯你是问!”
诸葛亮与萧何躬身领命,神色肃然:“臣等,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传朕旨意!”苏毅的声音陡然拔高,威严弥漫整个大殿,一股铁血杀伐之气扑面而来。
“大华王朝,即刻起,进入全国紧急状态!”
“各地州府,即刻征召预备兵员,加紧训练新军!凡青壮男子,皆有守土之责!”
“所有武库府库,清点军械粮草,登记造册,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此战,关乎国祚存亡!凡有怠慢军务者,杀无赦!临阵脱逃者,杀无赦!妖言惑众、动摇军心者,杀无赦!”
一连三个“杀无赦”,如同三道冰冷的闪电,劈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整个朝堂的空气都为之凝固。
那股潜藏在苏毅骨子里的杀伐果断,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一道道加盖玉玺的命令从长安发出,如雪片般飞向大华九州。
整个大华,这台新生的战争机器,在苏毅的意志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无数青壮奔赴各地征兵点,田间地头,市井巷陌,皆可见父送子、妻送郎的感人场面,悲壮与豪情交织。无数粮草军械向着边境汇集,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甚至可能改变整个大陆格局的旷世血战,已然拉开序幕。